首页 > 正文

专访星石投资杨玲:未来看大消费和高科技

2014年08月19日 13:49
来源: 华夏时报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见证了中国阳光私募一路走来,作为绝对回报的追逐者,杨玲时刻关注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面对中国经济站在十字路口,她有着冷静的思考。

  在杨玲看来,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动力,而在未来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大消费行业和高科技产业将支撑起中国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消费接力投资、出口驱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科技、传媒、通信(TMT)、环保、军工等行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政策取向的变化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内在逻辑。

  宏观经济企稳复苏态势逐渐显现并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沪港通即将启动,流动性也偏向宽松等均利好大盘蓝筹股,推动了近期的大盘蓝筹股行情。预计10月份前这些利好因素难有大的变化,周期股行情在四季度前也应该能够延续。

  大消费和高科技助力经济腾飞

  《华夏时报》:目前,中国经济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经济转型在即,如何看这种转变?

  杨玲: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30多年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主要因素和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文件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提法取代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提法,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明确,财税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资源能源价格体系改革、政府简政放权等一系列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改革将极大提升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进而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为中国经济战胜危机率先复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天量信贷支持下,大量基建和房地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在强劲需求刺激下,钢铁、水泥、装饰建材等上下游产业产能急剧扩张,建设高潮的过去和新建设产能的投产相叠加,形成了目前大多数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局面。

  数据显示,2013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仅有72%,精铜产能利用率65.6%。据水泥协会副会长透露,2012年水泥产能利用率也低于75%。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要么扩大需求,要么压缩产能,没有第三条路可选。扩大需求又有扩大内需和扩大出口两个选项。根据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给出的数据,我国货物贸易已经占全球的12%,高居全球首位,显然出口大幅增长已经不大现实,今年以来外贸一度负增长清楚表明我国外贸已经告别高速增长阶段,寄希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消化过剩产能不太现实。而依靠国内需求消耗掉过剩产能则需要政府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刺激,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们该走向何方?去产能、去杠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就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给出的药方。虽然这一条路走起来异常艰辛,需要承受短期经济增速下滑和就业压力增加等诸多痛苦,但它却是中国经济获得新生、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不得不走的唯一之路。

  《华夏时报》:中国未来的新动力在哪里,包括几个方面?

  杨玲:未来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大消费行业和高科技产业将支撑起中国经济的新一轮腾飞。消费接力投资、出口驱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科技、传媒、通信、环保、军工等行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GDP数据及人口统计相关数据测算,2013年末我国人均GDP达到6789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处于6000-10000美元意味着该国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阶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出现显著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持续上升,社会转向消费拉动型。收入水平提高到6000美元以上后,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对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信息通信等精神消费的需求明显提升。

  消费需求由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快速扩张,消费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据有关研究显示,1976年日本消费率59.7%,超过投资率27.9%;法国1970年消费率72.7%,超过投资率45.8%。

  此外,我国社会正在快速老龄化也将加速这一转变,根据全国老龄化办公室报告,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老龄化后积蓄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决议,促改革、调结构取代稳增长成为政策重心,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表述,但从经济发展规律、领导层系列表态及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等方面不难得出结论:现代服务业如文化旅游、娱乐传媒、健康养生等;高科技产业如通信电子、信息安全、国防军工等;此外还包括政府高度重视的环保等民生产业。

  《华夏时报》:消费如果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促成这一转变的内在逻辑有哪些?

  杨玲: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政策取向的变化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内在逻辑。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有两点: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水平的快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严格执行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避免了人口的过度膨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老龄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大量人口快速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常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人口相对上一年减少345万,劳动人口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联合国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下降这一趋势将持续40年。劳动力短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蓝领工人收入的大幅飙升,快递员月收入过万,建筑小工月入过万等现象就是这一趋势的现实反映,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我国已经跨过刘易斯拐点,所谓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低成本无限量劳动力供应一去不复返了。

  人口结构的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带来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一,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制造业成本优势不再,甚至可能成为劣势,中国制造业亟须升级。第二,蓝领工人收入快速提升,其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将刺激大消费产业的迅速壮大。这两方面将共同促使中国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占比逐渐下降,大消费类产业将快速崛起,中国经济由外贸和投资拉动转变为由消费拉动。

  大学生就业难是就业市场与“民工荒”相呼应的另一大景象。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超越史上“最难就业季”的699万。大学生就业难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连续十几年快速扩张。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在2001年已经超越美国,位居全球首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460万,相对2001年翻了一倍还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

  从需求方面看,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是高校毕业生需求量较大的部门,但我国目前的产业格局能够提供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领域,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不足,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有限。大学生就业难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悲剧,对于国家而言则相反,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培养出大量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劳动力,将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人口红利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成就了我国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第一轮腾飞;人力资本红利将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人口红利虽已消失,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球任何国家都无可匹敌的人力资本红利,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而收入的提高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快速提升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又为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市场需求。

  宏观数据乐观微刺激效果显现

  《华夏时报》:国家一直在进行微刺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增速7.5%,上半年GDP增速7.4%。如何看待该数据反映的宏观经济

  杨玲:宏观数据略高于市场预期,高于一季度增速,表明国家结构性微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宏观经济趋于稳定。一季度GDP增速7.4%,突破“上下限管理”的下限,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央政府以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小微企业、城市基建、环保等为抓手陆续出台一系列结构性稳增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两次结构性降准。

  随着结构性刺激政策的不断落实,PPI降幅持续收窄、PMI逐渐回升,反映出宏观经济正在逐渐趋于稳定,二季度GDP增长7.5%确认了这一趋势。二季度7.5%的增速,充分展示了政府微刺激政策托底经济的良好效果,体现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超高精准度。

  《华夏时报》:官方公布7月份PMI为51.7%,较6月提升0.7%,为年内最大升幅。如何看待该数据反映的宏观经济对于市场的影响?

  杨玲:PMI数据连续5个月回升,与汇丰PMI初值趋势一致,反映中国制造业扩张动能增强。官方和汇丰数据相互印证支持,结合近期公布的其他宏观数据如GDP、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证实。中央政府结构性稳增长政策托底经济基本达到目标。

  可以看到,四季度前周期股行情或延续。宏观经济企稳复苏态势逐渐显现并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沪港通即将启动,流动性也偏向宽松等均利好大盘蓝筹股,推动了近期的大盘蓝筹股行情。预计10月份前这些利好因素难有大的变化,周期股行情在四季度前也应该能够延续,之后要看宏观经济复苏态势能否延续,目前看,仍需进一步观察。

  《华夏时报》:尽管PMI数据和宏观经济较为乐观,但是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杨玲:整体而言,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型企业PMI52.6%,回升1.1%;中型企业PMI50.1%,回落1.0%;小型企业PMI50.1%,回升1.7%。从数据来看,大型企业PMI远离荣枯线,回升幅度也超过整体回升幅度,显示出在政府托底经济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受益较多,运行状况也显著好于中小企业。中型企业PMI不仅没有回升,还大幅下跌,显示中型企业运行状况甚至有所恶化;小型企业PMI大幅回升1.7%,运营状况明显好转,主要是受出口复苏拉动,但50.1%仅仅稍高于荣枯线,显示小型企业境况仍然有待改善,政府或将出台更多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

  政治局会议研究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已经对加速推进各项改革做出了安排,经济结构性问题有望逐渐缓解并最终消失。

  沪港通在即大盘蓝筹股迎来利好

  《华夏时报》: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回暖,如何看待沪港通启动在即,蓝筹启动在即?

  杨玲:与港股相比,内地大盘蓝筹股估值相对偏低,海外投资者也更加青睐大盘蓝筹股。沪港通启动,投资者的套利活动利好内地大盘蓝筹股。

  但是,内地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去产能、金融去杠杆过程远未走完,宏观经济运行较为疲弱,银行、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难有表现机会,同时考虑到沪股通存在明确额度限制,总额度3000亿,每天交易130亿元,难以改变大盘蓝筹整体走势。

  消费、医药保健、非银金融等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度不高,符合内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这些股票或将成为沪港通的最大受益者。

  内地科技类股票估值相对偏高,香港市场科技股估值相对合理,两市之间的套利空间在沪港通启动后,将由于套利者的套利活动而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沪港通的启动对内地高估值的科技类成长股形成一定利空。

  《华夏时报》:未来国家的宏观政策会怎样,特别是货币政策?投资机会在哪里?

  杨玲:政策力度将维持,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二季度GDP增速7.5%达到了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经济运行已经回到上下限管理的正常区间,宏观经济趋于稳定基本得到确认,但产能过剩、房地产调整可能的冲击等风险仍在,经济运行基础仍不牢固,预期下半年政策将维持当前力度,既不会明显收紧也不太可能大幅放松。

  6月份金融数据显示,6月份M2增速14.7%,大幅超越全年目标,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等远超市场预期。预估下半年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很小。

  未来A股的机会仍然主要看成长股,不过一些成长股估值偏高,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立即查看热销产品>>海通海汇系列-星石1号

(责任编辑:DF073)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江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