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点“碳”成金 碳金融业务前景可期
“转向绿色低碳的内涵非常丰富,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减少碳排放。”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绿色交易所能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逐步把负外部性内部化,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谁排碳谁承担成本。二是稳步降低绿色溢价,使企业、家庭愿意选择用绿色能源。
作为推动碳减排的市场化机制,绿色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促进企业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即将原来由社会买单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碳配额与碳交易的形式转化为由企业自身买单,从而增加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流通成本,降低新能源的成本,提高新能源的收益,并引导市场投资。
而在碳市场发展过程中,碳金融的作用也越发引人注目。发展碳金融有助于提高碳市场活跃度,强化价格发现功能,提升市场交易活力。业内专家学者认为,碳金融内涵丰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碳金融工具、为减碳项目提供融资等方式参与碳交易过程,满足企业碳交易的多元需求。我国碳金融业务前景广阔,碳金融发展的深度、广度等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盘活碳资产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成为目前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覆盖主体合计碳排放高达45亿吨,是全球第二的欧盟碳市场覆盖主体合计碳排放的3倍左右。
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落地和发展,在市场机制下,碳排放权因为具有稀缺性而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价格,进而将成为企业继现金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后又一新型资产类型——碳资产。专家表示,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碳资产未来会像金融资产一样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要盘活碳资产、提升流动性,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被寄予厚望。不过目前,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资金提供方,参与度仍然较低。业内专家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一方面可以将碳市场作为投资渠道,直接参与碳交易;另一方面通过向碳市场参与者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推动碳金融产品的设计和碳金融服务的发展。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实践,解决了碳金融产品“有没有”的问题。例如,2016年湖北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产品上线交易,成为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今年2月,浦发银行成功利用企业市场风险管理服务“浦银避险”,帮助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上海碳排放权配额远期套保交易业务。
今年2月,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5家券商相继公告其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获得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释放了碳市场向金融机构扩容的信号。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还存在市场参与主体单一、活跃度较低、定价有效性不足、产品种类较少等问题,内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仍然较少,仍需扩大市场容量,丰富碳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真正盘活碳资产。
“全国碳市场虽然稳步发展,但仍处在刚刚建设起步阶段,存在交易品种单一、交易活跃度不高的问题,这也导致碳资产还没有完全显示出它应有的市场价值。”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邱亦霖表示,未来要让更多行业企业、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同时,推出碳期货、碳远期等碳金融工具,进一步满足企业交易需求,完善碳价格发现,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
丰富产品服务
碳金融内涵丰富,在积极布局碳市场之外,金融业也在不断创新碳金融服务,为开展绿色低碳转型的减排企业和碳交易项目提供信贷融资支持。
2021年,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支持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5100多亿元,2022年带动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近期,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将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并将惠及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政策面进一步扩大。
在银行机构的实践方面,银行积极为减碳项目提供信贷融资支持,并尝试以碳资产为标的的抵质押融资新路径。过去几年,金融机构还陆续开发了碳债券、碳远期、碳期权、碳基金、碳资产回购等金融产品。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在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要求,为碳金融产品提供规范,有利于促进各类碳金融产品有序发展。截至2022年末,国内共累计发行333只境内碳中和债券,合计发行规模4705.55亿元,占整体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及规模比例为33.17%、31.76%,短期内碳中和债券已成为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富国碳中和混合基金、易方达碳中和混合基金、嘉实碳中和混合基金等多只碳中和主题基金密集成立。
在个人业务层面,去年以来,多家银行推出碳账户,提供碳积分兑换服务。在邱亦霖看来,作为碳金融内涵中碳普惠建设的重要部分,碳账户的建设普及是发展碳普惠的关键,需要运用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交易机制来带动社会广泛参与碳减排工作。去年以来,各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让“减碳”正式进入个体时代,也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绿色的行动中来。相比之下,企业碳账户起步更早,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行动,已有碳账户贷款等实际应用在多地落地。2021年,绿色金改试验区衢州市推进碳账户体系建设,建设了覆盖碳源碳汇、六大领域、三类主体的碳账户,山东、广东等多地也将建设碳账户、发力碳金融作为近年工作目标。
在专家看来,当前,碳金融仍处于零星试点状态,发展的深度、广度等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除了提供碳交易和避险服务,未来随着碳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确立,金融机构还可以帮助企业设计有效管理碳排放权的方案。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建议金融机构瞄准终端消费市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原标题:点“碳”成金 碳金融业务前景可期)
(责任编辑:3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