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湛江: 推动粤西高质量发展 打造广东新增长极

2024年04月30日 16:30
来源: 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珠三角的引领,也需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在广东,省政府文件首次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的文件,可以追溯到2017年12月发布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珠海、汕头、湛江作为广东划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着未来城市经济突围的希望。

  作为成员之一,湛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表明了态度: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湛江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湛江面临哪些优势和挑战?以哪些重点产业为依托?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湛江的五大优势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认为,省域副中心是指与省会城市有一定发展距离,但在产业发展上有优势,在区域经济辐射上有带动作用的城市。

  李胜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域副中心需要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与合作,促进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人员交流、物资流通等;通过良好完善的市场机制、民生的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区域内城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城市提供先进的示范经验。

  广东2023年GDP是13.57万亿元,占全国的1/10,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作为妥妥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外贸大省,广东的经济发展也有明显短板,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2023年,珠三角9市GDP之和占广东省GDP的比重高达81.24%。“珠三角地区非常发达,贡献了超80%的广东GDP,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整个广东省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李胜兰认为,广东省建设省域副中心,使命就是要优化全省的经济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一体化发展。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湛江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要以湛江的发展连接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推动粤西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省内均衡协调发展,为全省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据介绍,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具备五大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教文化资源优势。湛江市位于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融粤港澳大湾区,南向海南自由贸易港,西接北部湾城市群,北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多项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拥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齐备的综合运输体系;海洋资源、热带亚热带作物、矿产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具体来看,湛江市拥有7个湾内港区、5个湾外港区;湛江港是国家12个主枢纽港之一,拥有可通航40万吨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码头;湛江水产总产量和产值连续20多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2959.54公里;拥有我国最大的桉树、剑麻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生产基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总产量居全省第二……

  产业优势方面,绿色石化产业是湛江首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也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该产业占全省GDP的14%以上。

  李胜兰认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可以帮助所在省份构建多极化发展的省域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整体城市群的竞争力,减轻中心城市的发展压力。

  她以绿色石化产业为例说,未来如果湛江联合茂名、揭阳等城市,实现建设一体化基地,那么,对于广东构建沿海临港的重化产业带、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以及打造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带,将发挥重大作用。“这是广东选择湛江作为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依据。”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重要抓手

  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是湛江的一个重要抓手。

  “湛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力建园区、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湛江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壮大,临港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布局。

  据介绍,全市拥有面积超万亩的产业园4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园1个、超百亿元的产业园3个;石化产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成为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绿色钢铁、绿色石化为主导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加快。

  今年2月,德国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一体化技术中心正式启用。该基地是中国重化工领域的首例外商独资项目。“这个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折射了湛江的外资吸引力,特别是绿色石化方面的雄厚实力。”李胜兰说。

  在优势产业转型方面,李胜兰认为,湛江还有更多探索的空间。

  “农业、海洋产业对于湛江来说是独特的天然优势。”李胜兰举例说,湛江的海洋农业产品现在大部分是初级加工产品。未来,在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和发展前景。再比如,湛江可以在海洋产业基础上来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品等。

  李胜兰表示,湛江第三产业发展还有不足。湛江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6∶38.3∶43.1,与广州、深圳这些第三产业占比超过70%的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产业结构还没有达到高级化。“所以,未来在扩大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方面,湛江还有很大的后发优势。”

  此外,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也坦言,湛江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仍需提升。“虽然湛江已建成以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为主的产业集群,但工业增长过于依赖骨干企业,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还需狠下功夫。”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湛江市将加快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蓝色海洋经济“四绿一蓝”产业体系;培育海洋产业发展新优势。

  补齐短板,协调发展

  近年来,湛江在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研发机构超500家,其中省重点实验室14家、数量位居全省第四;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70.9%,增速居全省第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长11倍……

  但从全省的角度看,李胜兰说,湛江的科技创新投入和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2022年,广东省1161家优势创新机构位于珠三角,占比93.1%,可见广东的创新资源存在地区之间不均衡。

  “这对未来湛江在科技创新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会造成一定制约。”李胜兰认为,现在各个地区都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最后谁能够“冒出来”,就看谁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吸引科技人员,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水平方面做了更多工作。

  此外,对于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面存在差距等方面,湛江决心补齐短板。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介绍,接下来,要因地制宜研究确定各县(市、区)的经济定位和主攻方向;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集聚发展之路;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计划;深入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提升重点领域涉企审批服务效率: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广东的湛江、茂名、阳江属于北部湾城市群,前两者同时也是广东五大都市圈的湛茂都市圈。

  在“湛茂阳”(湛江、茂名、阳江)一体化发展方面,李胜兰补充说,湛江还需要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广东的广、深两大城市圈发展最为成熟、实力最强。”湛茂阳的发展相对滞后,2021年才提出了比较成熟的《湛茂阳2021年至2022年合作工作计划》,在城市的互联互通和对话机制上有一些滞后,这会导致跨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资金、物资的流通存在制约。

  在这方面,湛江正在着手布局,据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介绍,湛江强化广州—湛江“核+副中心”深度协作;稳步推进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正牵头建立湛茂都市圈协调机制和湛茂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基础设施体系一体高效、现代产业体系协作共赢、区域合作开放水平提升等为抓手,加快构建“双心一极点六轴三圈层”都市圈发展格局,持续推动粤西地区协同发展。

  李胜兰希望,未来湛江、茂名、阳江在城市一体化发展方面,要打破各自为政等行政制约,促进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并且湛江要起到核心的、引领的辐射作用。

  此外,李胜兰提醒,城市应警惕和规避同质化竞争。她说,湛江和茂名位置相邻,都将绿色石化产业作为主要发展产业,相互之间若没有协作和融合,则不利于双方绿色石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两地都要考虑如何融合发展、差异化发展,如何搭建更加合理的产业链,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她看来,这就需要省域和城市层面有一个整体规划,地方政府要发挥巨大的协调、整合、沟通作用。

  李胜兰说,珠三角地区非常强大,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这更多来自于前期发展中市场选择的结果。“未来要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协调、指导、规划,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来共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湛江: 推动粤西高质量发展,打造广东新增长极)

(责任编辑:91)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江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