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鄂股2023年年报“交卷”:净利润整体同比降两成 营收规模九州通位列第一

2024年05月11日 22:17
作者:王雪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截至目前,150家湖北A股上市公司悉数上交了2023年“成绩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湖北A股上市公司202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0022.40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30亿元;净利润约401.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0.3%;研发费用总额约340.15亿元,同比上升5.58%。

  其中,114家湖北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近八成。中信特钢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57.21亿元,位列第一。2023年归母净利润超20亿元的湖北A股上市公司还有5家,分别是*ST明诚(28.55亿元)、济川药业(28.23亿元)、华新水泥(27.62亿元)、九州通(21.74亿元)、人福医药(21.34亿元)。

  从营收规模来看,九州通以1501.4亿元的总营收蝉联营收榜单第一位,中信特钢(1140.19亿元)、闻泰科技(612.13亿元)、天茂集团(496.99亿元)、华新水泥(337.57亿元)、安道麦A(327.80亿元)、烽火通信(311.30亿元)、兴发集团(281.05亿元)、人福医药(245.24亿元)等其他8家上市公司2023年度营收超200亿元。

  从增幅来看,三特索道营收增幅最高,同比增长180.67%,泰祥股份位列其后,营收增幅达117.04%;三峡旅游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同比增超28倍,武汉控股位列第二,同比增长约1908.64%。

  每股收益方面,2023年,健民集团以基本每股3.41元的收益排名第一,济川药业位列其后,基本每股收益为3.08元。四方光电、武汉蓝电、江瀚新材长飞光纤帝尔激光安琪酵母等其他23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超1元。

(图:2023年湖北A股各板块营收净利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

  旅游强势复苏、机械装备盈利能力提升

  2023年,湖北省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新时代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出文旅奖励专项资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等重大举措。

  此外,山西证券分析师王冯、张晓霖指出,2023年一季度社会流动限制解除、特种兵旅游模式兴起,旅游、出行等社会服务行业快速恢复;第二季度“五一”为疫情之后首个小长假,居民出行热情持续攀升,带动行业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行业营收在第三季度常规旅游旺季达到最高;而第四季度受益于国庆小长假和不断爆火的热门旅游的地,行业整体仍然保持较高营收增速。

  在此背景下,湖北省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7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千亿元,均超过2019年水平。三峡旅游三特索道等湖北省A股旅游业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其中,三峡旅游202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6亿元,同比减少16.10%;实现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654.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848.55%。其旅游核心产品(两坝一峡、长江夜游)游客接待量达216.75万人,较2022年同期增长367.08%,较2019年同期增长75.17%。

  “核心产品增长推动旅游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均大幅增加。”三峡旅游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此外,三峡旅游完成对汽车经销业务和供应链业务所属公司的股权转让,产生的投资收益对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也有正面影响。

  三特索道则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三特索道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180.67%;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66.11%,扭亏为盈的同时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业绩表现亮眼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在市场环境全面复苏下,公司旗下大部分项目游客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通过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新增二次消费以及优化客源结构、提高游客转化率等手段推动客单价提升等。

  除了旅游消费行业外,湖北省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是机械装备行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3年,湖北省内16家机械设备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42.97%;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9.67%,同比增长1.27个百分点。

(图:2023年湖北A股机械装备上市公司业绩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

  “2023年,机械行业总体呈现出需求复苏,盈利能力稳健提升的特点。”国金证券分析师满在朋、秦亚男等指出,分板块看,通用机械需求进入向上通道,工程机械底部信号愈发明确,船舶周期持续上行,铁路装备需求复苏,动车组维保市场爆发增长,均表现高景气。根据申万分类的机械行业576 家公司样本数据,2023年机械行业实现收入约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母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1.1%。从数据表现来看,湖北省A股机械装备类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高于全国。

  具体来看,湖北省机械装备类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最快的是锐科激光。财报显示,锐科激光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1.95%,达到2.17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825.92%,为1.66亿元。

  锐科激光在财报中解释,公司业绩实现增长的原因是全面加强技术创新、质量与成本控制,不断推进市场拓展。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锐科激光不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全面推行IPD管理改革,2023年研发投入达3.38亿元,占营业收入9.18%,同比增长9.38%。

  汽车业绩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74万亿元,同比增长15.60%;实现归母净利润1321.87亿元,同比增长48.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40.51亿元,同比增长78.41%。

  不过,从湖北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状况来看,其增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3年,湖北省8家汽车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178.7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8.1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15亿元,同比增长8.06%;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0.27%,较2022年同期降低3.34个百分点。

(图:2023年湖北A股汽车上市公司业绩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湖北汽车产业“顶梁柱”的港股上市公司东风集团于2023年亏损约39.96亿元,同比下滑约138.93%;总销量约208.82万辆,同比下降约15.3%。分产品看,财报指出,东风集团自主乘用车业务则受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市场生存空间大幅挤压、市占率持续下降等影响,2023年销量约34.74万辆,同比减少30.2%。

  东风集团表示,集团尝试通过持续加大新能源研发投资、加快新能源转型来缓解合资失利带来的压力。2023年,东风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约34.80万辆,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东风集团依托汽车领域新能源化、数字化等发展趋势,在战略性领域和关键性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费用持续增加,较同期增加约1.77亿元。

  为了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竞赛中突出重围,湖北汽车产业“主战场”武汉经开区提出,将一方面推动汽车产业增量转型,加速释放新能源整车产能;另一方面,加大“龙头+中小企业”产业生态建设,强化整车企业与科技企业的紧密协同,搭建更具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规划新能源汽车产能在250万辆以上。

  长源东谷襄阳轴承菱电电控开特股份光庭信息华阳变速泰祥股份等7家湖北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均实现增长,但规模均较小,2023年营收分别约14.72亿元、13.94亿元、10.08亿元、6.53亿元、6.39亿元、3.24亿元、3.12亿元。此外,在归母净利润上,仅有长源东谷襄阳轴承开特股份实现正增长,分别为118.50%、57.08%、46.92%。

  长源东谷在财报中表示,其主营业务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3年公司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好转,传统商用车市场复苏影响,公司主要客户销量上升,尤其是天然气发动机市场需求旺盛。同时,公司新能源混动车型发动机缸体、缸盖项目快速上线并实现批量供货,推动公司利润得到较好的提升。

  以汽车热系统产品研发、销售作为主营业务的开特股份,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2023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增长,公司主要客户的产销量随之增加。此外,开特股份行器类新产品持续量产,销售订单增加,产品销售也在结构变化,产品毛利高的产品销量增加,总体费用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

  业绩“失速”的湖北A股汽车上市公司中,光庭信息净利润降幅最大,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20.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0.15亿元,同比下滑148.55%,由盈转亏。

  光庭信息在财报中解释,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参股公司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亏损,公司确认投资损失1772.11万元,并对其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大额减值准备4,922.04万元,对其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676.77万元。

  此外,因2023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未能达成,光庭信息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年度归属期(2023年度)应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应予以作废,但公司仍需计提下一个归属期(2024年度)应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在本报告期所需的股份支付费用394.61万元,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医药、化工盈利承压

  不同于旅游、机械装备行业盈利增势明显,湖北的支柱产业医药、化工行业盈利下降幅度较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3年,湖北20家医药生物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193.08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占湖北上市公司总营收约21.9%;共实现归母净利润76.21亿元,同比下降40.20%。基础化工行业15家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154.14亿元,同比下降9.09%;总归母净利润约40.55亿元,同比下滑69.14%。

(图:2023年湖北A股医药上市公司业绩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

  具体来看,医药生物板块共有14家公司实现盈利,济川药业九州通人福医药在鄂股归母净利润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第五、第六。湖北20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约32.73%,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

  不过,开源证券分析师余汝意、司乐致表示,2023年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增速慢,仅有0.81%、归母净利润增速-20.12%,主要是由于2022年行业基数高及2023年下半年医疗反腐。“目前,医药企业从医疗反腐、疫情、地缘政治等影响中逐步恢复,结合国家对创新药中药、医疗设备更新升级、基药目录调整等利好政策鼓励,我们认为,当前板块拐点将至。”

  在基础化工板块,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除安道麦外的其他14家均实现盈利。只是,仅有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余公司降幅在7.85%至363.52%之间。

(图:2023年湖北A股基础化工上市公司业绩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

  天风证券分析师唐婕、张峰等表示,2023年化工板块超额收益表现较弱,前三季度中,其他化学纤维、有机硅磷化工、粘胶等多数子行业呈现下跌趋势。主要原因是,2023年1至10月,化工品需求侧国内呈现复苏态势,但幅度较小,而供给侧国内企业资本开支进入转固周期,供给压力持续增大。此外,景气端持续下行的价格进入阶段性底部区间,原料和库存驱使下三季度价格小幅反弹(如CCPI),但供需矛盾仍在,景气仍处筑底阶段。

  以兴发集团为例,该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在同类公司中最高,为13.79亿元,但同比下降76.44%。其在财报中解释,业绩变化是受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公司农化板块及有机硅板块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草甘膦原药、有机硅DMC等产品销售价格、产销量同比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导致板块盈利水平明显下降。

  为此,兴发集团持续推进在建项目,尝试通过新材料业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据披露,2023年兴,发集团子公司兴福电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2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项目建成投产;湖北瑞佳5万吨/年光伏胶、湖北兴友3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项目(一期)、参股企业湖北磷氟锂业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二氢锂及1万吨/年高品质磷酸锂项目(一期)顺利投产。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当前,基础化工板块盈利能力仍处历史相对低位,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有望推动行业盈利能力筑底回升。基础化工板块库存/总资产的比重从2022年高点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行业主动去库渐进尾声,2024年随着下游需求复苏有望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但化工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仍同比增长23.5%,表明在建项目陆续转固,后续密切关注产能释放压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鄂股2023年年报“交卷”:净利润整体同比降两成 营收规模九州通位列第一)

(责任编辑:126)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金鹰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江信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