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徽黄山 从烟雨徽州到艳于世界

2024年06月06日 05:52
来源: 解放日报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烟雨徽州如同从唐诗宋词中跃出,秀美黄山于盎然生机中尽显水墨写意。千年的黄山迎客松始终如一地迎接八方宾客,西递宏村继续熠熠生辉,并与时尚碰撞激荡出新的浪花。

  连日来,黄山大地如同驶在池黄高铁上的高速列车,以新的姿态甫一亮相,便汇聚各方更多目光。通联区域、连接中外,历史与活力在此汇聚。从一批文旅项目加速打造到杭黄世界级廊道合作进一步推进,从“大美黄山”到“大黄山的N个小美好”,从中安科创城正式开园到通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从全国工商联港澳执常委考察到德国下萨克森州代表团来访……伴随绵延悠长徽文化的氤氲,“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正在成为人们新的向往,奋进的黄山正开足马力向前。

  黄山的魅力在于山水,黄山的未来却又不止山水之间。随着建设“大黄山”的帷幕历经2年谋划正式揭开,坐拥优质旅游资源的黄山,正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以龙头城市之姿,立于这个“世界级”高地的核心之位。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第二个五年,黄山的发展也开启了新的奔腾时代。

  舞起大黄山龙头,扛起核心高地担当

  今年“五一”,黄山的齐云山下一个由废弃公路焕新而生的“向云端·世界观光列车微公园”,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度过快乐的假日时光。人们在这里找到“情绪价值”,更在黄山发现“N个小美好”。“五一”期间,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达12.23万人次,接待量增幅超40%。

  过去的2023年,黄山市游客接待量达83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43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12.5%、12.7%,均高于安徽全省近10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连续3年居安徽省首位。

  在黄山这片如诗如画的土地上,5项人类非遗,310处中国传统村落,80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徽州文书文献,近200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安徽首位;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剧、徽菜等影响至今。

  今年3月,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召开,这标志着定位为世界级的“大黄山”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今年以来,黄山市抢抓“大黄山”建设这一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全力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今年“五一”期间,西溪南村接待游客首次破10万人次,旅游接待量已超2023年全年。“村字号”IP正在成为黄山文旅流量的新入口,1200年历史的西溪南古村落,今年春天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

  作为旅游城市,黄山的亮点在于山水,同时又不止于山水。近年来,黄山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升级、旅游产业向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打造高质量现代服务业集群,带动高端绿色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是“大黄山”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黄山的产业新空间也在不断扩展。

  眼下,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武阳湾旅游度假区、市域旅游T1线等项目正在滚动推进,新安江百里画廊、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国际会客厅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速建设,齐云山、大灵山、大黟山等一批文旅产业项目即将落地。5月28日,聚焦数字经济、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黄山中安科创城正式开园,未来将锚定建设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集群。

  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占据龙头位置的黄山,正积极加强四市协同,与其他区域合力共建“大黄山”。“大黄山”建设序幕拉开以来,黄山已牵头起草“大黄山”四市联动发展工作机制,先行启动共建大黄山警务合作区、大黄山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等,推进产业基础设施、高品质公共服务、规划政策协同发展。

  围绕发展“山水村夜”四大经济,黄山正全力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我们有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还有大量一流景区。我们希望能给所有游客一种感觉,黄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表示,黄山将舞起大黄山龙头,联手兄弟地市协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产业融合力、服务支撑力、项目带动力、品牌传播力,全面打响“中国黄山、世界黄山”品牌。

  深度融入长三角,汇聚势能奔涌向前

  一个多月前,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如金丝带般串联起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作为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于今年4月开通的池黄高铁线路,同时接入宁安高铁、杭昌高铁。就此,黄山全域进入高铁时代,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

  黄山地处安徽最南端,皖浙赣闽四省通衢,像一枚红枫叶镶嵌在长三角南翼。池黄高铁通车前,黄山境内已先后贯通运营合福、杭黄高铁。如今,黄山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皖浙赣区域综合枢纽城市,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也将为“大黄山”建设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等红利。自黄山市迈入高铁时代以来,坐高铁到黄山风景区的游客从2015年的260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近500万人。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黄山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5月22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一条杭黄廊道,连接名山名城。在这条黄金线路上,分布着6个5A级景区、50多个4A级景区,包括西湖、西溪湿地、千岛湖、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黄山、西递、宏村等。根据会上发布的《杭黄文旅互惠政策》,杭州、黄山两地多个景区为对方城市游客免门票。

  川流不息的新安江,把“人间仙境”黄山和“人间天堂”杭州紧紧连在一起。近年来,浙皖两省及杭黄两市交流频繁、合作密切,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2023—2027年)》印发实施,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千黄高速全线贯通,衢黄铁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上升样板区,百余名乡村书记到长三角地区沉浸体验“千万工程”,与上海大学共建国际传播研究院……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黄山谋划长远,主动作为,在拓宽城市合作广度深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民生共享等关键处落子。城市结对共建、毗邻地区合作和产业园区合作等方面多元合作持续铺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推进,异地工作、就医、居住的群体越来越多。黄山和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紧密携手、协同发力,聚焦民生建设,推动公共服务等高效对接。黄山市积极参与编制的长三角政务地图,涵盖社保、公积金、住房、医疗等1055个服务场所,关联事项67340项,实现社会保障等24类高频电子证照互认互享、96类户政事项全程网办。

  近年来,黄山相继与上海杨浦区签署《共同推进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并筹划在教师互派等方面加强合作;黄山市人民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签署肿瘤专科医联体协议,成功打造“两体三联盟”,顺利实现长三角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6月15日,全国铁路即将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新图实施后,池黄高铁开行旅客列车将达到19对,黄山乃至整个皖南地区的区域通达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同时进一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黄山正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文旅、生态多重独特优势,加快与上海、杭州等城市对接合作步伐,强力推进“政、校、企、媒、民、智”多领域多层级合作,聚焦重大事项、重大平台、重大领域的有效对接,推动创意方案加速转化为产业项目。站在新的起点上,黄山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有了更宽广的视野、更宏大的格局。

  对话世界和时代,大美黄山会客国际

  “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云蒸峰渺、苍松滴翠的雨中黄山,让人着迷。一周前的5月30日,一群德国人偶遇一幅烟雨徽州的画卷。细雨淅沥中,来自8000多公里外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代表团一行,拾阶而上,来到黄山立雪台。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千年迎客松枝横如臂,喜迎天下宾朋。作为德国第一汽车大州、大众集团总部所在地,下萨克森州与安徽省有着40年友好交往历史。早在1984年,安徽省便与下萨克森州正式结好,成为中德首对友好省州。40年来,两地以诚相待、互利共赢,谱写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篇章。当日,安徽和下萨克森州主政人员共同种下了一棵友谊树。

  黄山以山为名,因山、因文化、因美景蜚声中外。过去几十年里,黄山迎客松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近几年,黄山又因担纲“国际会客厅”名声大噪。

  近年来,黄山市举办中外文化创意产业安徽发展大会、世界创意经济峰会“国际黄山”论坛等一批全球会展,从“外长会客厅”“1+6”圆桌会到牵手31个友好城市、友好景区,黄山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最美窗口之一,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绵延千年的徽州文化,正以全新的国际表达,与当今时代与生活相衔接、融合。从散落黄山大地的3200余家徽州美宿到正在蝶变的艺术乡建,从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到国际屯溪·昱见艺术,还有藏在青山绿水间的英泽艺术馆、水松石山房、上苑艺术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传承与创新,在黄山市域叠加碰撞,更新着城乡风貌,重塑着城市生命力。

  无独有偶,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一座名为“春华园”的徽派园林长期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去处。园内廊榭亭桥环水而筑,石坊雕刻点缀其间,尽显徽州风情。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德“文化使者”,这座4400平方米的东方园林建造所需的构件及安装工匠,都来自万里之外的黄山。几十年过去,春华园已成为两地友好交往、市民淳厚友谊的见证,成为传播徽州文化的重要平台。

  黄山既是一座山,也是一座城,更是安徽旅游走向国际的“桥头堡”。“中国黄山世界黄山”走过的每一步,都深嵌着因开放包容而与生俱来的国际化“基因”。在这里,走过的路,可以是一条“松弛美学”的小巷,可以是一次乡村艺术空间的探索,可以“化身”一尾徽州大鱼游曳在村落街巷;也许是来一场沉浸式的“村BA”,也许会邂逅一场无需特定仪式感的乡村戏曲节,也许会途经一间徽州美宿,与美国主厨、德国咖啡师擦肩而过……处处可亲近对话,处处可遇见惊喜。

  5月30日,满载2个集装箱的约52吨货物,从黄山的工厂驶出,从合肥国际陆港启程,前往莫斯科。全程运行距离9800公里,预计出发22天后抵达俄罗斯沃尔西诺站。随着安徽自贸区黄山联动创新区启动建设,中欧中亚班列常态运行,黄山—宁波舟山港、黄山—上海港海铁联运顺利开通,市集装箱办理站正式运营。越来越多的“黄山制造”产品正在通过中欧班列走进欧洲、中亚百姓的家中。

  在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看来,“大黄山是一场美丽的奋斗”。世界级宜游宜居宜业的品质高地和活力片区,是“大黄山”的目标;“山水村夜”多元文旅产品,是“大黄山”的务实;“五小美”业态,是“大黄山”的底气与浪漫。

  让更多人因为一道菜爱上一个村,因为一间房奔赴一座城,因为一场秀钟情一座城。这是一场持续进行的与世界的对话,也是与时代的对话。“中国黄山、世界黄山”的品牌正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愈加鲜亮,一个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新时代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正向人们张开怀抱。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安徽黄山 从烟雨徽州到艳于世界)

(责任编辑:73)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金鹰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江信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