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上最强内卷”!光伏巨头掌门人最新发声

2024年06月11日 12:15
作者:臧晓松
来源: 证券时报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K图 BK1031_0

  “时隔一年再见面,光伏产业变化两重天。”6月11日上午,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在2024 SNEC PV+国际光伏两会开幕式主题演讲中这样表示。

  身兼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2024 SNEC PV+国际光伏两会执行主席的朱共山直言,行业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供需严重错配,产业步入冰河期,“截止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光伏产业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

  他在会上呼吁,中国光伏亟待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同时施力,进行以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为主要手段的结构性调控。不过他仍对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光伏产业增量空间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不可取”

  欧美贸易壁垒导致外需收缩、出口下滑,加剧全球光伏供需失衡。在朱共山看来,光伏上演超级内卷,外因是供给侧同质化竞争、资本盲从、跨界挤压、地方政府招商以及代建驱动、需求端唯低价中标等因素叠加,将产业带入“局部最优”而非“全局胜利”的陷阱。

  “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卷加剧,与全行业对供需关系的误判,以及行业触碰固有技术的天花板致使准入门槛不够等不无关系。”朱共山在演讲中表示,科技上限决定产业上限,行业现有技术溢价和发电增益边际减小,局部技术改善不足以抵抗供应链失衡的趋势变化,才是产业链被迫内卷的关键。

  每一次市场震荡,都在渐进式地孕育重大的产业突变。去年至今,光伏产业在变化中持续重塑新格局。

  从材料与制造端来看,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智改数转网联”的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曾经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改为N型技术一统天下。

  从应用端来看,由大资本、大基地强势主导,场景牵引产品,终端定义价格,带来波浪式低价倾轧。“在此背景下,光伏作为赛道火热的战新产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需失衡是必然现象。”朱共山表示。

  在朱共山看来,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在最好的时刻与最坏的时刻并存,在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

  “搞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不可取,”朱共山在演讲中呼吁,中国光伏亟待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同时施力,进行以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为主要手段的结构性调控。

  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

  尽管面临“史上最强内卷”,朱共山仍对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现有市场错配反馈不影响产业高成长性趋势,光伏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增长但增幅略有放缓,我们要坚定穿越周期的信心。”朱共山指出,目前能源变革的趋势没有改变,全球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没有改变,碳中和进程持续加快,以光储氢、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仍保持旺盛增长。

  如今,光伏“产能+装机”双T瓦时代越来越近,光伏与储能双T瓦时代也正在加快到来。

  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446吉瓦,累计总装机超过1600吉瓦,与全球火电同期2130吉瓦的总装机容量只有530吉瓦的差距。

  在去年的SNEC大会上,朱共山曾经预测,2027年光伏将超过火电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现在看来这一速度还要大幅提前。”他认为,按照目前光伏的发展速度乐观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有望维持在490-550吉瓦的区间,很快可追平与火电的装机差距。

  过去的一年,我国以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16吉瓦,相当于过去4年新增装机总和。截止今年4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超过670吉瓦,风光合计总装机达1130吉瓦,与火电非常接近。

  “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累计装机需超过5400吉瓦,2040年前,全球光伏发电量将从2万亿千瓦时增长到接近于40万亿千瓦时,迎来20倍以上的增长。”朱共山进一步强调,“光伏产业增量空间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未来十年,钙钛矿都将处于黄金时代”

  如今,光伏产业正在进入新质生产力时期,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带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步发生。

  朱共山指出,以硅料端的FBR颗粒硅,电池环节的TOPCon、HJT、XBC/GBC等N型主流技术为代表,科技、管理和碳链三线推动,催生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强的发电可靠性,以及更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其中,非硅技术改善是控制成本变量的重点,电镀铜、银包铜、无银涂布、OBB、双面微晶、降铟等技术加速量产,去金属化成为技术降本的关键。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光伏迎来技术临界变革新范式,重要角色之一就是钙钛矿。

  朱共山表示,2024年下半年,随着相关吉瓦级项目投产倒计时,钙钛矿即将实现从0到1的关键一跃。“目前,中国已拥有95%以上的钙钛矿制备生态链,产业配套能力全球第一。”

  在朱共山看来,钙钛矿关键设备和主辅材的国产化,以及上下游工艺模块的协同迭代,为钙钛矿有效驾驭“复杂而敏感”的材料,实现稳定的规模化量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以吉瓦级量产线贯通为标志,中国钙钛矿届时将彻底打破高效率、大面积和长寿命的‘不可能三角’,为全球第三代光伏技术呈现具象化的完美样本。”

  钙钛矿叠层效率的起点,超过了晶硅组件效率的终点。朱共山认为,未来十年,钙钛矿都将处于黄金时代。钙钛矿叠层转化效率的理论上限是45%,量产效率上限大概在36%左右,按照每年提升一个点的幅度,从今年可突破27%的效率算起,2035年前钙钛矿都将保持旺盛生长态势,“未来五年,钙钛矿叠层电池市场规模有望实现几何倍增。”

  朱共山同时透露,在相关国家实验室与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下,钙钛矿吉瓦级、10吉瓦级项目全面整合第三代光伏新科技,通过数实融合、流程重构,从原料到终端一体化的超级制造单元即将横空出世。2025年钙钛矿叠层组件产能陆续放量,2026年实现大规模制造,2027年全面实现叠层产能大爆发。钙钛矿将以巨大的后发优势“顶点起跳”,拉动光伏产业走出“囚徒困境”。

  中国光伏将从“曲线出海”向全面出海转变

  OpenAI让万象新生,也催生巨大的能源需求。预计到2030年算力大概将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

  “硅基光伏搭配锂基储能,替代传统UPS+柴油发电机数据中心绿色化,光储开辟新的增长极。”朱共山表示,电力+算力+数据并轨运行,构建垂域AI能源大模型。通信、算力和电力“新三网融合”,集成卫星遥感、数字孪生、氢能、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技术,全面赋能电力“发输售配用”各环节,产生数字能源“核聚变”。

  朱共山同时认为,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的商业情境下,“光伏+固态电池+高效储能+超级快充”,将为低空经济构筑能量底座。分析显示,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在内的低空飞行器,电动化是其动力技术的主要方向。

  在地面交通端,固态电池搭载新一代高比能硅碳负极,续航里程可追平燃油车,彻底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

  截止目前,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光储同行”可以做到24小时稳定不间断提供绿电,储能电芯与储能系统价格双双下降一半左右,大电芯、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储能成为主流,“光储度电成本在江苏可以做到五毛一,蒙西实现三毛九,与煤电价格基本一致,正朝着均价三毛钱的目标迈进,光储平价已经实现。”朱共山在演讲中表示,随着碱性电解槽、储氢罐、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国产化,预计到2026年绿氢成本可以实现一公斤十块钱,光氢平价也将实现。

  “向内卷越卷越深,走出去才能危中寻机。”朱共山认为,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中国光伏全面出海成为必然。据介绍,去年全球光伏吉瓦级市场国家达到32个,今明两年将沿着“一带一路”拓展到50多个。欧美、印度等国愈发重视本国的产业链自主性与可控性,不断挥起的“关税大棒”,倒逼中国光伏从取道东南亚的“曲线出海”向全面出海转变,从单一的技术、产品出海,向包括设备、原材料等在内的产业链抱团出海转变,“我个人预计,三到五年内中国光伏行业将完成第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出海,面向美国、欧洲、东南亚、印度、中东、北非、南美等全球重点区域,汲取第一阶段的出海经验教训,合理利用WTO规则,建立全球化运营新优势。”朱共山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史上最强内卷”!光伏巨头掌门人最新发声)

(责任编辑:6)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金鹰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江信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