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业绩TOP”基金经理展望2025年A股: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 科技和消费有望成为主线
2024年,即将结束!2025年,正在走来!
今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黄金、红利、人工智能、芯片等板块轮番演绎,各大股指整体获得不错表现。如何看待2024年A股整体行情?2025年A股市场怎么走?2025年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是什么?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2024年“业绩TOP”(截至12月27日,2024年业绩均超过45%)绩优基金经理,一起把脉2025年的A股市场。他们分别为:
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大摩数字经济基金经理雷志勇(代表作:大摩数字经济A,年内净值增长率75.9%)
财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金梓才(代表作: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A,年内净值增长率56.85%)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马丽娜(代表作:工银新兴制造A,年内净值增长率54.49%)
银华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晓川(代表作:银华数字经济A,年内净值增长率51.87%)
招商移动互联网基金经理张林(代表作: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A,年内净值增长率50.59%)
景顺长城混合投资部基金经理江山(代表作:景顺长城稳健回报A,年内净值增长率48.02%)
西部利得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监何奇(代表作:西部利得数字产业A,年内净值增长率45.15%)
这些绩优基金经理认为,多重有关政策的积极定调和信号,将继续修复市场对经济稳增长的信心,当前市场正在为下一个阶段的行情蓄力,2025年A股市场表现可期。若经济企稳回升,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升阶段。科技和消费板块有望继续成为市场配置的重点。
2024年A股市场信心持续修复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何看待2024年以来A股整体行情?
金梓才:复盘2024年A股市场,前三季度市场震荡,成交额处于低位,高股息风格占优,9月24日“政策组合拳”以来,市场信心快速修复,在经历指数级别的上涨后,市场开始出现板块分化和轮动,并围绕并购重组、自主可控等主题开展结构性交易,科技成长、小盘风格相对较优。
12月开始,市场逐渐进入业绩预期修正和业绩预期披露的阶段,市场通常会在此时对前期表现较好的偏主题和概念的部分标的进行落袋为安的操作,偏权重的风格可能占优。
在这样一个中高活跃度的市场中,有望走出主线。一旦主线明确后,大量活跃资金将会集中到这一方向,有望推动市场进入一种健康、良性的格局。
王晓川:2024年是A股市场信心修复的一年,前9个月,市场对于经济担忧的情绪导致资金集中转向防御性资产,以银行、煤炭为代表的红利板块领涨市场,虽然指数层面表现较为稳定,但市场的赚钱效应整体较差。9月之后,经济的刺激性政策逐步出台,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情绪发生了扭转,回顾四季度,虽然指数层面只是小幅上涨,但市场总的赚钱效应大幅提升。
马丽娜:2024年A股市场先跌后涨,1-9月,国内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上市公司盈利偏弱,市场震荡下跌,结构方面稳定类板块有相对收益,大盘、价值、红利风格占优。9月之后,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小盘、成长风格占优。
张林:2024年全球货币政策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A股市场整体尽管经历了多次波动和调整,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涨幅,表现了一定的韧性。
雷志勇:2024年,A股经历了年初走低到春节后回暖,随后年中出现快速调整,再到9月底一系列政策推出后强势反弹并逐渐企稳,市场整体“大开大合”,但在波折之中也始终存在着结构性机会,这其实也很考验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
何奇:2024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的年份,在各种宏观因素影响下,市场一波三折,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带动资本市场情绪率先修复。全年来看,红利和科技方向表现较好,前者受益于长端利率水平下降,后者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趋势。
江山:守得云开见月明,A股经历了彷徨和疑惑,已经渐入佳境。
2025年A股有望迎来结构性行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当前沪指仍在3400点附近徘徊,对2025年A股市场怎么看?慢牛是否可期?
金梓才:我们判断本轮行情大概率由流动性带来的估值驱动,类似2014—2015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下,流动性宽松,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因此,相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配合,政策的不断落地和推进更为重要。重要会议表态积极、增量政策不断出台,这种政策基调给市场维持较高估值水位带来了可能性,期待2025年具体政策的落地和推进,以及政策到位后,有望为地方政府减轻负担,国内有效需求有望逐渐恢复,对整个经济的企稳反弹起到帮助。
目前,市场正在为下一个阶段的行情蓄力。多重有关政策的积极定调和信号,将继续修复市场对经济稳增长的信心。在经济基本面真正向上之前,A股市场处于涨估值阶段;在经济企稳回升后,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升阶段。
王晓川:展望2025年,我们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首先,估值低。A股处于历史估值水位的中低区域,放在全球市场比较也属于低估值,所以,A股市场在目前位置有较强安全边际。其次,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上行周期。2024年9月后,密集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政策从出台到体现在经济数据层面需要一定时间,后续各行业复苏只是时间问题。盈利能力上行是推动市场上行重要因素。最后,流动性充沛。目前财政和货币政策都较为宽松,给市场提供充分的流动性,这一点从市场四季度的成交量上可以看出。综上所述,我们对A股保持乐观,慢牛可期。
张林:2025年,预计政策层面更加积极有为,逆周期政策更加有力。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形成更好的配合,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扩大内需将是政策的主线,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国内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和加速。科技创新是另一条政策主线,预计国内新质生产力有望加速形成,包括AI、机器人、芯片和其他高端制造等领域有望获得支持。
从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消费、科技等领域的优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策上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改革举措,也有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江山:整体上,我们对2025年的A股市场抱有积极的期待,市场或可能存在系统性的估值抬升的机会。核心原因是A股在各类人民币资产中具有更好的相对估值,横向比较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上,中国资产也具有估值吸引力。这样的比价效应不仅存在于低估值高分红的个股,同样存在于不少核心成长股上,因此,这一估值抬升的机会可能系统性存在。同时,宏观政策的明朗,也为市场看好A股补上了重要的一块拼图。短期颠簸调整在所难免,但从更长期的视角,相信市场会回到产业逻辑的轨道上来。
雷志勇:我们对A股市场2025年的表现整体持乐观态度,后续待观察3月份两会是否会有更多政策出台落地。总体而言,在市场平稳运行的状态下,具备强大产业逻辑的领域一定会受到投资者重视。
何奇:“9·24”行情打响了国内的抗通缩之战,展望后市,房地产、股市政策力度有望持续,中国资产的价格重估正徐徐展开,预计A股在2025年有望迎来较好的结构性行情,但上行空间受到国内政策决心和全球宏观环境影响。
关注AI应用、困境反转、新兴领域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预计2025年的投资主线是什么?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王晓川:我们看好人工智能板块在明年的表现。目前,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最大的浪潮,每一轮大的产业浪潮都会诞生一批牛股,从2023—2024年来看,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基建投资,涨幅较大的股票集中在算力产业链,从产业周期的角度看,我们认,为AI终端、AI应用、“AI+”是未来诞生牛股的方向。
马丽娜:在宏观经济修复,流行性宽松的背景下,看好两个方向:第一是AI驱动的科技产业;第二是内需中过去两年供给出清,格局优化的方向。
当前,科技正处于AI驱动的新一轮产业发展周期中,2025年人工智能将从模型训练走向应用落地。基础设施方面,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关注AI基础设施投资和国产替代。应用方面,关注AI Agent(智能体)、AI硬件和智能驾驶等AI应用落地。
金梓才:本轮行情如果大概率是估值驱动的,我们认为就要寻找想象空间大的公司,因为长期想象空间大的公司在向好行情里估值弹性更大。想象空间大的行业主要有这样两个特征:一是产业处于早期,目前渗透率还相对低;二是商业模式创新,未来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空间巨大。长期空间大,产业处于早期,但可逐步验证,短期还能逐步兑现业绩验证的行业是投资优选。
科技和消费板块有望继续成为市场配置的重点。产业处于早期维度的AI大方向仍是主线。商业模式创新维度的新零售是另一条主线。国内性价比消费趋势下的新型零售折扣店的渗透率也有望快速提升,均属于长期空间大,短期有望逐步兑现的方向。
张林:科技板块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有望继续成为2025年的投资主线。AI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落地,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端侧模型和硬件结合等方面。随着AI大浪潮的到来,国产算力和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个方向是消费,这也是2025年政策的发力点。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消费者信心的提升将带动消费市场的回暖,预计板块整体会有修复性机会,重点关注一些新兴消费领域。首发经济也是今年刺激消费的着力点,新产品、新内容、新场景的不断推出,将为消费板块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其他新质生产力领域也值得关注,例如量子产业、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也将成为明年的投资热点。
雷志勇:2025年以下几个方向值得持续关注:一是AI应用,过去几年AI算力快速发展,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预计明年仍有望持续较快增长,AI基础建设日臻完善,这为应用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即便没有很快实现颠覆性创新,众多的微创新也会层出不穷,AI应用的关注度将会持续提升;
二是困境反转,包括军工、新能源、医药等,这其中部分行业拐点屡次延后,并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重创,但根据近期对行业政策的深入分析和相关企业的调研来看,拐点临近的概率在提升;
三是国内新兴领域的优势产业,从海外相关国家的产业发展脉络看,制造业大国的优势产业一旦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很难在短期内被阻断,当前我国在多个领域存在这种优势,且空间不断扩大。
江山:从产业层面观察,AI仍然是最明确的产业趋势,不同于过去的两年,在2025年,一方面可以观察到海外AI走向模型-基础设施-应用的良性循环迭代,更重要的是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将陆续增加AI投入,无论是算力基础设施还是应用发展,国内的进步速度和后发优势都值得期待。随着需求的爆发,或将为从晶圆代工到终端应用的整条产业链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港股互联网、新能源新技术等方向的机会。
何奇:我们重点关注三个主线:一是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方向,这是十年不遇的产业技术革命;二是消费为代表的内需产业链,这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选择;三是黄金和红利的阶段性超额收益。
成长风格或相对占优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5年,预计哪种风格可能占优?成长还是价值?
王晓川:成长板块可能相对占优。价值板块在过去两年市场低迷的时期整体相对占优,以今年9月份为节点,市场进入上行周期,成长板块在业绩以及估值的弹性大于价值板块,所以我们更看好成长。
张林:2024年,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显著加剧,整体呈现哑铃格局,即新兴科技和价值红利。展望2025年,预计市场风格切换加剧程度有所缓解,整体看来是成长跑赢价值。宏观环境层面,多项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市场流动性充盈,投资者信心增强,这些因素也有利于成长风格的表现。后期随着经济逐步企稳,预计和总需求相关的成长类个股具备更强的弹性。从科技创新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依旧是科技的主线,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继续加速,端侧应用大规模铺开,将为科技成长风格提供持续动力。
雷志勇:预计2025年成长风格依然会有较大机会,尤其是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景气趋势向上的领域。具体来看,2025—2026年算力需求依然强劲,算力、光模块、PCB等仍有上行空间。在算力内部,电源、散热、液冷、封装测试等相关环节有望有更好的表现。
另一方面,云端大模型成熟后,未来的弹性会表现在应用侧。一些积极配合海外巨头参与人工智能创新的消费电子标的值得重点关注。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处于合理水平,明年或将进入密集创新大周期,将持续观测各类基于AI创新的智能终端,如手机、眼镜、耳机等。
江山:2025年A股存在系统性估值抬升的可能,无论是低估值高分红资产还是成长风格资产都有机会。如果一定要说哪种风格占优,成长股的业绩和估值弹性会更大一些。
何奇:我们判断成长和价值都有结构性机会,或比较难出现单边的极致风格。
马丽娜:预期2025年经济在政策支持下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有望企稳回升,明年预计小幅好转。综合判断,宏观经济处在逐步复苏阶段,成长风格有望占优。
关注海内外不确定因素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2025年市场还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马丽娜:基本面需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内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及落地效果,企业盈利筑底回升的节奏;流动性方面,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汇率的稳定性;海外财政、贸易和移民政策整体偏向通胀性,美债收益率偏高,有可能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
王晓川:两方面因素需要关注。一方面是内部风险,主要关注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如果节奏较为缓慢,可能市场在政策出台后到数据复苏前的真空期会表现得较为挣扎。另一方面是外部风险,美国政府换届后,对于中国外贸产业、科技产业的政策将影响到行业盈利以及市场信心。
金梓才:明年A股大概率有机会,但在风格切换较大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要注意三点:首先,需要避免情绪化交易,其次,要注意把握股价与动态远期基本面的关系,三是把握好赔率。
张林:潜在的风险包括内需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尽管近期房地产销售和消费有所恢复,但整体内需恢复速度仍较慢,特别是居民消费意愿和企业投资意愿仍显不足。海外经济和地缘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的贸易保护和逆全球化政策可能对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不确定性。
对于科技产业来说,潜在的风险因素是AI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例如大模型能力提升步伐放缓,行业应用迟迟难以落地或者大面积铺开。
雷志勇:对于成长股投资而言,后续需要重点关注英伟达芯片的进展、封装产能,以及中美关系动态变化等。
江山:海外风险方面,贸易摩擦、地缘政治有可能给投资带来不确定性,需要持续保持警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内产业链的完备性和抗风险能力相比五六年前已经有大幅提升,全世界都屏息等待的风险未必会造成更大伤害。
我们更关注的是复苏预期是否会非线性提升,因为各个市场都还处于偏谨慎的交易结构,一旦发生转向,可能带来的波动也会较大。风险和机遇都来自对成见的扭转。
何奇:关注出口增速下滑的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刚刚,“最牛”基金经理发声!)
(责任编辑:91)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