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公募基金2024年五大思考
走过了2024,中国公募基金业也走过了26周岁。
作为国内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公募基金在迈向而立之年的路上已是茁壮成长。2024年,行业整体规模节节攀高,站上30万亿元大关。9月底以来,不少基金产品也善于抓取行情机会,净值表现可圈可点。不过,尽管行业成绩有目共睹,但与成长相伴而行的烦恼仍然不可小觑。
年关将至,证券时报记者谨以“五大思考”回顾公募基金这一年经历的风雨洗礼,期待行业在新的一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4年,公募基金业热闹非凡,“大事件”频出——整体规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后,又迭创新高;债基担纲增长主力,无论是业绩还是规模,依旧气势如虹;中证A500等新一批主流指数横空出世,各家公募同台竞技,推动行业迈入被动投资“大时代”……
不过,在阔步前行中,公募基金还是暴露了一些行业痛点,引人关注。
比如,主动权益趋于落寞、品牌和投教无法摆脱“带货”思维、投资者体验依旧难以提升等,证券时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探讨,尝试挖掘出这些“顽疾”背后的成因,助力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加稳健。
思考一:
主动权益基金又“落寞”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基金圈的“C位”话题几乎均被ETF包揽,主动权益投资依然低迷,以至于“主动跑不过被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8日,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仅有224亿元,与2021年全年1.2万亿元的新发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华南某公募渠道人士表示,主动权益过去一段时间并未创造出令投资者满意的超额收益,投资者体验并不好。
华东某渠道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主动权益基金形成当前现状,需对公募基金产能不足的问题作出反思——在行业急速扩张过程中,部分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突破自身管理边界,一些研究员没累积到足够经验就被匆忙提拔成基金经理。实际上,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服务7亿多账户的基民,天然就要解决管理规模问题。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边界的增加,不仅依靠于基金经理,更要做好投研风控体系和销售体系的标准化、体系化搭建,形成一条可复制的生产线。
需要反思的,还有动量营销问题。上述华东渠道人士表示,市场抱怨基金业在高点卖基金,但基金业也在抱怨低位时基金卖不动,因此引导客户做逆向投资非常困难。直到今天,基金业仍在做动量营销,哪些基金短期涨得好就特意推荐。从这点来看,主动权益基金的“落寞”,本质上是销售驱动的商业模式所导致。
北京一家公募的内部人士(下称“北京公募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说,对主动权益基金的反思,还要涉及对主动权益基金的预期管理与调整,这是推动基金业做好主动权益水平的关键。“20%乃至30%的回撤确实让人大跌眼镜,这种大跌有赌赛道、抱团的成分,但也有外部需求端期待值的原因。投资者应调整对主动权益投资的预期,从需求端去缓和供给端短期趋利和排名压力,是需要时间的。”
这些反思的背后,实际上饱含着基金人士的深切期盼。他们曾多次表示,主动管理能力一直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前述华东渠道人士认为,主动权益基金在历史上相对于大盘有较多超额收益,不能因为过去几年的阶段性跑输就被彻底否认。在正视并改正问题后,主动权益基金仍可继续成为投资者的好帮手。
华南某公募投研人士还旗帜鲜明地指出,主动权益基金一定要有未来也一定会有未来,解题之道是在一次次地被叩问中找到答案。为此,他给出了几点看法:一是持续打磨主动管理能力。在基金公司反思和调整后,部分基金的业绩已逐步重现超额创造能力,但需要提升稳定性;二是需要更坚定地去调节市场销售节奏,逆向销售的力度和效果还需要更强的力量去干预;三是预计2025年行情或将有利于基金主动管理能力发挥。普涨行情可能无法长期持续,结构性行情则更有利于体现主动管理的优势。
思考二:
基金经理何以难“长青”
基金经理是基金业最核心的“生产力”,但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低迷和“去明星”背景下,2024年基金经理队伍的稳定性仍未见到明显提升。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12月27日,2024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为353名,创下历史新高水平,其中不乏邱栋荣等“台柱子”基金经理。同时,基金经理队伍已逼近4000人,但平均从业年限只有4.77年,从业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不足10%(362位)。从2021年起,新聘的基金经理人数逐渐下降。目前,基金业虽有富国基金朱少醒、诺安基金杨谷等10多位从业年限超过18年的“长青树”,但占比不足1%。
除了稳定性欠缺、平均从业时间短,2024年以来市场还对基金经理的“责任心”提出了质疑。一方面,个别管理规模上百亿的知名基金经理,长期在基金定期报告中输出百字作文“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个别大规模基金的持仓,继续依赖医药、白酒等大市值个股,重仓股“大而不动”。一位基金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基金经理对产业规律的认知存在时间差,重仓股在不同公司之间存在“搭便车”现象。因为短期资金关注度提升而带来了财富效应,导致公募基金整体配置出现集聚效应,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产业趋势已过,但持仓调整不及时”的现象。
“人心浮动,难言长青。浮躁是基金经理无法长青的重要原因。”上述北京公募人士表示,基金经理群体的从业现状,实际上是基金公司利益链条上下游共同作用的结果——股东要求基金公司能短期投资获利,公司高管倾向于重视短期业绩排名,基金经理则要“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该公募人士进一步表示,基金经理岗位对人的要求,不仅在于知识、学历和高校背景,要做到“长青”,品与质也是缺一不可。浮躁、心性不定、跟风等都与价值投资相悖。行业产品只数越多,平均单只规模越小;基金经理人数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低,降低标准的结果必然是品质下降。
“市场正在惩罚不负责任的基金经理,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受到的拷问,是过往不负责任的反噬。”沪上一家中型公募的内部人士(下称“沪上公募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前部分基金经理薪资爆炸式增长,但多数从业者的薪资实际并没有多少提升,中后台岗位的薪资提升幅度更小。由于市场注意力都聚焦到少部分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孽业共担”的怪圈,使得财富管理行业的声誉出现下滑。降费后,基金业认真思考了业务的投入产出比,改变销售驱动的商业模式,寻求高质量规模以达成“基业长青”。在此背景下,未来急功近利的基金经理会被有效压降,市场会慢慢把偏好向能够创造稳健收益的基金经理转移。
思考三:
持有体验不佳老生常谈
2024年下半年以来,A股迎来了新一轮上涨行情,有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回本即卖出。这些典型性投资行为背后所折射的,是包括投资业绩在内的基金持有体验,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从更大范围来看,本应成为“提升持有体验”主力的其他基金如养老FOF等,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前述华东渠道人士认为,基金投资体验不佳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相对排名考核机制,导致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缺乏创造绝对收益部分,这也是反思的重点所在。应在考核上把为客户创造收益与基金经理薪酬挂钩,要看客户获得的绝对利润,而不是基金净值的增长。二是客户对自身风险偏好认知有偏差。“在牛市时看到某基金过去三年年化收益率高达30%,就忍不住买了。他们过于关注收益预期而忽视了风险因素,在申购后可能就遭遇腰斩,最终导致持有体验不佳。”
深圳某公募品牌总监认为,在近年公众舆论中,基金业整体形象并不乐观,投资者基于投资回报对基金公司存在不信任心理,“但基金业不必抱怨,而应自我反省”。基金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要充分意识到“行业之中没有看客”,这种情绪是会不加区别地施加于行业内所有公司的,每个公司都有责任去回应,去提供解决方案。
该品牌总监还表示,26岁的公募基金业正在不断走向成熟,行业印象的转变会是一个漫长过程。基金业必须采取更实际的行动,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投资体验,建立行业秩序、弘扬行业责任,以重塑行业的社会形象。其中,“领跑型”基金公司不仅意味着业绩和能力的领先,也意味着要肩负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使命。
理财魔方创始人兼CEO袁雨来对证券时报记者称,基金投资者的体验,实际上还包括投资的“过程”体验。这部分体验能否得到提升,在于最大回撤不超出客户承受底线。理财的目标是保值增值,而不是赌博。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和波动越小,盈利概率越高,这才是复利的真正核心。高风险高波动的资产,难以形成真正的复利。
袁雨来认为,基金投资应努力降低资产配置的最大回撤,要帮助客户评价和匹配能承受的最大回撤,而不是去提供超风险的资产配置。他特别提到,当某种资产下跌时,对轻仓客户来说不是风险,但对重仓客户可能是不小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稳定和理性决策造成影响。因此,提升基金持有体验,要做的是对整个理财过程持续地服务和风险管理,这样才能真正让客户提升盈利概率。
思考四:
提升风控需久久为功
基金业一直被誉为运作最规范、最透明的行业,但2024年以来经营乱象频繁发生,既有北京一家小基金公司被指涉嫌劳资纠纷、变相阻挠员工转正,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股权转让信披违规、阻碍执法等事件,也有包括深圳一家基金公司高管在内的多起“老鼠仓”事件,这些现象无一不指向了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内控制度。
深圳一家公募的品牌总监对证券时报记者称,从高速增长走向平速增长,基金业格局将面临全面重构,基金公司要审视“何为有质量的增长”。
沪上一家公募的高管进一步表示,基金业年内发生的相关乱象,部分源自股东层面,揭示了公司股东与日常经营保持独立的重要性。尽管基金业运作相对规范透明,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合规与内控水平,改变“业务发展重于其它”的思维,增加合规人员数量、提升合规部门话语权。
也有观点认为,问题的充分暴露,其实对基金业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借鉴。北京某中小公募的一位资深从业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和其他行业相比,基金业的监管更加严格,暴露出的问题也就相对多一些。“基金业的发展仅有二十多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特别是在股东管理、核心高管任命等问题上,需不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可流长。”某大型公募一位长期从事公司治理工作的人士(下称“公募公司治理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多为非公众公司,股权结构中缺乏代表持有人利益的群体,有必要加强监管、设计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构,从制度上约束基金公司,以保障持有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实际上,2024年基金业相关制度也在持续规范中。新“国九条”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呼吁推动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引导行业机构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系,加强行业机构股东、业务准入管理,完善高管人员任职条件与备案管理制度。此外,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落地,业内持续呼吁《基金法》重启修订。
上述公募公司治理人士建议,在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中,要加强对公司治理状况的评价,推动公募基金公司加强公开信息披露,并支持公司治理规范、长期投资业绩优秀、风控良好的基金公司上市。此外,在公司治理制度层面,明确《基金管理公司章程》必备条款,引导基金公司建立职责清晰、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独立董事机制有效落地,加强独立董事履职独立性核查,并完善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制度安排。
思考五:
品牌和投教要脱离“卖货”思维
随着小红书、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兴起,2024年基金品牌和投教工作出现了不少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虽然基金直播的观看人数有所下降,但基金公司通过短剧(视频)、长播客等方式持续捕获投资者心智。不过,不少内容虽凝结着品牌创新构想与专业素养,但反思“卖货”思维的声音依然刺耳。
创金合信基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过往部分公司的投教活动重视产品端而非品牌端,围绕产品发行持营的“战役式窗口”较多,给一些投资者留下了“投教只是为了带货”的印象。沪上某公募高管表示,根据投教工作的相关规定,基金公司应设立独立的投教团队,独立于基金销售开展工作,确保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并配备独立预算以支持工作开展。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品牌人士(下称“大型公募品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品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类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指挥棒”和“顶层设计”决定了方向和效果。该人士认为,基金公司的对外宣传,大多还停留在服务产品新发和持营等营销工作层面,与高层对这一工作职能的定位和预期不无关系。如果基金公司不能对品牌宣传、营销宣传、投教进行清晰明确地划分,品牌工作将无法从产品和营销中抽身,投教也无法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这意味着,品牌和投教都将难以摆脱“卖货”思维。
从动态过程来看,创金合信基金也提到,近年来基金行业已开始转变思路,不少公司创建了专属投教子品牌,在强化公益投教属性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前述大型公募品牌人士称,基金公司应该把品牌、营销宣传、投教分成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又不乏一定的良性竞争,否则营销宣传永远被渠道绑定。目前,已有基金公司对此进行了相关尝试。
前述沪上公募人士表示,有人把基金公司比成“药厂”,把代销机构比成“医院”,把理财经理和投顾比喻成“医生”,“如果指望药厂直接给病人诊断治病,是不负责任的。基金公司难以直接接触客户,客户基本掌握在代销机构手上”。基于此,该人士建议,基金公司应对“带货”营销材料和投资知识科普材料做好区分,鼓励投资者陪伴内容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模式展开;代销机构则要承担起更多的投资者陪伴职能,毕竟销售机构是服务客户的最终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五大思考 公募基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