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八个“失效”的投资规律!带给我们什么经验和启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在投资的世界里,规律和经验总有其历史适配性,所以当我们推演未来时,也要打破固有思维,摒弃传统偏见,用开放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变化和机会,并保持终身学习。
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八个“失效”的投资规律和经验,也希望给到大家些许启发和思考。
失效的规律一:地产政策放松,地产行业就能起来
地产政策往往徘徊在“放”与“收”之间,周期往复,也造就了地产行业的起起落落。自2008年以来,“稳地产”周期共有三轮,08-09年、11-12年、14-16年,且在政策刺激下,地产行业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但回顾本轮“稳地产”周期,从2021年7月政治局会议转向“稳增长”,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地产政策就开始边际转向;2022年从“稳需求”到“保交楼”再到“稳融资”,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稳楼市政策组合拳;2023年地产政策“工具箱”打开,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重磅政策陆续出台。从效果看,地产行业依然在底部徘徊,并未走出泥潭。
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人口与预期,正改变中国房地产的价值。一方面,投资者对房地产只涨不跌的预期正在扭转。今年一季度央行调查显示,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已降至11%的历史新低。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在改变地产的价值。2016年,15-64岁人口升到10亿并开始见顶回落,这基本已是地产盛宴的高潮。
失效的规律二:房地产投资是克强指数表现的主要驱动
若以克强指数(工业用电量+中长期贷款余额+铁路货运量)来作为实物工作量的表征,可以发现,2021年以前,地产投资是该指数的核心驱动力,两者走势亦步亦趋,且地产投资的弹性更大。但是2022年以来,两者走势背道而驰,核心在于,虽然地产投资缺位、利润空间压缩,但制造业高增、尤其是设备制造,使得整体实物消耗保持韧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国内经济修复呈现“量先行于价”的特点,且A股中和实物工作量相关的板块(煤炭、电力、银行、铁路)会远远跑赢大消费板块。
失效的规律三:股债性价比突破极值,A股就能走出底部
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指数股息率与10年国债收益率的差值”(体现股票与债券的相对价值)所处的位置,可以作为划分A股“四季”的分水岭。历史上看,“入夏”之际往往是投资的甜点区,如2005年7月、2008年12月、2012年8月、2016年1月、2018年12月,基本都是历史大底或是大底的附近。
而这一轮我们看到,此指数于2022年10月就突破了历史极值,市场却一直调整到今年2月。核心在于,历史上中美货币周期较为一致,利率基本同向波动,所以在过去“300股息率-10Y中债”达到历史高点时,“300股息率-10Y美债”也处在高位。
但2022年以来,中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在美联储暴力加息的背景下,10Y美债利率接近5%,而国内货币政策呵护流动性,10Y中债利率降至2.2%。导致的结果是,“300股息率-10Y中债”不断突破新高,而“300股息率-10Y美债”一路下行。向后看,美债利率大概率会波动向下,因此,若海外流动性压力得到缓解,A股将迎来迟到的盛宴。
失效的规律四:红利策略只具备防守性,不具备进攻性
一般来说,红利往往和防御属性“绑定”,尤其是在熊市、震荡市和牛市初期的时候,由于市场避险情绪较强,或是还未形成一致的合力方向,波动分化较大,拥有较高股息率“安全垫”的红利品种往往是资金的不二之选。
但从历史数据看,红利策略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能穿越牛熊周期的长跑健将。根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累计涨幅为170%,而同期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仅37%,由此可见,红利策略的长跑表现也尤为亮眼。
此外,自2021年以来,红利策略的确体现出明显的“进攻性”。若是将2010年以来的A股按“牛熊周期”划分,可以发现,以往在熊市的时候,虽然红利策略确有超额表现,但依然跑不出周期的力量,仍是下行之态。但是2021年2月以来,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下跌33%,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却有44%的涨幅,不再是只有坚固的“盾”,还有锋利“矛”。
失效的规律五:煤炭是夕阳产业,是时代的“弃子”
随着中国经济于2011年见顶回落,很多周期性行业也迎来了“暗黑十年”。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煤炭指数相对全A指数一路下泻,相对涨跌幅为-160%,尤为惨烈。不少人都认为煤炭是昨日黄花、风光不再。
然而自2021年以来,煤炭行业周期回归。其一,在经过近10的调整后,煤炭行业的供给端已大幅出清,叠加能源危机影响,煤价持续上行,行业盈利也见底回升,2021-2023年,煤炭行业的平均ROE高达1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3,仅次于食品饮料。其二,估值低位,且股息率“安全垫”高。2021年以来,自核心资产泡沫破灭后,低估值板块就迎来了估值回归行情,这也是源自其低利率背景下的高配置价值。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在变老,传统在沉淀,周期回归也是必然。
失效的规律六:黄金和美债利率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黄金是一种不生息资产,实际利率就是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这也就是说,黄金和美债利率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利率下行会推升金价走高。从历史维度,美国国债实际利率与黄金的价格明显负相关,解释率可以达到近80%。
但2023年以来,实际利率框架有所失效。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是2023年以来市场的降息预期已出现抢跑;二是在全球“去美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央行纷纷转向黄金,将黄金作为稳固外汇储备的锚,而历史上看,当央行成为市场主要交易者时,传统的实际利率定价机制便容易失效。
失效的规律七:“2-10年美债利差”是美国经济衰退预警指标
从历史上来,几乎每一次2-10年美债利差出现“倒挂”(即10年利率低于2年利率),美国经济都会随之陷入“衰退”的泥潭。因此当本轮2-10年美债利差于2022年第一季度再度出现倒挂时,市场的共识是“衰退即将到来”,且这一预期在2022年底达到了顶峰。但2023年美国经济在经历了硅谷银行倒闭等多轮波折后,总体走势仍有韧性,且通胀持续高企下,美联储更是“higher for longer”。
那为何本轮预测失效?核心在于两方面:其一,美国这轮经济的韧性主要源于居民消费,而这背后很大程度源自美国超额储蓄的支撑,根据测算,这部分在今年才会消耗殆尽;其二,由于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但职位空缺率仍在高位徘徊,劳动力市场仍处于“紧绷”状态,这也意味着工资“易升难降”,在“工资-通胀”螺旋转动下,通胀一直处在高位。
失效的规律八:当一国汇率贬值时,外资会纷纷出逃
2023年4月以来,在日元一路走贬的同时,我们看到海外资金却纷纷加仓日股,成为了最重要的增量资金,而且这一现象和投资常识“汇率升值,资金流入;汇率贬值,资金流出”相违背。
那么到底是常识错了,还在市场错了呢?首先,如果剖析去看,这轮流入日股的海外资金主要是来自欧洲的资金,累计净流入7.6万亿日元,占比80%,而这期间日元相对欧元贬值了15%。
难道欧洲投资者不担心日元贬值的风险吗?原因在于欧美投资者在投资日股时使用了汇率对冲这一“炼金术”。说到汇率对冲,大家往往联想到的是成本。然而,当低利率货币(日元)去对冲高利率货币(美元)的汇率风险时,的确是“汇率对冲成本”,但是当高利率货币(美元)对冲低利率货币(日元) 的汇率风险时,反而就变成了“汇率对冲收益”。由此欧元区利率比日本利率多3个多百分点,因此欧元兑日元的远期汇率会低于即期汇率,且贴水率≈利率差。所以欧洲投资者通过“锁汇”,反而会有一笔汇对收益,和利率差相当。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责任编辑:13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