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对话方正富邦基金乔培涛:不跟风、不追高 在能力圈内做好逆向投资
复盘2023年以来的A股市场,行情快速轮动下大盘仍实现超5%的涨幅,拥抱投资机会的机构投资者们在2023年以来赚取了可观的收益,而机构眼中,有两个主题被反复提及,一是TMT,二是科技。
市场上主动偏股型基金、“固收+”产品纷纷增配TMT和科技,不乏百亿元量级明星产品,也有不少“小而美”的产品。据兴业证券统计,从一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在一季度大幅加仓计算机和通信,持仓市值分别增长3.79个百分点和0.91个百分点。
但令人遗憾的是,4月中旬开始,TMT部分板块超额收益见顶,对应拥挤度进入到消化阶段,率先调整的计算机、电子拥挤度消化较为明显,传媒和通信还在高位回落中。
“万物皆有周期,股价等待的是业绩兑现或者说是均值回归,在基金投资中应该要坚持‘逆向思维,不追高’,这才是一件难且正确的事。”方正富邦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乔培涛对《证券日报》记者吐露了心声。
乔培涛的投资职业生涯起点是卖方研究员,方向是机械、军工、钢铁行业,2011年加入长盛基金,从研究员做起,直至2016年正式开始基金经理生涯。
这三种角色的转换是一名基金经理标准成长路径的缩影。乔培涛表示:“我是跟着2008年4月份熊市脚步的尾巴进入资本市场,卖方研究员的经历,培养了我较好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成长能力;买方研究员让我积累了更多的行业深度研究;基金经理生涯的教训与积累教会了我坚持逆向思维投资,潜心摸索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2023年5月份,乔培涛正式迈入其投资生涯的第16个年头。
乔培涛不是一位赛道型选手,他的核心能力圈是在泛制造板块寻找投资机会,同时也拓展至医药、非银等行业。
关于自己的投资理念,乔培涛总结为十三个字:“比起好公司,对于好价格更执着。”乔培涛认为,自己是一位风险厌恶者,但同时也极其理性,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当中,希望大家都可以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不动摇,不要被各种市场热点所左右,抵御住各种诱惑,于低估处布局,于变化时布局,尽可能寻找最有性价比的投资机会。
乔培涛一直坚持不参与热门主题投资,持续从那些不太被市场过度关注的行业或板块中寻找机会。他对记者坦言,如果未来市场继续追逐主题,他的产品阶段性表现可能未必突出,但对于投资准则,他一直牢记“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投资的路上,乔培涛坚信:慢就是快。
交易相对拥挤,独立行情凸显、市场震荡波动,站在二季度末尾,我们似乎比年初更加迷茫,也更需要倾听机构投资者的声音。因此,《证券日报》记者对话逆向思维投资基金经理乔培涛,解读“不追高”背后的难与乐,探寻最佳风险收益比的投资秘籍。
《证券日报》记者:基金经理掌握一套的成熟投资框架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否详细谈谈您目前投资框架的演变过程。
乔培涛:在经历研究团队管理工作、市场趋势追踪后,2020年下半年,我逐渐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框架。首先,我曾经花一年的时间潜心做工作复盘,研究很多股票过去十年的走势,过去十年的发展脉络以及过去十年业绩。随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产品组合管理过程中运用逆向投资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和追踪市场风口说再见。
《证券日报》记者:如何进一步理解您所说的逆向思维投资逻辑?
乔培涛:我觉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万物皆周期、投资成长时。首先在我看来万事万物都是周期变化的,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和国家。虽然很多投资者也相信万物周期或者周期循环的理念,但是实操过程中大部分人往往在做趋势化的投资。比如说AI投资热的时候,就觉得AI前景广阔,其他行业都不值得重仓,这是一种偏激的说法,我们看到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够脱离我们的社会和时代去独自成长。因此,我们会在行业底部的阶段去寻找那些有阿尔法优势的公司,这样胜率会更高。
投资成长时的意思是,我们希望看到这个行业一些向好的拐点性变化。我现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会投入到寻找行业出现拐点的迹象。我认为在这种拐点阶段去收获投资收益相对来说弹性是比较大的。而当这个行业真正好起来以后后期就会面临弹性不足。
《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您是如何将这套投资逻辑运用到持仓配置中去的?
乔培涛:从一季报的持仓可以发现,我配置的标的几乎不是大涨以后的股票,相对来说大幅回落的风险也不是很大。我始终觉得如果一开始就抱着炒一把就走的心态,那就不要买入。哪怕现在我所持仓的股票如果突然被锁定一年,我自己的心理也是比较坦然,不会惊慌的。
《证券日报》记者:是否可以理解您的投资组合风格是在等待均值回归?
乔培涛:是的,我认为偏底部去买这些标的有两个优势,第一是从产业端,它本身就处于产业的低点,已经做了一定比例的产业清洗,其中龙头优势更加的突出。第二点是相对来说市场给它的估值非常低,这个时候安全边际是比较高的。去年四季度我买入了很多TMT标的,投资逻辑主要是基于低估的思路。
随着市场对部分标的的过度乐观,我逐渐降低TMT配置比例,转而寻找更加低估,安全边际更高的标的,尤其是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更高的顺周期链条,核心出发点是我对未来两年国内经济复苏仍然充满信心,经济复苏可能会推迟,但总会到来,库存周期近底和较大体量超储都是经济复苏的前置信号和坚实基础。
我总认为投资和研究既有科学性的地方,也有艺术性的地方。科学性主要在深度研究基本面方面,估值则是一个偏艺术化的维度,到底多少倍的估值是合理的,这没有一个成型的模型去套用。因此,我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偏底部的标的,这是我目前坚持的一个相对朴素的理解范畴。
《证券日报》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的A股市场行情?
乔培涛:一月份上涨主要是延续去年年底疫情政策调整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尤其是消费复苏的强烈预期,下跌也是经济复苏偏弱及政策定调低于之前部分投资者预期后的预期回落调整,再上涨主要是TMT板块上涨对宽基指数的拉动作用。结构上一月份消费偏强,二月份之后则呈现出以AI为代表的TMT一枝独秀行情,上涨在TMT内部不断轮动蔓延,不算业绩、不看估值、沾AI则立涨的主题式特征表现突出。
而现在部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过度悲观了,可能犯了短期问题长期化的错误,行情结构的冷热不均反而给了我们较好的投资机会。
《证券日报》记者: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度较高,您是如何分析当前的投资逻辑?
乔培涛:我认为以ChatGPT和AIGC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进步,但它究竟能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还尚未可知。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应用往往要经历曲折迭代的过程,越是创新度高、想象空间大的新技术,其迭代进化过程越跌宕曲折。回顾过往,新能源、互联网、电商、云计算等等发展历程皆是如此。我一直认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是推动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核心发动机,但今天的ChatGPT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检索工具和办公提效工具,一方面我们要乐观展望和期待新的技术进展,另一方面也要对市场现在对新技术的过度追捧情绪保持谨慎和冷静,试图去赚取情绪过度乐观导致的估值泡沫化的钱并不是投资可持续之道。
《证券日报》记者:对于2023年下半年的投资机会您有哪些研判?
乔培涛:我们认为下半年会好过上半年,这也是根据宏观经济周期去判断,毕竟复苏总会到来,经济中周期总要见底反弹,包括顺周期链,消费链等。当然现在较为低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库存周期没有调整到位,还处于去库存的阶段,或者说这个去库存的过程比想象的要长,但是总有去库存化结束的那一天,总有从去库存到补库存的阶段,经济周期总会要反应的,只是早晚和幅度的问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对话方正富邦基金乔培涛:不跟风、不追高 在能力圈内做好逆向投资)
(责任编辑:10)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