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端访谈·资管力量】把握新旧动能转换中的A股投资机会——访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

2024年06月13日 14:49
来源: 新华财经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新华财经北京6月13日电(可达) 伴随A股持续回暖,投资者关注度显著升温。下半年市场“赚钱效应”如何?哪些板块存在投资机会?围绕市场热议话题,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做客新华财经《资管力量》栏目,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在高楠看来,3100点的A股市场仍旧具备估值优势,在A股投资中,不仅要善于盈利,还要懂得保全已获得的利润,两者同样重要。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生代”,高楠兼具险资和公募投研背景,此前在国泰基金、恒越基金期间管理业绩均位居市场前列,管理规模峰值超过120亿元。2023年加入永赢基金,目前在管永赢睿信等多只产品。

  嘉宾介绍:高楠,现任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2012年开始投研工作,曾任平安资管股票研究员、投资经理;2017年加入国泰基金先后任职投资经理、基金经理;2020年加入“个人系”公募恒越基金担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总监,期间帮助公司管理规模快速增长到超过100亿元;2023年12月加入永赢基金。

  新华财经:目前沪指在3100点上下陷入震荡走势,站在年中这个时点上,怎么看待下半年市场的表现?

  高楠:我对2024年的市场一直是相对乐观的。过去的多个经济周期告诉我们,估值性价比本身就是支撑整个市场最底层的逻辑。市场跌到一定程度后,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性价比,都会迎来对之前过度下跌的修复,也就是所谓的赔率机会。我们很难去通过明确的信息来预测市场底部,但从历史来看每一轮市场见底都会在估值性价比上有所体现。

  自2021年2月上证指数见顶以来,到2024年2月已经整整三年。与2001年至2005年的一波调整相比,已经是一轮指数调整时间最长的一次。因此,我对于未来一段时间A股的市场表现是相当期待的。我相信今年权益市场还是有望盈利的,尤其是考虑到我们现在的估值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但是,我认为市场行情从熊市直接过渡到牛市的概率比较低,在震荡的市场当中会有结构性的机会持续出现,比较考验管理人对于结构性机会的把握,目前仍然需要等到下半年基本面信息进一步明朗。

  随着内需企稳的信号越来越多,如工程机械的内销数据、各类化工品种尝试性的提价,部分高能级城市的房地产限购政策的放松或取消等。在这一批利好信号的影响下,中国资产的性价比仍然凸显。

  3100点上下的A股市场仍旧具备估值优势,不论是纵向对比自身还是横向与全球的风险资产相比较,A股都显示出中期上涨的潜力。2024年的投资主线预计主要来自于悲观预期的常规修复,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探明盈利底部,2025年的行情或将围绕盈利增长展开,目前看尚未发现明显的基本面风险。

  新华财经:就行业板块而言,当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高楠:近年来,市场普遍担忧旧经济的动能会难以为继,尤其是在熊市期间,关于经济驱动力新老交替的问题往往会被讨论的更多。

  我认为市场很难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直接从熊市跳转到牛市,更普遍的情况是在熊市和牛市之间存在一个相对漫长的结构性市场阶段。我认为这样的结构性市场阶段目前已经到来。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市场上的投资机会正在逐渐增多。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几年,因新旧动能转换而引发的阶段性市场压力下,科技行业在结构性行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更多次带来超额收益。

  这是因为科技行业代表着新的经济动能。当某些新兴方向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未来先进生产力代表时,人们对旧经济下滑的担忧就会相对减少。因此站在现在的角度,我认为科技产业值得高度关注。整个科技领域复杂且包含众多子行业,我们应该寻找那些产业渗透率较低、处于产业初期但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进行投资。我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样的投资机会将会更加明显。

  同时,我们认为优质资产在这一轮市场上行周期相较于往常可能会变得更贵,这些优质资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良好的商业模式、可预期的稳定盈利、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可以源源不断为股东创造回报,这类标的中大市值公司会占比更多。市场会逐渐摆脱过去的以增长速度作为企业估值最重要指标的投资范式,稳定且可预期的优异资产会变得更贵,企业的增长质量和股东回报会变得更重要。

  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叠加一系列地产放松政策,内需的强度有望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是我们后续重要的配置思路,尤其是关注在需求平淡阶段表现出超越同行特质的优秀企业。我们会持续跟踪总量和细分行业的价格类数据的变化,他们会比其他经营数据变化得更为敏感。

  新华财经:你的具体的投资框架和选股逻辑是怎样的?从刚才的回答中能感受到你之前涉猎的行业比较广泛。

  高楠:在我担任研究员的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何种投资策略对于A股而言是既有效又可复制的?我们广泛接纳的投资理念,大多源自西方,特别是美国,但是这些海外的投资体系是否真正适用于中国的市场环境?

  经过深入探索,我发现A股的一大特点是拥有极为丰富的股票构成,并且交易量呈上升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指数较难维持长期的单边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是更多地围绕某一中心点上下波动,呈现出无明显趋势的震荡形态。这要求我们在A股投资中,不仅要善于盈利,还要懂得保全已获得的利润,两者同样重要。

  盈利的逻辑较为直观,这里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即如何保存已经获得的利润。实际上,A股的特质在于,许多成长股往往短时间内迅速兑现未来的股价预期,透支未来的涨幅,而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往往在于适时的精准操作,并及时锁定成长股的收益。这种“交易”并非盲目试错,而是利用调仓不断地把过去的超额收益留存和积累起来,对于绝对收益产品,必要时可选择降低仓位等待。

  我的管理策略是持续寻找尚在启动前期、产业逻辑尚未完备的成长股,把过去积累的超额收益“置换”过去,留存收益等待下一轮市场上涨或产业机会的到来,以此追求长期收益率的累积。不管最后体现出来是做行业配置还是个股配置,其实还是要依靠自下而上的研究和挖掘。

  在我过往的投资实践中,无论是在熊市还是牛市中实现超额收益的股票,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尽管这些股票偶尔也会受益于估值的提升,但其核心动力源于业绩的显著爆发,表现为在数年内收入或利润实现非线性、指数级增长,继而带动估值的自然提升。我不做标签化的投资,比如说一定是成长行业或者是成熟行业,我买入的行业共性是以3至5年的维度能实现收入与业绩的爆发。

  我们很少博弈估值波动的机会,而是致力于发现业绩爆发带来的个股上涨的投资机会。这是我多年来投资心得的总结。我在险资做研究员时是全行业覆盖,这一经历使我有机会广泛涉猎各类行业,对我后续的投资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多元化视角,增强了我识别不同行业特有增长指标的能力,这对于预测并把握潜在的业绩爆发点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升级和转型阶段,我们对于新行业、新产业的关注度高于对传统行业的关注度。对于新兴行业,我们需要及时发现这些行业或公司的变化,这是做出分析判断的前提;其次,我们需要利用过去积累的产业分析和股价研究经验,来判断这些新兴标的是否具有投资机会。

  公募基金拥有的庞大研究团队,能够按行业分类定期筛选行业价值变化及重点标的,除此之外,我个人也在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关注更多的行业类别。一旦这些新兴行业或公司进入我们的视野,就可以利用传统的分析框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新华财经:微盘、红利、股息等策略近年在市场上备受关注,这些策略还会持续跑赢市场吗?

  高楠:对于长期投资A股的人来说,关键词并非牛市或熊市,而是市场结构。就像去年涨幅可观的股票,其结构可能与我们前几年的审美有所不同,包括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同样地,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又是另一种结构性的行情。

  无论是微盘股还是高股息策略,本质上都反映了在市场的贝塔未发生明显趋势性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结构上出现的超额收益。而A股市场的最大特征就是均值回归,每种细分的贝塔都可能会在某一阶段有所表现,但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出现调整。A股是由无数的贝塔构成,呈现出来主要指数长期围绕中枢波动。在其内部是有细分的贝塔在不断切换和流动,微盘股策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新华财经:你去年底发行的新产品现在看取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当时是有一个择时的判断吗?

  高楠:从去年底市场开始对于2024年的行情判断的一致预期都是偏多,我们内部也是做了一个主观择时,当时判断后边整个的市场波动率会降低下来,在去年的四季度偏尾部的阶段,所以发行节奏选在了这样一个时间点。

  资产管理行业的特征是要为持有人赚钱,市场高点有热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好发规模,但往往这个时候其实整体蕴含的一个波动风险也会更大。所以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底部的时候发行管理难度相对较低但是不好发,高位的时候相对好发但不太好管,永远都是这样的一个抉择。在这种抉择下,包括我个人的价值观和我们公司的价值观,都还是认可要选择在底部的位置去发新产品,尽量多地争取让持有人能赚到钱,并且希望给到投资者更好的持有体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高端访谈·资管力量】把握新旧动能转换中的A股投资机会——访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

(责任编辑:91)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金鹰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江信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