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贷余额突破万亿 消费金融公司跑马圈地

2024年06月29日 03:12
作者:郑瑜
来源: 中国经营网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本报记者郑瑜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银协”)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消费金融公司2023年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双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7%和38.2%,高于经济恢复和金融发展的速度,助力消费发挥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在行业亮眼成绩单之下,背后是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对创新业务的积极尝试。

  日前,有消息称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程消费金融”)面向有房产用户或推出相关房抵贷业务。《中国经营报》记者向锦程消费金融发去采访函核实,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不过,记者以借款人身份向锦程消费金融客服处了解房抵贷业务(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产作抵押申请一次性或循环使用的消费贷),客服表示公司确有相关业务。

  客户“抢夺战”

  中银协数据显示,2023年,18家消费金融公司综合定价同比下降(其中6家公司下降幅度超过10%,2家公司下降幅度超过15%),其他公司定价保持平稳,进一步降低了客户消费融资成本。

  “当下,行业内各家机构对扩大规模的需求都非常强烈。随着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利率越来越低。虽然每家消费金融公司过去都非常强调盈利,但在当下抢地盘的模式下,平平淡淡赚点小钱,甚至是做些亏钱的‘鸡肋’业务,是保住在贷余额规模的首要考虑。”有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事实上,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20万元的贷款限额不如银行有资金优势。相比之下,消费贷较为大额的款项流向难以监控,再加上处置周期长等痛点,消费金融公司推出诸如房抵贷业务更多是为了获取用户考虑。

  有消费金融公司前从业人员表示,尽管一些业务的盈利能力不强,但对于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获客和扩大规模的目标而言,仍然十分重要。

  “线上获客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们跟市面上头部短视频平台合作的价格也在上涨。”一位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从外部合作获取流量,产品种类的“内卷”( 原指一类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也是当前消费金融公司另一种扩大客群手段。

  根据《报告》,行业内各家公司根据消费金融市场变化快的特点,充分发挥专营化小型消费金融机构优势,快速开发和优化场景金融产品,16家公司在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等三类电子产品)和家电等热点消费场景,14家公司在家装和旅游等消费升级场景,推动消费场景与金融产品的深度融合,助力居民打破当期消费预算约束、提高消费支付能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提振消费增长信心,切实发挥促进消费需求恢复的重要作用。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表示,房抵贷业务面向的客户借款需求相对普通用户更多,成为消费金融公司长期客户的可能性更大。

  从锦程消费金融公众号可以看到,目前展示的借钱业务有两种,一种是锦享贷,根据介绍其为有房产、信用良好的客户服务,年化利率(单利)为15%~19.23%;另一种是锦易贷,面向成都公积金用户,年化利率(单利)为9%~18.2%,两种最高额度均为20万元。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单纯从业务来看,市场是有施展空间的,近年来需求也在增加。

  不过,王蓬博同时也坦言,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卷”的比较厉害,只能从存量下手先将业务规模“保住”。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房抵贷业务或可能带来更高的风险,因为多次抵押可能导致债权复杂化和资产价值下降。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准确评估风险和合理定价是关键。”

  在业务和定价方面的激烈竞争,从行业数据的增长变缓中亦有体现。以行业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为例,2020年到2023年,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贷款余额分别为1091.82亿元、1527.73亿元、1676.07亿元、1821.2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9.34%、39.93%、9.70%、8.66%。

  2021年到2023年,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贷款余额分别为580.56亿元、749.22亿元和864.1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1.86%、29.03%、15.33%。

  根据公开信息,2021年至2023年,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余额分别为561.33亿元、625.01亿元、665.71亿元(拨备前),同比增幅分别为29.03%、15.33%、6.5%。

  一位华南地区的消费金融公司原总经理表示:“有时一位新用户的获客成本可能达到1000元以上,但是能赚回100元都已经算是好的。”

  王诗强表示,短期来看,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具体用户时亏本是有可能的,但从历史数据看,短期线上借贷的客户复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从客户生命周期角度考虑,一旦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客户,可以通过重复借款等方式增加平台收入,降低获客成本(复借时不需要支付获客费用),实现盈利。

  前述高管对此表示理解,他认为,虽然花费1000元或者更多的成本获得了用户,但也保证了存量。“获客是很困难,但在当下加快抢占市场份额才是重中之重。”

  降本增效成为考验

  王蓬博认为,贷款余额的增长压力是行业普遍现象,主要原因还在于增量优质资产有限,行业竞争激烈,获客成本又逐年提高,保存量挖掘潜在用户成了必然的选择。

  《报告》指出,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金融体系必要有益补充,坚持下沉市场和长尾客户的客群定位,为中低年龄(平均25~35岁)、中低学历(普遍为大专及以下)、中低收入(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下)等长尾客户,提供覆盖面更广、可得性更高的金融服务。

  “贷款余额保卫战背后的困境是,既要优化客群来保证利润率,又要做大资产保证规模,平衡点如何拿捏需要衡量。”王蓬博补充道。

  王诗强之言,消费增速放缓导致消费分期业务发展变慢,贷款余额的增长压力是行业普遍现象。但是,金融属于高风险行业,不能只看增长率。贷款余额的增长变慢不一定是坏事情,相反,也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并控制风险,以便将来会走得更长远。

  王鹏表示,当前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压力首先来自于获客成本,随着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成本逐年上升,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吸引新客户,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其次是市场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些公司可能不得不采取降低利润甚至亏本的方式来吸引客户。

  在获得了足够多的客户之后,消费金融公司应该如何降低融资、运营、风控一系列成本,在后续一段时间内,将成为考验每一个消费金融公司的课题。

  “再者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在追求贷款余额增长的过程中,消费金融公司可能不得不涉足一些风险较高的业务。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这些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这种现象确实反映了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生存困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营收,一些公司可能不得不采取‘鸡肋’业务来维持运营。然而,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寻找更加可持续和盈利的业务模式。”王鹏补充道。

  在王鹏看来,在贷款余额保卫战的背后,消费金融公司面临更深层的困境是,资金成本上升,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和资金市场的紧张,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可能上升,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贷款余额的增长。加之,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消费金融公司需要不断投入技术进行创新。然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这对公司的运营成本和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鹏认为,在为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提升贷款余额,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推出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还应该开始重视风险管理,通过提升风控技术和完善内部流程来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可以看到的是,为了拓展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开始寻求与其他金融机构或科技公司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原标题:在贷余额突破万亿 消费金融公司跑马圈地)

(责任编辑:system)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基金安信证券资产
B
北信瑞丰博远基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渤海汇金宝盈基金博道基金百嘉基金博时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
C
长信基金诚通证券长城基金长安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通资管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财信证券长城证券长盛基金财通基金
D
大成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达诚基金东吴基金第一创业东兴基金东兴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海证券东财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德邦基金东海基金东吴证券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方基金
F
蜂巢基金富达基金(中国)富国基金方正证券富荣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富安达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元证券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投瑞银基金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江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