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把隐私作为卖点的AI手机 说得出做得到吗?
用户隐私已经成为AI手机与App之间的摩擦点。
有业内人士向21记者透露,双方矛盾正在加剧。对于手机终端厂商,为完善AI功能,既需要第三方App的数据来补足手机本地数据,同时也需要App来落地用户任务,与App合作是最优解。但App厂商则抛出对用户隐私以及数据安全的担忧,以作对抗。
手机被瞄准作为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C端入口。2024年,各大厂商纷纷推出AI手机,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预测数据,全球AI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1.7亿部,占市场总量的15%左右。
仅在上个月,OPPO就推出A5 Pro和一加Ace5系列几款AI手机,荣耀也对Magic5和Magic7系列AI手机进行了升级。
在许多手机发布会上,AI一键下单、AI帮点咖啡的场景触手可及。不过手机厂商在强调AI手机更快更强更懂用户的同时,也不忘强调自身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高度关注。
要实现合格的AI功能,直达用户心智,必须由数据到服务:丰富的用户数据、跨应用的调用、全场景的功能打通。因此,在这盘大棋局中,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既是给予C端用户的承诺,也是B端多方的短兵相接之地。
在AI手机这幅全新的生态图里,用户数据在手机、大模型、App、云端流动,脚下是否埋着复杂雷区?这些问题不提前勘测和规避,可能会在AI手机时代大范围爆发。
数据隐私问题成各方“心病”
“我有些困了,帮我点杯喝的”,2024年10月,在荣耀MagicOS 9.0发布会上,荣耀CEO赵明用荣耀Magic7演示点咖啡。在收到这个指令后,YOYO智能体会根据以往记录判断赵明喜欢喝什么,然后自动打开外卖软件或小程序下单,并且这个功能是完全基于AI视觉,不需要第三方适配。
在会后的采访中,赵明反复强调没有数据保护和隐私安全的AI毫无价值。
用户隐私保护,已经成为所有手机厂商强调的重点。
探寻其原因,AI手机的很多服务需要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才能够提供服务。
手机厂商的蓝图很美好:端侧的AI智能体可以成为用户“肚子里的蛔虫”——一句话、一个指令,便能顺畅给出想要的结果。用技术黑话来讲,就是立足于丰富的用户数据,全场景感知用户行为,叠加算法分析后,底层理解用户意思,最终以智能体作为端口实现服务触达。
要完成这一蓝图,打通第三方App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所以各个手机厂商纷纷释放自己的意图框架,希望第三方App开发者能共享自己的数据,更精准地判断用户意图,并让AI执行任务时实现跨App调用。
目前苹果、华为、荣耀、vivo等都发布了自己的意图框架方案。例如,华为的意图框架已开始商业化尝试,鼓励开发者接入。通过多种智慧分发入口华为系统能够接触到大规模的用户群体,涵盖了从亿级到千万级的不同层次;vivo也发布了意图框架白皮书,为行业提供了服务接入、流转与分发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但一帆风顺的故事并不属于商业社会,说服第三方App加入手机厂商的意图框架并非易事。
App厂商的顾虑是,一方面,要开放自身的API接口,自身的数据安全是考量因素;另一方面,手机终端智能体直接调用App,可能抹去自身触达用户的机会,因此在商业层面亦有顾虑。
读屏成过渡方案,但问题还很多
这趟AI的列车,不占位就意味着掉队。端侧AI是目前落地应用的标准答案。于是,在难以打动App开放API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也在尝试第二种路径:纯视觉形式。
简单理解,纯视觉形式就是“读屏”,智能体通过理解手机屏幕内容,模拟用户操作进行点击操作。
以一键点咖啡为例,根据兴业证券分析,手机智能体首先将用户的语音指令拆分理解,其次根据本地知识库收集用户日常习惯、给出相关的点单选项,根据手机时间、定位等信息填充配送地址;最后识别屏幕中的相关App,搜索咖啡品牌,识别并理解屏幕上的关键信息,进入外卖点单页面。
读屏的好处是,无需App厂商授权。“因为手机的操作系统天然会给予相关底层操作的权限,手机厂商很容易获取到读屏的‘特权’。”尚隐科技CEO张仁卓解释称。
但弊端也存在。“如果App突然设计结构改变、按钮位置变化,原来积累的算法又需要重新学习。”业内人士表示,“说白了如果能用API方式去解决,手机厂商肯定愿意用API方式去解决。”
可以说,读屏模式只能算是手机厂商眼下的过渡方案,仍有很多盲点有待厘清。
第一,读屏的方式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去年上新的微软AI“Recall”功能,因每隔几秒钟就对用户的活动屏幕进行截图而遭到强烈反对。此后微软回应称,所有Recall数据都存储在本地,并通过设备加密或BitLocker加密,并不会侵犯隐私。
第二,手机终端的智能体、大模型之间的数据链路需要厘清。目前,荣耀、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等头部厂商都已经发布自家大模型。并且,荣耀等厂商也为其他大模型提供入口,融入到其操作系统当中。不同任务可能由智能体分配给不同的大模型,是否涉及跨主体的数据调用,调用数据的权限如何厘清,如何授权?
第三,端云安全问题绕不过去。读屏的纯视觉路线需要识别手机屏幕内容,拆解需求,把图读一遍变成文字再来进行操作,对算力要求高,尤其是频繁大量操作的情况下。毕竟,如果AI智能体反应速度不如手工操作,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在端侧,功耗、内存等均是市场的考量因素,AI功能的实现,往往需要云端来实现。在2024年vivo开发者大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vivo的每一步需要两秒左右,目前仍旧通过云端算力运行。
虽然机制上保证安全,但数据上云确实放大了风险。
于是,各个厂商纷纷强调自身的隐私保护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梳理发现,无论是苹果,抑或是国内的荣耀、vivo、OPPO,均采取优先本地化(端侧)处理+加密上传云端处理的措施。本地设备优先处理用户需求,当用户请求无法在端侧模型完成时,端云模型协同响应,加密上传云端模型处理,并有厂商强调“数据用完即删”。
与此前以App为抓手的隐私保护不同,AI手机的生态参与方更为复杂,其涵盖:手机终端、第三方大模型、App以及云服务等参与方,各方在数据流转的链路,以及责任关均需要厘清。不然就是死结,难以继续推进手机功能的完善。
根据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市场AI手机渗透率达到17%,2025年更多中高端机型将配备更强大的端侧AI能力,推动全球市场渗透率达到32%,出货量接近四亿台。
在更强大的AI手机功能探索中,手机厂商希望为用户带来更智能、便捷和个性化的体验。比如,进一步深化多模态交互,将语音、文字、手势、表情、眼神等多种方式融合,让用户与手机的互动更加自然流畅;并将基于对用户的深度理解提供主动智能服务,如自动规划出行路线、推荐餐厅菜品等。
而在这幅手机厂商想布局长远的生态图里,隐私保护是这个故事的起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把隐私作为卖点的AI手机 说得出做得到吗?)
(责任编辑:4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