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中国人寿蔡希良:多措并举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新华财经上海6月19日电(记者杨溢仁)6月19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探讨中,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蔡希良表示,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深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支撑。
具体就服务生态和模式创新两个方面着手,蔡希良介绍称:“我们正积极构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寿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现阶段,各类企业对科技金融的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人寿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依托保险、投资、银行综合金融的优势,正发挥不同金融业态的协同效应,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工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探索构建科技金融国寿服务生态。首先是重点加大了对科技创新风险的保障力度,持续创新科技保险产品,通过共保体等方式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保险保障全覆盖,有效缓解科创企业的后顾之忧。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已经累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风险保障近40万亿元,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9600家。
不仅如此,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投资和科技信贷、投贷联动的综合金融支持。“通过构建科技金融的服务生态,实现同一集团不同金融服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够增强科技金融的适配性,助力科技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蔡希良说。
再就着力探索保险资金与政府基金的接力投资模式而言,“尽管保险资金具有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特点,而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高的需求特征突出,保险资金与其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但是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科技企业早期风险高,不确定性大,这意味着保险资金投早、投小存在天然障碍。”蔡希良指出,“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国人寿积极探索创新了‘S基金’接力投资的模式,实现了投早投小的突破。”
据记者了解,中国人寿于2023年出资118亿元,以S份额的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投资基金的股权,完成了行业首单“S基金”的投资,成功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接力投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完成重点领域科技企业孵化,保险资金在相对成熟阶段积极进入,这样既能帮助政府基金腾笼换鸟,提升政府资金的运用效力,又满足了保险资金稳慎投资的原则,实现了政府引导扶持产业从‘0到1’,市场化基金从‘1到100’的投资接力。”蔡希良表示,“2024年我们再次出资50亿元以S份额的方式投资了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后续,我们将做好经验的总结和模式的推广,未来中国人寿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全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中国人寿蔡希良:多措并举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责任编辑:65)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