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竞逐RISC-V新赛道 中国半导体寻求“换道超车”

2025年07月21日 07:11
来源: 界面新闻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摘要
【竞逐RISC-V新赛道 中国半导体寻求“换道超车”】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的背景下,RISC-V架构凭借开源、灵活、可定制的特性,正成为资本市场竞逐的“新赛道”。2024年,中国贡献全球超50%的RISC-V芯片出货量。近日在上海张江召开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从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到初创企业,RISC-V正在汇成一股洪流,不断寻找着原有产业格局的缝隙,实现破圈突围。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的背景下,RISC-V架构凭借开源、灵活、可定制的特性,正成为资本市场竞逐的“新赛道”。

  2024年,中国贡献全球超50%的RISC-V芯片出货量。近日在上海张江召开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从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到初创企业,RISC-V正在汇成一股洪流,不断寻找着原有产业格局的缝隙,实现破圈突围。

  上市公司淘金RISC-V

  RISC-V是一种开放的指令集架构(ISA),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于2010年首次发布。到2018年,在上市公司兆易创新(603986.SH)和北京君正(300223.SZ)的公告中,才第一次出现RISC-V的身影。

  2019年,兆易创新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RISC-V内核的32位通用MCU(微控制单元)产品——GD32V系列,主频为108MHz,由此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首家推出带有RISC-V内核的芯片公司。

  由于兆易创新的MCU产品线当时仍以ARM架构为主,且RISC-V IP是从芯来科技采购的,因此这款产品只能被视作兆易创新小试牛刀,

  “我们未来会进一步丰富RISC-V架构产品线,形成ARM和RISC-V双线并行,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兆易创新MCU生态建设负责人闫雪璐表示。

  一位芯片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MCU公司都无法忽视RISC-V的存在,特别是在无线(WiFi、蓝牙)MCU这类面对价格敏感性客户的领域。

  芯片研发工程师李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以芯片设计公司使用ARM架构为例,其需支付两类费用,首先是固定的授权费(License),以获得ARM的IP一次或多次的使用权,在芯片量产销售后,芯片设计公司还要向ARM支付按单位计价的版税(Royalty)。”

  芯来科技销售总监汪华认为,“RISC-V IP虽然也有授权费等相关费用,但相比ARM IP要低的多,一般不到对标ARM IP的一半。”

  采购RISC-V IP可以更快进入RISC-V架构芯片市场,这也是大部分A股芯片设计公司的选择。

  但也有公司做的更加极致,即走自研RISC-V IP的路线。

  2021年,乐鑫科技(688018.SH)推出首款基于自研RISC-V架构的芯片ESP32-C3,采用单核主频160MHz处理器,标志着公司从原先的外购的Xtensa架构向RISC-V全面转型。此后,乐鑫科技发布的所有芯片产品均是基于自研RISC-V架构,目前已经累计推出8款,既有双核的支持AI指令扩展功能的ESP32-P4这类高性能产品,也有单核的ESP32-C2这类极致性价比产品。

  乐鑫科技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由于公司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的产品线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相关产品节省了处理器特许权使用费的支出。

  从年报信息披露,特许权使用费与芯片销量挂钩。2023年公司特许权使用费为2055万元,占收入比例为1.43%;2024年公司特许权使用费为2575万元,虽然有所增长,但占收入比例下降至1.28%。这都意味着,自研RISC-V IP的经济效益开始逐步显现。

  RISC-V架构芯片公司冲击IPO

  RISC-V概念在IPO方面同样活跃。

  目前,有多家以自研RISC-V架构芯片为主打产品的公司正在冲击IPO,其中包括冲击港股的奕斯伟计算和冲击A股的沁恒微两家公司。

  “奕斯伟计算在2019年成立之初就瞄准了RISC-V计算架构,”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告诉界面新闻,技术方面,奕斯伟计算已推出多款32位嵌入式级、64位应用级内核产品,覆盖超低功耗、车规、信息安全、高性能、AI加速等场景需求,目前已规模化应用于超50款产品中。其中,其RISC-V车规级内核R500A通过ASIL-B功能安全认证,成为全球首个通过德国莱茵获此认证的RISC-V内核。

  目前,奕斯伟计算构建了“芯片+解决方案”垂直整合模式,其RISC-V主控量产方案数量居中国首位,公司2024年收入达20.25亿元。

  如果说奕斯伟计算对RISC-V是“一见钟情”,成立时间更久的沁恒微对RISC-V则是“日久生情”。

  “沁恒微成立于2004年,早期公司也是基于ARM等指令集架构开发芯片,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深入,公司发现基于第三方IP设计强耦合的系统级芯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沁恒微的工作人员表示。

  如外购处理器IP属于通用件,强调普适性必然损失单点指标,还带来产品同质化问题,且由于知识产权的保密性,外购IP一般难以根据需求改进,阻碍了公司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沁恒微充分评估了自身经验积累,叠加开放RISC-V架构出现的历史机遇,决定突破外购IP的常规设计模式,通过自研RISC-V架构IP,突破原先性能约束。

  同时,沁恒微是国内最早推出自研RISC-V架构芯片的公司之一。

  沁恒微按照RISC-V指令集设计的“青稞”系列内核,全面对标主流的境外Arm Cortex-M系列中的M0/M3/M4/M7等,推出V2/V3/V4/V5等不同性能版本,累计出货超亿颗。

  2022年,沁恒微外购内核芯片收入占比为17.53%,到2024年降低至10.41%,此消彼长之间,公司自研内核芯片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72.49%增长至2024年的77.68%。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通过自研IP,沁恒微还一次研发多次复用,用来降低边际成本。

  2022年到2024年,沁恒微营收由2.38亿元增长至3.97亿元,同期研发费用由6086万元增长至7617万元,但研发费用率三年间下降6.34个百分点。最终形成公司收入增长,研发费用增长,研发费用率下降的良性增长态势。

  RISC-V+AI带来新想象

  在3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MCU领域中,尽管目前RISC-V渗透率不足5%,但已经是RISC-V最成熟的应用场景。因此,RISC-V也成为了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竞逐的主要战场。

  而在服务器芯片、车载芯片等更为广阔领域,则是初创RISC-V公司的舞台。

  市场普遍认为,RISC-V在一些场景推广上面临难题,如桌面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对软件生态的兼容性要求极高,RISC-V对比ARM/X86没有优势,更多只能从信创的角度切入市场。

  然而,RISC-V作为一种后发力量,在一些新兴的领域反而颇具差异化优势,最典型的是AI。

  RISC-V支持向量扩展(RVV)和矩阵运算扩展(Matrix),可高效处理AI中的并行计算任务,同时,RISC-V的模块化架构允许开发者按需裁剪冗余模块,并添加AI专用指令。

  比如,针对DeepSeek为代表的混合专家模型,在不需要高并发的场景上,基于RISC-V架构处理器甚至是比GPU更好的选择。目前,算能等国产厂商已经推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DeepSeek一体机。

  另外,利用RISC-V的可扩展性、可定制性,甚至有改变AI计算架构中“CPU+GPU”的方案的可能,如知合计算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发布了通推一体芯片A210,同时兼顾通用计算和AI推理。

  通过资本的串联,RISC-V的上下游生态也在逐步展开,“我们已经布局了大模型、接口芯片、组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可以与RISC-V处理器垂直整合。”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站在2025年的RISC-V中国峰会这一节点回望,RISC-V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已从“概念萌芽”进阶为“生态攻坚”的关键阶段。

  这种突围的意义,远不止于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国半导体产业正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定义”——不再局限于追赶国际标准,而是依托开源生态的开放性,参与甚至引领下一代计算架构的规则制定。尤其是在信创需求与新兴场景交织的当下,RISC-V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战略窗口。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软件生态的完善度、高性能场景的适配性、国际标准的参与深度,都是RISC-V从“可用”到“好用”必须跨越的门槛。但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RISC-V的魅力,在于它永远保留着‘重新定义’的可能。”当资本的热度沉淀为技术的厚度,当企业的探索汇聚成生态的合力,这场由RISC-V引发的半导体产业变革,终将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写下属于中国的浓墨重彩。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竞逐RISC-V新赛道,中国半导体寻求“换道超车”)

(责任编辑:73)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联基金安信基金
B
博道基金渤海汇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博时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安基金长城基金长城证券财达证券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江证券(上海)资管长盛基金财通基金财通资管诚通证券长信基金财信证券
D
德邦基金德邦证券资管大成基金东财基金达诚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东方基金东莞证券东海基金东海证券东吴基金东吴证券东兴基金东兴证券第一创业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
F
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富达基金(中国)富国基金富荣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方正证券
G
光大保德信基金国都证券广发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海证券国金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基金格林基金国联民生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国融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国泰海通资管国泰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国投证券国投证券资产管理国新国证基金国信证券国新证券股份国信证券资产管理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安基金汇安基金华安证券华安证券资产管理汇百川基金华宝基金华宸未来基金华创证券泓德基金华富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宏利基金汇泉基金华润元大基金华商基金惠升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泰保兴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汇添富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夏基金华西基金华鑫证券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弘毅远方基金
J
嘉合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九泰基金建信基金江信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