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六大重点行动|营商环境周报
时政要闻
国务院:围绕六大重点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意见》提出要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围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6大重点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对各行业各领域范式变革影响,前瞻谋划“人工智能+”工作着力点。
《意见》提出要以硬基础和软建设为保障,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8个方面,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演进规律,夯实“人工智能+”行动支撑。
国家发改委介绍,《意见》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结合“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通过在制造、医疗、交通、金融、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布局应用中试基地,汇聚行业资源和相关产业能力,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推广应用成果、孵化创新主体、打造开放生态。
工信部:扩大市场开放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意见》提出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持续拓展应用场景,促进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络覆盖水平,助力电信普遍服务。
《意见》提出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持续开展卫星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制定和完善卫星通信技术、产品和建设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化电信资源供给,科学规划卫星通信码号资源,推进频轨资源创新管理。加强卫星通信监管,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设备进网等许可审批工作,持续优化网络布局,指导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国家安全主体责任等。
《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资金保障,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服务能力,鼓励我国卫星通信服务“走出去”。
商务部:加大对服务出口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便利人员往来和促进入境消费
8月27日,商务部及北京市有关负责人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要求,商务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文件将于近期公开印发。
财税政策方面,将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服务出口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提高出口退税申报效率。
金融政策方面,将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精准度,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提升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
监管便利化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保税监管制度;便利人员往来和促进入境消费;提升服务贸易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鼓励知识产权转化交易;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加快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将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帮助,支持企业赴境外办展参展。
地方行动
广东: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建立新赛道培育发展工作机制
8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提出10条措施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包括建强促投资工作机制、持续扩大优势产业投资、抢抓新赛道投资热点、加快重点项目攻坚、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治理水平、打造高水平承载平台、多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加强资源要素保障、营造开放包容环境氛围等。
《方案》提出,加力推动电子信息、石化化工、家电、汽车、机械、材料、轻工纺织、食品饮料等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稳链,加快推进“广东强芯”、汽车芯片应用牵引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引进建设一批产业粘性大、市场前景好、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
《方案》提出,建立“前瞻识别—科学决策—快速响应—持续提升”的新赛道培育发展工作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发布新赛道产业和产品目录。
《方案》提出,综合运用“公开择优”“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加快组织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攻坚,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行动,系统推进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建设。
《方案》提出,聚焦产业集群梳理明确若干重要产业链,促链成群、以群带链,构建全省“群链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打造吸引工业投资的“引力场”。
《方案》提出,省市有关人才政策重点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赛道领域倾斜,支持企业精准靶向引进培育一批高精尖缺人才,采取单列评审赛道、设立支持专项、适当放宽申报条件等方式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企业家、青年科技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安徽:加大企业扩岗支撑力度,对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就业职工给予社保补贴
近日,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全力稳就业促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助力企业纾困稳岗,加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为企业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稳岗返还资金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稳定就业岗位以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
《通知》提出加大企业扩岗支撑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领域(包括康养、家政、托育、照护等急需生活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就业职工给予个人缴费额的25%社会保险补贴。
《通知》提出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水平,延续实施技能提升补贴,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链主企业建设“产教评”培训生态链。
《通知》提出提升政策经办服务质效,畅通稳岗扩岗资金发放渠道,采用“免申即享”方式精准发放,推广“政策找人”“免跑即领”“主动告知”经办服务模式。
典型案例
北京经开区:外摆、小型商业活动、企业招工等11个特色场景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北京经开区实现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主导”向“企业自主选择”转变,多项改革举措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亦庄经验”。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实施。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需求,北京经开区率先推出区级重点事项清单,创新推出双维清单、个性申报、全景服务等机制,有效破除传统服务壁垒。目前正逐步推动148个场景“一件事、一个人、一次办”,下一步计划推出外摆、小型商业活动、企业招工就业服务等11个特色场景,逐步实现经营主体和个人重要阶段事项全覆盖。提供“自选办”“打包办”“接力办”三种方式,企业可从高频事项中自由组合,实现“一次提交、一次办结”。同时,经开区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在全国率先开启“一件事”版综窗服务新模式。
构建政务与增值服务多元矩阵。在增值服务方面,经开区首批推出“破土育苗·创业一类事”“国际人才·兴业一类事”“跨境拓展·出海一类事”三大场景,整合银行、律协、人才集团等社会资源,组建“陪办员+专家顾问团”服务团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企业可像“点菜”般自主选择服务,实现从“被动供给”到“主动赋能”。在政策兑现领域,经开区依托“一站式”政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查询、申报、兑现、到账全流程“全程网办”,网办率达100%。平台每月更新“政策日历”,企业可一键订阅申报提醒;创新“信用+兑现”模式,将多部门线下信用核查转为线上“秒查”,累计服务4.9万次;深化“免申即享”,年内实现46个事项“免申即享”,占比近25%,“免申即享”率居全国领先水平,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不断提升。
打造智慧服务新生态。为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北京经开区通过重构业务知识图谱、实施数字化运营、强化人工智能应用,率先落地全市首个政务大模型“亦智”服务平台,打造全市首个政务数智人。围绕1600余个政务事项,梳理形成113个高频单事项和101个“一件事”场景,创建4大类13小类政务知识目录,构建标准化、图谱化的政务知识图谱,并动态更新企业高频问题,确保知识“好用实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加快实施“人工智能+”六大重点行动|营商环境周报)
(责任编辑:126)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