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一月官宣3项新业务,追觅频频跨界背后: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质量投诉多
红星资本局9月15日消息,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追觅科技宣布的新业务已达3项,依时间顺序分别是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天文望远镜。
其中,造车项目推进较快——9月初,追觅创始人兼CEO俞浩已携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官宣造车刚过去两周,便完成首轮融资,不过具体融资金额尚未公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4年以来,追觅科技还切入潮玩、茶饮、大家电、具身机器人等多个新赛道,形成了庞大的追觅系生态。
虽然近年来不断拓展新业务,但追觅的核心产品依然是扫地机器人。今年上半年,追觅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为12.3%,但同时也面临产品质量投诉、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追觅跨界不难理解,出于清洁家电市场容量有限的考虑,企业自然会选择一些成长性比较强的领域进行布局。不过,如此频频跨界的企业案例,较为少见。
去年来开启众多跨界业务
涉无人机、汽车、天文望远镜、潮玩、咖啡等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以清洁家电起家,早些年的产品主要包括无线吸尘器、洗地机、扫地机器人等。
2024年,追觅科技以200亿元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许多新业务也在2024年后陆续开启,除了上文提及的无人机、汽车、天文望远镜,追觅还有潮玩品牌“DREAME MART”、咖啡店品牌“DM CAFE”、茶饮品牌“山也觅茶”、火锅品牌“沸点计划”等。
红星资本局根据各品牌点单小程序统计,截至发稿,DM CAFE在全国范围内有12家门店;山也觅茶已开业11家门店,分别位于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南昌、长沙;沸点计划已在杭州、上海、苏州开出4家门店。
从2024年年中开始,追觅密集出手AI+机器人领域,投资的公司包括智能短途出行公司坦途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泳池机器人公司浪涌未来、具身大模型公司千诀科技、消费级3D打印机公司原子重塑、消费级影像公司光子跃迁等
此外,今年年初开始,立足于清洁家电业务,追觅科技正式进军厨电以及大家电领域,截至目前涉足产品包括洗碗机、烤箱、净烟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等。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追觅也有跨界新业务进展不佳。天猫平台显示,DREAME MART旗舰店拟于2025年10月1日自主终止经营,目前网站界面已不可进行购物。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该店铺从正式开业到终止经营,时间不到一年半。DREAME MART小红书账号主页笔记内容目前也已全部清空。

天猫平台截图
9月12日,针对大家电、潮玩、茶饮、餐饮等新业务的运营情况,红星资本局向追觅科技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据科创板日报,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9月10日在朋友圈表示,从明年年底开始,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会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知情人士还透露,目前追觅科技各个业务公司有单独的IPO计划。
核心产品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面临质量投诉、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
虽然近年来不断拓展新业务,但追觅的核心产品依然是扫地机器人。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作为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头部厂商之一,近几年追觅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IDC数据显示,追觅科技占全球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5.8%扩大到2025年上半年的12.3%,市占率排名也由第五升至第三名。

数据来源:IDC
IDC数据显示,在2025年一季度的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中,追觅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出货量均位居榜首。此外,其在高端市场的表现较好,一季度平均出货单价达到了627美元。
但在份额快速增长的同时,追觅科技也被投诉产品质量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红星资本局输入“追觅”品牌名进行检索,相关投诉达6106条。其中对扫地机器人的投诉涉及故障频发、电池不行、清洁力度低、数次维修无果等多个方面,此外还有大量关于产品售后的投诉。
目前,扫地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一方面包括追觅在内的前五大厂商石头科技、科沃斯、小米、iRobot形成了各自比较牢固的品牌、渠道等优势;另一方面,后来者如家电巨头美的和海尔、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充电宝头部企业安克创新等不断涌现。就在8月份,大疆发售了其首代扫地机器人DJI ROMO系列,正式进军扫地机器人赛道。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追觅跨界不难理解,一方面其有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清洁家电的市场容量有限,出于企业成长性考虑,自然会选择一些成长性比较强的领域进行布局。
据市场调研机构Business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将增长到81亿美元。而追觅计划布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全球规模就达到了893.7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3533亿美元。
营收能否支撑新业务尚未可知
创始人回应破产传闻:现金流充足
频频跨界的追觅,其财务状况一直为外界所关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也表示,如此高频的跨界会给资源分配带来挑战。“资源分配背后是战略的聚焦问题,还会涉及到资金分配、人才安排等。”
此前,追觅曾多次透露出财务状况良好的讯号。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3年,追觅5年复合年增长率超100%。9月4日的2025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追觅科技透露,今年上半年营收已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
不过,其营收能否支撑新业务的投入,仍未可知。参考同类企业,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石头科技(688169.SH),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为79.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78亿元;市场份额第二的科沃斯(603486.SH),今年上半年营收86.76亿元,归母净利润9.79亿元。
而追觅计划布局的汽车领域,按照蔚来汽车(09866.HK)创始人李斌此前的说法,门槛是400亿元。9月12日,红星资本局就“支撑新业务的资金从何而来、新业务开展是否会造成公司当前现金流紧张”等问题采访追觅科技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正面回应。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通过金融工具撬动,也是追觅孵化新业务的重要途径。据经济观察报,支撑新业务源源不断冒出来的引擎,是追觅旗下产业投资平台追创创投百亿级资金,以及持续募资、融资的“10大孵化器”。“10大孵化器”每个对应一条赛道,分工明确,职责是给大基金募资,并投资到内部孵化项目,同时给孵化项目做对外融资。
不过,市场仍不时传出“追觅要破产”“MOVA要关门”等消息。对于相关市场传闻,红星资本局采访追觅科技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暂未给出正面回应。(注:MOVA系追觅科技孵化的年轻品牌,专注于智能清洁家电领域。)
9月11日,针对相关市场传闻,追觅创始人俞浩在朋友圈回应,“追觅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他还表示,最近两年,公司和个人拿出了50亿左右,高价回购老股,使得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了70%。“所有退出的投资人,都赚了钱,早期投资人赚了几十倍。”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原标题:一月官宣3项新业务,追觅频频跨界背后: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质量投诉多)
(责任编辑:126)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