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AI的尽头是能源,能源的未来是什么?这场对话,信息量大→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份我国单月用电量达到1.02万亿度,同比增加8.6%,这是我国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度,在全球单一国家单一月份也同样是首次,这一突破也引发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在过去两年,伴随人工智能在全球实现突飞猛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都说“AI的尽头是能源”,那么能源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呢?
本期《对话》邀请电力变革最前沿的实践者和思考者,共同展望电力的未来。

他们分别是:
钱智民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朱共山协鑫集团董事长
张传卫明阳智能董事长
对话嘉宾
唐人虎中创碳投董事长
程路新奥数能科技CEO
曹开虎能见能源研究院院长
当前中国的能源基本盘
是怎样的?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介绍当前中国电力总体情况:“以典型的六七月高峰为例,煤的发电能占到60%左右,风光占16%,水电占17%,核电大概在5%,但事实上风光电的装机量已经超过火电。”与此同时,钱智民还提到,当前公众对电力缺电的承受能力比以前低了,万一停电,老百姓承受不了,各行各业也承受不了,所以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保供可能迎来新的挑战。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不能以总的装机量核定发电的产出量,风和光是无限的,但是它先天性是一个补充能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主力能源,但需要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大模型,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和数字要全部结合起来。”

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提到:“不能把风光电当成是大距离送电或大规模发电来看待,它的属性就是实现生产和消费属地化,它的经济性和价值都在这里。第二,它可以解决新的产业发展绿色化,当前新型工业体系与新型能源供给体系,比如数字算力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主要靠的都是绿色电力。”
当下电力消费呈现哪些新趋势?

新奥数能科技CEO程路表示:“当下电能占终端用能的比重越来越高了,以前家用电器就是电视、电冰箱,但现在电动汽车、扫地机器人、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电能已经超过了30%,预计到2050年会超过60%,还要再翻一番。这会给电力结构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能见能源研究院院长曹开虎表示:“到2030年我们国家的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可能到1.5亿辆左右了,这是什么概念?理论上它的最高负荷可能达到25亿千瓦。这就跟整个社会的用电功率差不多了,如果电动汽车行业无序、政策不加以引导、技术创新不够快,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会造成巨大冲击。”

中创碳投董事长唐人虎表示:“当前AI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激增,2024年用到大概2000多亿度电,到2035年,大概一年需要1.2万亿度电。这种负荷带来的需求怎么去满足?所以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现在确实面临一个新阶段,有可能单靠以前的纯粹政策、纯粹机制、纯粹情怀都解决不了,就得靠未来数字化的工具,如何匹配到位,可能是未来消费侧和供给侧需要去持续碰撞的”。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也补充:“虽然AI起来了,电动汽车也起来了,但是这些对电力的需求里有一样也要放进去,就是绿色电力的需求,我们出口到欧洲的设备,2026年初就开始收碳税了,所以其实对电力消费的需求里还有一个绿色的需求,这也是能源和电力行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虚拟电厂的出现
到底会如何重塑电力的未来格局?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节目里表示:“如果虚拟电厂真正推开,现有的发电总装机量可以减少10%到15%,当下事实上大量发电站并没有发挥出真正作用,很多装机都是为了最高时段,最尖端负荷。有了虚拟电厂后,最尖端的负荷可以通过虚拟电厂解决。”
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表示:“十年前就有一个梦想,消费电力不仅不需要付费,还会得到补偿,当我们实现虚拟电厂后,家里的能源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你可以自由组合你的电力消费方式,你的电动汽车、家里的小储能系统,还有屋顶太阳能系统,都可以构建你的电力资产,通过虚拟电厂,还有个碳资产的价值。可能一年下来你没有支付1分钱电费,还挣到了能源应有的资产收益,这种可能今天已经实现了。”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补充:“现在的电网,因为新能源多了就不好调节、不好控制,但是假如有很多的虚拟电厂,电量就可以由虚拟电厂来进行调节,高峰、缺电的时候,虚拟电厂可以帮它把负荷降下来,最重要的是,虚拟电厂形成的调节能力成本,是实体电厂解决调控能力成本的十分之一,而且还对大家都非常有利,对电网安全,对用户用电安全都有利”。
能见能源研究院院长曹开虎介绍:“虚拟电厂最大的特点是对整个电力系统中已有的分布式资源进行了二次利用,既不需要新建,也不增加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真正的虚拟电厂是通过软件平台,对于社会零散地分布式资源的聚沙成塔过程。”
新奥数能科技CEO程路补充:“虚拟电厂看不见摸不着,它又真实存在。它底层是一张物联网,把每个家庭、每栋建筑、每辆车、每个工厂都连接起来,中间是一张AI的决策大脑,自下而上集聚,并参与电网的各种交易、响应、调节。第三,它一定是延伸到终端,是可调、可控、可观、可测。”
电力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我认为未来的AI是靠能源来成就的,未来的能源又是靠AI相互促进成就的,所以我说AI的尽头是能源,能源的尽头就是AI。”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电力加算力等于未来的生产力,未来就是构建一个新型的电力体系。”
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未来能源不再是一个价值的本身,而是用能源本身来创造价值。”
新奥数能科技CEO程路:“未来电力是什么样的?电力和算力触手可及,以后可能会生活在一个科幻的世界里面,能源有点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状态,背后来自我们的AI大脑,将来能源的系统也可能没有人参与,就是靠AI的大脑去指挥整个运行系统的最高效率、最佳安全、最低成本。”
来源:CCTV《对话》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原标题:AI的尽头是能源,能源的未来是什么?这场对话,信息量大→)
(责任编辑: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