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未来已来 要来早来 上市公司抢滩安徽拥抱发展机遇
9月21日上午,由上海证券报社组织的安徽省与上市公司产业对接会在合肥举行,这是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首次设立的与上市公司对接的专项活动。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与上市公司代表座谈,安徽省副省长范付中参加座谈并主持对接会。
王清宪对上市公司代表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说,安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互动、高效对接的创新生态生机勃勃,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投资者的目光。希望通过这次考察对接,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拥抱科技和产业变革中的安徽机遇,落地更多合作成果。安徽将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大家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
范付中表示,上市公司和优强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资源和资本整合能力,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各市、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对合作意向和项目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全力推动意向早签约、项目早落地、成果早见效。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表示,报社接连两次组织上市公司、优强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董事长来安徽考察交流,是受这片创新高地、创业热土的感召和吸引。安徽既有实力活力,更有潜质潜力。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安徽着力构建了“资本+科创+产业”的新生态和发展新逻辑。报社愿意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通过信息对称、项目对接、资源对流,既服务安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也服务资本市场各主体抢滩安徽、拥抱未来。
9月20日下午,上市公司代表一行走进淮南。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表示,近年来,淮南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城市能级与综合品质得到持续提升。希望大家将寻找商机的目光投向淮南,将新项目新业务布局到淮南,将新模式新场景新思路实践到淮南,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谱合作新篇章。
产业集聚:新兴产业深布局
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安徽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安徽在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之势引人瞩目。
本次来访的上市公司、优强企业中,已有不少企业围绕安徽优势产业展开深入布局。企业家们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进行了深入交流。
聚焦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布局的港股公司中环新能源深耕安徽,自2022年起分别在淮南凤台和安庆桐城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两地工厂已顺利开工投产,总投资达62亿元。
中环新能源董事长余竹云充分认可安徽的政府营商环境,并建议安徽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出重围。
“当前,汽车、光伏、新能源电池等行业竞争激烈,迎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安徽在上述行业中恰恰发展势头强劲。对于安徽来说这是优化整合、资源重组、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安徽省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安徽光伏发电装机5370万千瓦,同比增长49.2%。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综合竞争力十强省(市)》显示,安徽省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徽人,东方晶源董事长俞宗强对家乡感情深厚,他自豪于家乡政府被称为全国“最好的VC”所取得的成效,成功的招引政策助力安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过去十年间,东方晶源成功攻克一系列国家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难题,核心业务聚焦于通过技术优化提升芯片良率,为国内芯片产业突破技术封锁提供关键支撑。”俞宗强说。
目前,东方晶源已与合肥多家芯片企业建立联系,且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相关加速器中心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助力解决行业关键问题。“安徽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希望未来加大在安徽的投资合作力度,共同抵御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俞宗强说。
华大集团深耕行业26年,旗下拥有华大基因、华大智造两家上市公司。华大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李斌结合安徽发展实际,向安徽提出建设“双高(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双投(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先行示范区的建议。
李斌建议安徽推出“基因+”行动,构建生命算力新基建网络,推动基因技术在医疗、健康、农业等多领域规模化应用,将宏大战略转化为可落地的大科学工程与民生项目,打造全国领先的生命科学创新创业高地。
“华大集团将开放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并借鉴与上海临港、北京昌平等国家实验室的合作经验,为安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李斌说。
资本赋能:金融生态促发展
“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清晰的产业规划、专业化的组织运营体系、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体系和全链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安徽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
金融“活水”滴灌未来,在以资本撬动科技创新方面,安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5年上半年,安徽组建运营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已累计设立母子基金175只,投资金额超430亿元。据清科数据统计,上半年在皖注册的私募基金规模超1.85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华鑫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勇表示,近年来,华鑫信托为安徽提供的资金支持超过150亿元,还是安徽上市公司德豪润达第一大股东,自2021年入主以来成功帮助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取得转型实效。
“德豪润达生产的车规级灯珠大量应用于奇瑞、赛力斯、小米等汽车品牌在细分领域行业领先。我们积极响应安徽各级政府关于推进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恳请得到政府在产业并购推进上的支持。”朱勇说。
“作为央企控股的行业头部机构,国泰基金始终以服务广大投资者、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近年来,我们开发了超过1000亿元的科技创新产品,投资于科技创新上市公司,其中也包括了许多优秀的安徽企业,江淮大地一直是我们的重点投资方向。”国泰基金董事长周向勇说。未来,国泰基金将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投向优秀的安徽上市公司。
江苏金租董事长周柏青说:“安徽是江苏金租重要的战略业务区域,近五年来公司在皖服务中小企业1.5万家,投放超过200亿元,公司深度链接多家安徽制造业厂商,在众多细分领域展开合作。”
周柏青希望在安徽得到“三大支持”,实现“三大突破”:在设备更新政策支持方面、在金融领域司法支援方面,以及在更多机会融入安徽产业发展方面得到更多支持;在为更多安徽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在银租联动和投租联动方面寻求突破。
共识凝聚:政企合作拥未来
一个多月,两次来访,超过160位企业家来到安徽,真切感受这片创新高地、创业热土的魅力。他们纷纷表示,安徽的科技创新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深度融合,是吸引他们愿意深入洽谈、来皖投资的重要原因。
“未来两年,公司将在安徽继续追加投资,聚焦汽车、微短剧、数字IP出海等,计划扩容2026年安庆算力中心,夯实区域AI产业基础。”中科金财董事长朱烨东表示,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安徽的投资力度,2025年在安庆落地的多模态应用和算力公司,重点发展智慧交互产业领域。
安徽究竟“新”在哪儿?量子科技、聚变能源世界领先,国际深空探测学会落地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全国第五……勇闯前沿产业“无人区”,锻造人无我有“撒手锏”,做强体系竞争“生态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集聚未来产业关键要素的安徽正在着力搭建场景化产业平台,创新之路愈走愈远。
安徽到底为何“行”?安徽省委表示,将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入企业、制定符合市场逻辑的政策举措,用制度保障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对标全球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安徽对外开放吸引力。
“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公开透明,市场决定。”安徽方面表示,政企对接不是“特殊照顾”,政府的核心职责是认识并尊重市场规律,帮助企业在产业整合、资本投入等方面走向前列;建立相关对接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实现精准撮合和机制化跟进。
安徽方面表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安徽,以未来安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评价当下的投资价值。“兼备产业和区位优势、政策和服务保障的安徽,愿与来访企业家携手共进,在新的产业周期和全球竞争格局中取得更大突破”。
抢滩安徽,拥抱未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未来已来 要来早来 上市公司抢滩安徽拥抱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4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