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净利润六年首降 宁波首富减持套现 1300亿元市值拓普集团如何讲好“新故事”?
作为一家超千亿元市值的A股上市公司,拓普集团(601689.SH)的实控人减持引发广泛关注。
9月17日,拓普集团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邬建树及其一致行动人在8月29日至9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343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7728%。如果按照减持期间拓普集团股票均价65.80元计算,此次减持套现金额约8.84亿元。
耐人寻味的是,减持窗口开启前夕,公司交出了近六年最差的半年度成绩单。2025年中报显示,拓普集团营收129.35亿元同比仅增5.83%,归母净利润却同比骤降11.08%至12.95亿元,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利润下滑。
实控人与业绩的 “双重预警”,在股价走势上留下了印记。截至9月25日,年内振幅已达42%,5日资金净流出超4.6亿元,与 “多头行情” 的技术面判断形成鲜明反差。这种背离背后,潜藏着汽车零部件巨头的深层危机。
传统支柱失速
作为国内汽车底盘系统的龙头企业,拓普集团的业绩波动与行业周期深度绑定, 2025年的利润下滑则是业务结构失衡的集中爆发。
更关键的是,成长能力已显疲态: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速(5.83%)低于行业平均的8.1%,成长能力指标在413家同行中排名144位,失去往日龙头风采。
更值得警惕的是,核心业务全线承压: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减震器三大主力产品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96、1.68和1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增速(8.25%)远超营收增速,形成典型的 “增收不增利” 困局。
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线的毛利率下滑,本质是 “成本端挤压+需求端疲软” 的双重绞杀。从成本看,2025年上半年钢材、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涨12%,直接推高底盘系统和减震器的原材料成本;同时,墨西哥新工厂投产带来的初期折旧摊销,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从需求端看,国内乘用车销量上半年同比仅增长2.3%,主机厂为降本普遍压价,拓普作为Tier1供应商议价能力弱化,导致产品均价同比下降3.1%。
客户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经营风险。数据显示,公司对特斯拉、吉利的营收占比合计超55%,而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区销量同比下滑7%,吉利新能源车型市占率被比亚迪进一步挤压,下游需求收缩直接传导至上游零部件企业。
更严峻的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后,传统燃油车相关零部件需求持续萎缩,占拓普营收40%的燃油车底盘业务首当其冲。
汽车零部件行业正面临 “内卷” 加剧。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加速自建供应链,减少对外采购;同时,欧盟新电池法规实施后,出口零部件的环保成本增加。拓普集团海外营收占比达28%,若无法快速适应政策变化,可能失去部分国际订单。
新业务远水难救
为摆脱传统业务依赖,拓普集团近年大力布局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赛道,但现实与规划差距悬殊。财报显示,2024年机器人相关的电驱执行器收入仅1342 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不足0.1%,2025年上半年虽有增长,但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智能驾驶领域的域控制器产品仍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实现批量交付,短期内难以接力传统业务。
新业务投入正加剧现金流紧张。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3亿元,同比下降18%,而资本开支达22亿元,主要用于墨西哥工厂建设和机器人业务研发。若机器人业务持续亏损,传统业务现金流又无法支撑,可能出现 “转型烧钱 - 现金流恶化 - 被迫收缩” 的恶性循环。
机构研报的表述耐人寻味。长江证券在9月8日的研报中称其 “新业务突破打开想象空间”,但在盈利预测中却明确 “2025年每股收益与前一年相同”,803家主力机构中,已有16家基金选择净减仓,持仓量较去年底减少5512.36万股。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对其转型故事的信任度正在降温。
然而,近60个交易日,东海证券、国信证券等6家机构先后给出 “买入” 评级,理由集中在 “季度环比改善”“长期估值合理” 两大点。
不难看出,拓普集团当前的市场表现呈现出罕见的 “分裂态”,一边是机构的集体唱多,一边是资金的持续出逃,这种矛盾背后折射出投资逻辑的重构。
这种 “筹码集中但资金流出” 的悖论,可能意味着机构间出现分歧,部分短线资金获利了结,而长期资金仍在观望。
截至9月25日收盘,拓普集团的股价为77.86元/股,总市值约为1353.0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拓普集团最近90天内共有2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3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5.5元/股。
截至9月25日,拓普集团的市盈率(TTM)达52.25 倍,市净率5.99倍,而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市盈率仅28倍,市净率2.3倍。即便机构预测2026年净利润有望达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仍超34倍,显著高于行业中枢。
宁波首富减持
公司实控人邬建树是拓普集团的核心人物。
1983年,19 岁的邬建树于宁波宁海创办拓普汽车配件厂,凭借橡胶减震垫、密封条起家,借北京吉普国产化契机成为核心供应商。此后,他不断拓展版图,与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国内主流车企合作,并打入奥迪、宝马等国际品牌供应链。2015年3月,拓普集团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11.37元,市值一举突破百亿。
2016年,邬建树斥资6.42亿元收购底盘技术公司,押注特斯拉轻量化车身一体铸造技术,成为其铝合金底盘核心供应商,成为 “特斯拉概念股” 龙头。这一决策在2020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后迎来爆发,拓普2021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大涨76.05%、61.93%。
截至2025年,其客户版图已覆盖特斯拉、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头部品牌,以及宝马、福特等国际车企,全球化网络包含5大研发中心、70余家制造工厂。邬建树个人也以590亿元财富登顶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宁波首富。
2023年,邬建树23岁的儿子邬好年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回国,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开启父子共治。邬好年积极跨界,担任多家拓普体系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业务涵盖光伏、机器人研发等新兴领域。2025年1月,他执掌宁波拓普驱动,发力机器人核心部件;同年9月成立武神微电子,被视为拓普布局芯片领域的重要一步。
不过,目前邬氏父子对拓普集团的股份减持,但已传递出负面信号。实控人作为最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群体,在业绩下滑期减持,容易引发市场对 “内部人不看好” 的联想。历史数据显示,2024年1月邬建树曾承诺增持1~2亿元,而此次转为减持,短短一年半态度反转,引发市场遐想。
拓普集团的当前困局,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新能源转型期的典型缩影:旧支柱失速,新引擎未起,估值却仍带着成长股的 “溢价光环”。机构的 “买入” 评级更多基于长期转型预期,但短期来看,业绩下滑、实控人减持、资金出逃三大信号已构成明确的风险预警。
对于投资者而言,唯有紧盯企业基本面改善信号,方能在 “危” 与 “机” 中找到平衡。(《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原标题:净利润六年首降,宁波首富减持套现,1300亿元市值拓普集团如何讲好“新故事”?)
(责任编辑:91)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