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三部门: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我国债市再次迈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一步。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随着持债规模不断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回购业务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市场人士看来,债券回购是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本次我国顺应境外机构需求,进一步开放债券回购业务,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助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者类型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本次开放债券回购业务是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开放举措,有助于提升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资产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国债回购业务,对其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光大期货宏观金融研究总监朱金涛认为,本次开放债券回购业务通过三大举措释放开放红利:一是拓宽参与范围,将债券回购参与主体扩容至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精准解决其短期融资与流动性管理难题,有效减少境外机构为应对流动性需求而被动抛售债券的情况。二是优化操作机制,将原有“标的债券冻结在正回购方”模式,调整为“过户至逆回购方”,不仅与境外主流质押式回购操作保持一致,也贴合境外机构交易习惯。三是强化枢纽功能,在“债券通”北向通已覆盖现券交易的基础上,新增回购功能,构建起“现券+回购”的完整交易链条,有利于吸引更多离岸资金参与境内债券市场。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人民币债券资产投资规模的稳步扩大,参与人民币债券资产投资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增加。《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这为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路径指引。
谈及本次债券市场开放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的影响,朱金涛认为,政策通过解决境外机构的流动性管理痛点、优化市场制度环境,提升国债现货吸引力,为国债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奠定了基础。
王红英告诉记者,未来,参与我国国债现货的投资者类型将越来越丰富,为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对冲需求,国债期货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原标题:三部门: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