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你的个人养老金赚钱了吗?
近期,主要宽基指数表现突出,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养老金投资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成绩单”,显示2024年年底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宽基指数基金,收益率已超过10%。
实际上,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回报要看两部分: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实际投资收益。前者通过抵扣个税,等于直接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后者则是基金净值上涨或利息收入带来的收益。一般来说,计算方法是:养老金账户资金×年化收益率,再加上税收优惠部分。
专家指出,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尤其是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长期投资价值。
个人养老金迎来配置良机
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上新,证监会公布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其中,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78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7只,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结基金。
2024年四季度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结构性调整,主要指数在低位震荡,为长期资金提供了难得的配置窗口。以上证指数为例,其在3300点附近反复夯实底部,截至2025年9月26日,上证指数已站上3800点,对比来看,2024年12月时,A股市场投资价值显著。
在这一阶段,不少具备长期视角的投资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逐步布局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等,取得了可观回报。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指出,宽基指数的投资价值核心源于其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当前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区间(PE约12倍),长期投资价值突出,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沪深300等宽基是经济基本面的“晴雨表”,其长期配置价值优于试图捕捉市场热点的个股投资。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个人养老金制度对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政策优化和制度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使得更多居民财富通过养老金账户进入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具有长期属性的资金,有助于改善资金结构,个人养老金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有助于增强市场稳定性,并推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长期投资理念成关键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实施以来,参与人数稳步增长。随着个人养老金账户参与度提升,如何科学配置资产、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告诉记者,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于多种金融产品,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具体的比例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以及财务目标来确定。例如,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能会倾向于将较大比例的资金配置于储蓄存款和保险产品;而对于能够承受较高风险且追求长期资本增值的投资者,则可能选择增加基金的投资比例。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建议,个人养老金配置应遵循“长期、稳健、以权益资产为核心增值引擎”的原则。基金(尤其是以宽基做增长)应是主体,承担长期增值任务;保险产品(如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保底收益和保障功能,适合作为稳健补充;存款类产品流动性高,但增值能力弱,仅宜作为短期过渡仓位。
娄飞鹏提示,在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长期主义”上,需要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不因短期涨跌而频繁交易,避免情绪化决策;需要重视基本面分析,关注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长期增长潜力等。个人投资者也应顺应趋势,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借助金融机构的专业力量,以实现稳健的财富积累。
“建议投资人根据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同时定期再平衡(如每年一次),避免单一依赖。切记养老金是‘时间的朋友’,减少频繁操作,让复利发挥魔力。”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指出,在选择个人养老金投资时,投资者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权益资产的长期吸引力凸显,建议采取定投或逢低分批布局的方式平滑风险,将其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底仓,而非短期博弈工具。
余丰慧表示,在股市牛市行情下,各类资产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基金作为直接参与股票市场的一种方式,往往能受益于股市上涨,因此在牛市中可以适当增加基金的配置比例。保险产品虽然也有可能提供一定的投资回报,但其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至于存款类产品,其收益率相对固定,不随股市波动,适合保守型投资者用来稳定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
“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调整个人养老金制度。”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上限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比如12000元的上限可以调整为24000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开立账户。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要推出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专属产品。特别是银行要引入更多的同业产品,适当提供咨询服务,让投资者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提高投资者开户之后的投资意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你的个人养老金赚钱了吗?)
(责任编辑:7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