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实探国内最大多功能传感器生产基地——孝感 孝“感”!一条生产线的“链式反应”
在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华工高理”)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产线安静而高速地运转,一枚枚细小的传感器芯片,经过镀膜、光刻、封装等三四十道工序,被贴上独有的可追溯身份二维码后,流向全球市场。
这里,每天有超过500万只传感器下线,其中相当一部分,将嵌入全球各大品牌的家电产品中——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全球市场上每10台家电中,就有7台使用着产自孝感的温度传感器。
孝感,这个离武汉驱车只需一个小时的中部城市,已悄然崛起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传感器生产基地。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探该基地了解到,围绕着华工高理这家龙头公司,孝感传感器产业形成了“一主多元、聚链成势”的格局,面对产业中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行业现状,孝感传感器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也是更高附加值的领域,探索一条产业突围之路。
一条生产线的“链式反应”
华工高理是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华工科技实现营收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其中感知业务整体营收21.54亿元,传感器业务贡献19.42亿元。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换上防护服,通过风淋通道进入华工高理的传感器装配车间。车间门口的“数字化工厂”大屏上显示着生产计划、生产进展、合格率等实时信息。车间内,从原材料上料到成品检测的30多道工序中,除上下料环节保留人工操作外,其余全由机械臂和检测设备完成。
“从原材料到成品,过去需要18人操作的生产线,现在只需1人监控。”华工高理总经理助理任茜茜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条柔性线不仅能快速切换生产不同客户定制的产品,还能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任何一枚传感器出现问题,都能迅速回溯到其生产批次甚至原材料来源。
在另一栋楼的PTC加热器生产车间,每3秒就有一台PTC加热器下线,日产量可以达到3.5万套。PTC加热器能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环境温度,从零下快速升至10度至25度之间。任茜茜介绍,凭借多年PTC芯片技术的积累,华工高理推出1800V高压PTC芯片及800V平台加热器,支持电池快充速度提升4倍、在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工作“不掉线”。
数据显示,2009年华工高理落户孝感市高新区,此后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华工高理占据全球温度传感器市场70%、国内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市场60%份额。
龙头企业的“磁吸力”重塑了区域产业格局。2018年,湖北精为电子整体搬迁至华工高理隔壁。总经理张振回忆,最初只为华工高理供应电子线,随着华工高理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的量产,又在2022年成立元亨电子。如今,精为电子每月向华工高理供应电子线、注塑件、套管的产值合计千余万元。
类似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孝感超华公司、吉冈精密科技公司每月分别为华工高理提供价值百余万元的铝管、压铸件。同时,华工高理包装辅料全部实现了本地采购,每月产值达150万元,有力带动了孝感纸塑包装企业发展。
从技术突围到市场突围
“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神经末梢,是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科技的底层支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传感器产业发展交流会上表示,尽管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年均12%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但因产业分散、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约80%的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
孝感传感器企业的成长路径是观察国产替代逻辑的一个样本。华工高理最初切入的温度传感器市场,也曾由日本企业垄断市场份额。华工高理总经理聂波指出,实现突围的关键在于技术研发、质量管控与产业化落地三者形成闭环。“这不仅需要前沿技术突破,更关键的是具备将科研成果大规模、高效转化为合格产品的批量复制能力。”聂波称。
为构建这一能力,华工高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用于研发,研发团队占比达员工总数的30%,累计专利申请量已突破1000项。“从芯片到器件再到系统集成,我们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这是规避‘卡脖子’风险的根本。”聂波认为,这一技术定力也体现在公司的市场策略上——聚焦技术门槛高、附加值大的领域,规避深陷价格战的红海市场。
如今,面对压力传感器领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华工高理正复制其在温度传感器市场实现国产替代的经验:以自主技术切入高利润细分赛道,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逐步扩大份额。
“垄断市场通常意味着最优厚的利润空间与最大的国产替代潜力。”聂波表示,进军压力传感器领域既是响应国家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需求,亦是遵循商业逻辑的市场选择。历史经验佐证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2003年华工高理进入美的供应链后,一年内便将日系供应商主导的温度传感器价格压低70%,为中国家电产业全球崛起提供了上游支持。
目前,华工高理已选择中压段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作为突破口,通过原创的芯体结构设计打破国际企业的专利壁垒,并实现产业化量产,主要配套汽车与家电领域。聂波强调,可持续的成本竞争力必须建立在技术突破之上,如果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无法真正参与高端市场竞争。
尽管当前产能仍在爬坡阶段,华工高理已明确压力传感器业务的增长路径:年设计产能1000万只,达产产能500万只,2025年锁定销售收入1亿元,2026年目标提升至2亿元。
合力构筑新生态
伴随“感知时代”的全面到来,孝感市光电子信息行业的规上企业达115家,2024年传感器产业营收突破50亿元。孝感正加速向磁传感、MEMS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形成“一主多元、聚链成势”的新兴产业生态。
据了解,一批在细分赛道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正快速崛起。孝感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元臻微电作为全球唯一专业提供第三代xMR磁传感材料的企业,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破解高端磁传感“卡脖子”难题;华中长江光电在激光雷达、激光通信传感器领域形成全系列产品线。此外,多家专注工程监测、压力传感器的企业也已落地布局,即将投产放量。
按照规划,孝感将通过实施产业“强基固链”、人才“引育用留”、创新“策源引领”等行动,推动华工高理、三江红峰、元臻微电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打造一个200亿元级企业、一个100亿元级企业、一个50亿元级企业以及若干10亿元级企业。
区域发展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激活创新内生动力,华工高理推出重奖研发的激励政策,研发人员参与新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利润分配,激励上不封顶,今年9月仅事业部就兑现超过300万元技术创新奖金,并全部直接分配给一线技术人员。同时,公司通过提供高于武汉30%的薪酬、无息购房贷款及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构建人才“强磁场”。
围绕“2027年实现产值100亿元、跻身全球传感器领域前三”的目标,聂波表示,华工高理正系统性推进技术布局与产能扩张,力图从细分市场龙头跃升为具备全门类感知解决方案能力的“传感器王国”。在六维力传感器、MEMS等前沿方向,公司已引入二十余名博士攻坚,不排除未来通过并购整合方式快速获取关键技术、切入目标市场,加快实现从技术储备到产业应用的跨越。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实探国内最大多功能传感器生产基地—— 孝感,孝“感”!一条生产线的“链式反应”)
(责任编辑:7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