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进度过半!资金向12个经济大省倾斜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加快投放。
10月20日,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消息显示,截至10月17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重点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并加大对民间投资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支持力度,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同日,进出口银行也公布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的最新进展。进出口银行表示,在其已投放资金中,对经济大省投放占比达83%,充分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对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放占比达40%,积极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投放占比达40%,精准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方向领域。
在此之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也发布消息称,自设立基金至10月17日15时,完成分配给农发行1500亿元额度的1001.11亿元基金投放,共支持项目562个,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26万亿元。
今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首次公开明确,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同日,三大政策性银行注册成立投放载体,并实现首批资金投放。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三家政策性银行全资成立的资金投放主体分别为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和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
在投放节奏上,参考过往类似工具,2022年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从两家政策性银行的基础设施基金公司成立(7月20日、7月21日),到资金投放完毕(8月26日),仅耗时一个月左右。而此次农发行自9月29日至10月17日,就已投放所获资金额度的六成以上,资金投放速度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投向上,三家政策性银行均强调了向12个经济大省的投资力度,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其中,国开行投放1465.8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比重为77.4%;农发行则投放了671.36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比重为67.06%。
“经济大省”一词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在2022年8月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6个经济总量居前的省份参会,此后,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根据今年上半年各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12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安徽、北京。
事实上,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额度也有逐步向经济大省倾斜的趋势。财政部对此曾公开表示,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支持经济大省重大项目建设。
此外,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运用还强调了对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支持力度。其中,国开行向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放545.2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比重为28.8%;农发行已投向民间投资项目的资金为93.59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比重为9.35%。
从目前已公开的案例看,项目所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为5%—10%不等,占项目资本金的比重则为25%—75%不等。根据市场机构测算,普遍预计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撬动约4万亿—5万亿元投资,对应约3万亿—4万亿元的信贷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进度过半!资金向12个经济大省倾斜)
(责任编辑:126)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