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浦发转债即将完美“退场”
可转债历史上首个“巨无霸”即将完美收官。
10月27日,规模达500亿元的浦发转债将迎来最后一个转股日,28日该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数据显示,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仅有0.33%,远超此前市场预期。在稳定经营的同时,浦发银行借助公司股东与“白衣骑士”的鼎力支持,完成了此次颇有难度的转股工作。10月24日,浦发银行公告中国移动继续进行“债转股”,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
与此同时,浦发转债高比例转股也引发可转债资产再配置的效应,光伏、农业和科技品种正成为机构配置的新宠。
超预期完成“债转股”
浦发银行发行的500亿元可转债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开始挂牌交易。有机构投资者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年浦发转债发行路演时,多半市场人士以为浦发银行在3年内将提前赎回浦发转债。但此后由于经营环境改变,导致浦发转债最终延续至到期摘牌。
不过,浦发银行依旧超预期完成了“债转股”。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共有99.67%的浦发转债转换为浦发银行股票。
上述机构投资者表示,今年以来浦发银行一度持续大涨,令浦发转债提前赎回预期升温。但此后因银行股呈现阶段调整,并未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浦发银行而言,此次浦发转债成功转股意义重大。根据募集说明书,在500亿元浦发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通过该次发行可转债融资,浦发银行将保持较高的资本质量和充足的资本水平,以应对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与挑战,实现稳健经营。
广州嗣盈资产总经理张晓东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六年的存续期中,浦发转债与纯债走势类似,更多凸显了债券属性而不是股性特征。未来银行类可转债若实施提前赎回,需要更加稳健经营,同时获得市场认可,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上行。
中国移动联手“白衣骑士”
此番浦发转债“债转股”模式,与此前光大转债的“白衣骑士”模式相近,但进一步引入了重要股东接力参与,从而实现了近乎完美的“债转股”。
光大转债是由光大银行发行的可转债,规模高达300亿元。光大转债在摘牌日前,存在大额未转股。最终通过引入原中国华融(2024年初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较为成功地完成债转股,光大银行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这种引援模式,被市场称为“光大模式”。
此次浦发转债之所以能够成功完成“债转股”,得益于“白衣骑士”以及公司重要股东的鼎力相助。
10月24日,浦发银行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的通知,获悉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公司普通股股份。此次,中国移动持有浦发银行股权从之前的17.88%,升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
信达投资、东方资产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同样功不可没,均出手增持浦发转债并迅速转股。
国联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徐亮认为,浦发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者大规模转股的方式,成功降低兑付压力,银行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战略投资者通过折价转股获得长期股权收益。对于银行类可转债,“白衣骑士”模式是有效的风险化解工具,尤其适合股价承压的大规模转债,但长期看,银行仍需依靠基本面改善与股价上涨实现自然转股,减少对外部“救急”的依赖。
市场规模跌破6000亿元
浦发转债成功转股,对于整个可转债市场而言是个重要变量。
此前,浦发转债是众多机构的重仓首选品种。在2024年一季度,浦发转债获得538只公募基金青睐,是持仓基金最多的可转债品种。
Wind数据显示,步入2025年以后,机构资金开始持续减持浦发转债,持仓市值从年初的168亿元,降至三季度末的1.15亿元。与此同时,截至10月24日,在500亿元浦发转债几近完全转股后,可转债市场余额已经降至5891亿元,跌破6000亿元。
一位券商债券投资经理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浦发转债到期的临近,机构资金正在转向其他有潜力的板块。
从三季报基金持仓看,在浦发转债逐渐被机构所减持后,光伏、农业等板块品种成了各路资金增持的重点。其中光伏行业的晶澳转债、农牧业的温氏转债和牧原转债、半导体行业的闻泰转债均跻身基金重仓前十。
“需要关注的是光伏设备板块,其在中证转债指数中权重近10%。但相对而言,光伏类股票波动大,如果上市公司愿意大幅下修转股价格,相对银行转债将更容易触发提前赎回。” 张晓东表示。
目前布局新兴科技领域也是可选方向。徐亮认为,投资者可顺应权益市场成长属性增强的趋势,通过配置科技成长方向的转债捕捉超额收益。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浦发转债即将完美“退场”)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