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金融法治协同持续增强
10月28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法治平行论坛举办。围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金融发展的创新、变革和重塑”主题,与会嘉宾共话金融法治协同实践,共促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健全金融法治体系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金融立法工作,将制定金融稳定法、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列为重点立法规划。
“随着金融全球化持续加深,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涉外法治问题研究,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薇说。
通过案件审判明确裁判规则、引导规范市场行为,是金融审判服务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职责。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介绍,最高法大力推进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目前已经录入案例库的金融相关案例130多件,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各领域。人民法院持续强化金融行政审判与非诉执行工作,保障金融监管措施“长牙带刺”、落地见效。
论坛上发布的《证券司法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3月至2025年8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商事案件10942件,证券纠纷收案数占该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47%。总体上看,证券纠纷案件数量持续保持高位。
“从工程基建到能源科技,从跨境上市到工具创新,我们的涉外金融案件如同一张动态的‘晴雨表’,从小切口勾勒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表示,北京金融法院自2021年建院以来,依法办理1080件涉外、涉港澳台审执案件,涉及3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证券虚假陈述、金融借款与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是北京金融法院受理数量居前的三类涉外案件。
随着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私募基金管理人优胜劣汰加速,部分机构失联失能等问题引发基金治理与清算难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北京金融法院联合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私募投资基金变更管理人(2025年修订)》与私募投资基金典型案例,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某投资者诉某银行案”中,法院明确支持投资者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授权代表诉讼的维权方式,明确该方式在管理人失联且难以更换情形下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破解“无人履职”困境。在“某投资者申请强制执行某基金公司仲裁执行案”中,法院允许申请执行人以提供担保的方式实现债权,为破解“清算僵局”导致执行困境探索新路径。
相关报告的发布,彰显我国资本市场立体化追责体系与“监管+司法+行业自律”协同治理格局进一步成熟,前端风险防控与后端司法保障同频共振。
为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北京金融法院推出“双轨双平台”纠纷解决机制,其中,以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为“双轨”,以代表人诉讼在线平台和示范案件管理平台为“双平台”。此外,北京金融法院还推出“庭审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损失计算方式等,完善与资本市场发展相匹配的审判、执行机制;发布依法打击各类证券违法行为、明确责任主体追责标准、科学处置证券资产等证券司法对资本市场的规制与行为指引,厘清资本市场各类主体责任,规范证券交易行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金融法治协同持续增强)
(责任编辑:7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