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生物制造被提到新高度 三大细分领域获关注
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出炉,为医药领域锚定了更高维度的发展航向。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医药行业迎来了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机遇。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医药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催化机遇。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需求和供给仍将是医药行业的主要逻辑,建议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原料药、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a创新药:
迈入双轮驱动阶段
中国创新药行业已形成以领头企业为引领、大批量优质企业为支撑的金字塔梯队,产业兑现持续性强。这一轮周期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在研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兑现形式由在中国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的数据与交易兑现,商业化空间打开,生态更趋健康成熟,逐步迈入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双轮驱动阶段。
业绩方面,创新药板块在第三季度延续了营收端的高增长和利润端的扭亏为盈。有分析指出,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经体现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并在近年集中体现在BD(商务拓展)交易的爆发式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部分国产创新药来说,对外授权通常只是全球开发的起点,合作伙伴在海外的开发进度,以及后续全球临床数据的读出可以进一步加强产品在全球市场商业化的确定性。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的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兴业证券分析师黄翰漾表示,政策预计持续支持产业,全球竞争力预计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预计持续兑现。同时,可关注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方面订单和业绩已开始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上游业绩已出现复苏趋势。
方正证券分析师周超泽表示继续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周超泽指出,两大龙头国内海外持续超预期,随着BD的持续推进,中国创新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成,长期价值凸显。建议关注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百利天恒、华海药业、泽璟制药、映恩生物、君实生物、迈威生物等。
潜力股精选
百济神州(688235)单季度业绩亮眼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达100.8亿元,同比增长41.1%,环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2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54.9%。收入以及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泽布替尼以及替雷利珠单抗的销售增长。公司上调了2025全年业绩指引为362亿元至38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3.8%至39.1%。兴业证券指出,公司丰富管线取得多项关键进展,后续关注实体瘤和非肿瘤管线数据读出。整体来看,核心产品全球市场持续强劲商业化表现,公司收入和利润将实现持续增长,肿瘤及非肿瘤丰富管线持续临床数据读出将推升公司价值成长。
恒瑞医药(600276)产品力不断增强
公司为我国制药龙头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23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创新活力,在研管线不断丰富,技术平台多维度广泛开拓,研发投入继续加大,2024年营收净利创新高。渤海证券指出,公司BD进程不断加快,与MNC加强合作,历次BD合作中首付款和里程碑金额稳步提升,2025年已实现与默沙东、默克、GSK多家MNC的BD合作,同时再次采用NewCo模式实现对外授权。产品力不断增强,国际认可度提升。全球布局14个研发中心,已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启动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产品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拓展海外研发边界。
百利天恒(688506)完善全球商业化能力
公司8月公告EGFR/HER3双抗BL-B01D1获得美国突破性疗法认定。BL-B01D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EGFRxHER3ADC药物。截至2025年8月,BL-B01D1已在中国开展超十项Ⅲ期临床试验。有机构认为,公司经过过去十年努力,已构建起了全球领先的ADC药物研发平台、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平台、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及创新ARC研发平台。BL-B01D1已成功验证HIRE-ADC平台的实力。全球多抗药物研发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尚无产品获批上市。公司已有多款双、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进入临床,全球领先。随着BL-B01D1的成功商业化,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全球商业化能力,从而补齐全球化布局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
泽璟制药(688266)多抗平台潜力获看好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54.49%;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0.93亿元,同比减亏4.58%。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51.8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0.21 亿元,同比减亏34.29%。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在研管线临床开发。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III期临床主试验达到疗效重点,公司将加快推进该适应症上市进程。其骨髓纤维化适应症已于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华安证券指出,公司财务状况持续向好,各项支出平衡稳健。看好公司多抗平台的潜力,泽普凝、吉卡昔替尼等商业化前景,公司有望成为下一代综合型创新药企。
b
医疗器械:
估值将有所恢复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随着创新产品上市加速、海外拓展加速、产品力快速提升,正在进入新品放量、估值提升期。浙商证券分析师王班指出,医疗器械2025年下半年业绩恢复预期下估值有所恢复,虽然市场担忧短期恢复弹性后缺乏长期成长动能,但我们认为器械在创新性持续增强、出海拉动下业绩恢复,有望带来长期成长动能。
从业绩角度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收入端同比显著增长,毛利率基本趋稳。国金证券分析师甘坛焕分析指出,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同比增长10.65%,行业下行调整期已结束,2025年上半年国内招标需求已呈现恢复趋势。同时国内龙头企业份额持续提升,渠道库存去化进入尾声,预计四季度还有望加速恢复。中低端产品在县域市场集中采购价格偏低仍有部分影响,未来随着头部企业高端产品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复。
随着行业需求持续恢复,市场看多的声音也在明显增加。中泰证券分析师祝嘉琦就表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和国际形势在医疗器械领域可能带来负面扰动,但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自主可控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在充分释放,器械板块已进入拐点区间,不同细分拐点节奏或有差异,建议持续重点关注。投资思路上,持续看好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创新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国产化率提高,包括联影医疗、惠泰医疗、华大智造等;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场持续突破的标的,包括迈瑞医疗、南微医学、新产业等;重视AI医疗、脑机接口等主题投资机会,包括伟思医疗、翔宇医疗、迪安诊断等。
潜力股精选
联影医疗(688271)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收入68.66亿元,同比增长23.7%,复苏态势明显。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实现中高端、高端以及超高端设备的快速放量。同时,公司创新产品持续落地,2025年8月凭借自主技术优势推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落地的中国企业。在国内医疗新基建和设备更新政策支持下,凭借持续的高端产品突破和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国内业务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浙商证券指出,规模效应下,2025 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2.4%,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和海外业务的快速拓展,公司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带动净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惠泰医疗(688617)发展潜力被看好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22.47%;实现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 18.0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18.5%。兴业证券指出,在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司份额有望持续扩大,市场领先地位稳固。在电生理领域,随着高端电生理产品AForcePlus导管、Pulstamper导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的上市放量,公司有望加速开拓市场潜力更为广阔的房颤治疗领域,未来增长潜力可期;在血管介入领域,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凭借性价比优势,以集采为契机实现以价换量,近年来于国内外市场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此外,公司还在积极布局非血管介入领域。多重因素叠加下,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潜力。
迈瑞医疗(300760)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扭转了收入季度同比下滑的颓势,且据公司测算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将提速,如期迎来拐点。分区域看,第三季度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持续提速,国际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0.6%;国内市场,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下降7.3%,营收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得益于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活动的恢复,从第三季度开始国内设备类业务均开始复苏。甬兴证券指出,公司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三大业务板块稳定增长,基于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持续提升的核心竞争优势,叠加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及AI领域创新布局,公司国内外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伟思医疗(688580)受益于产业高景气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1.58%;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0.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37.35%。光大证券指出,公司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与技术储备,涵盖团体生物反馈、多参数生物反馈及新生儿脑电监测等。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获得数十项相关专利,覆盖脑电信号采集、干扰校正、传输解析、机器学习算法及非侵入式电极等核心技术。基于此,公司积极构建了“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的闭环神经康复体系。作为磁电联合康复器械龙头,公司卡位高成长蓝海赛道,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拓展康复和医美业务,有望受益于康复产业高景气和居民消费升级。
c中药:
营收环比持续改善
基本面持续改善的中药股是目前机构普遍看好的医药细分领域之一。浙商证券分析师王班表示,2025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中药行业营业收入增速环比持续改善,考虑到2026年为“十五五”规划起点,央国企开门红诉求明确,优秀企业在清理渠道库存过后收入增长预计提速,叠加中药材降价带来的毛利率修复,有望再创佳绩。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申万中药行业机构持仓比例已低至0.2%,动态市盈率居2021年以来低位。在基本面与资金面的共同催化下,板块有望迎来资金青睐。
万联证券分析师黄婧婧指出,OTC领域龙头企业业绩韧性较强,在医保改革背景下,中药行业正经历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未来多元化渠道、高品牌力和高临床价值是关键。长期看,政策引导行业走向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建议关注拥有强大品牌护城河的OTC龙头企业,品牌力可以对冲政策压力、成本控制能力强、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以及在创新中药上取得突破的企业。
预期向好是中药行业的主基调。中泰证券分析师祝嘉琦指出,随着前期囤积的高价药材消化完毕,2025年下半年中药板块成本端的压力有望逐渐缓解、迎来毛利率的向上修复。品牌OTC市占率提升逻辑强化,看好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OTC龙头。同时,部分中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管线有望得到重估。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向,第一是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看好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第二是主业底部向上、创新管线前瞻布局的中药创新药龙头,看好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
潜力股精选
云南白药(000538)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趋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0.4%。同时9月份,公司完成2025年特别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19元(含税),本次现金分红总金额18.2亿元。东方证券指出,第三季度,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药资源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聚药堂100%股权,股权转让对价总额为人民币6.6亿元,目前,聚药堂股权变更已完成。聚药堂拥有丰富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线及全品类饮片生产能力,能够有效补充公司产品管线;此外,聚药堂成熟的线上销售渠道及B端客户资源,能够提升云南白药中药材产业链协同效率,助力公司中药资源业务拓展省外市场。
羚锐制药(600285)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13.43%。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77%。内生方面,核心产品线基本盘稳固,在老龄化趋势下需求确定性强。同时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9月莫匹罗星乳膏新品上市,市场表现良好。外延方面,银谷制药的整合顺利推进,其呼吸领域产品线与公司现有营销网络产生的协同效应正逐步释放,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长城证券指出,公司是国内中药贴膏剂龙头,品牌价值沉淀,具备多层次、宽领域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受益于国内老龄化深入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看好公司在骨科镇痛领域的领先地位及管理层的外延整合能力。
以岭药业(002603)收入表现明显改善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3.58亿元、16.82亿元、18.27亿元,同比增长-6.52%、-19.21%、3.78%;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3.43亿元、3.32亿元,同比增长7.25%、51.23%、126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的同比、环比表现明显改善,估计与营销改革后的核心品类发货恢复有关。展望第四季度,随着流感冬季发病率上升以及社会库存的回落,公司呼吸系统类产品的销售有望较快放量。光大证券指出,作为国内创新中药领域头部企业,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推进新产品研发,丰富已上市产品的科技内涵。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研发体系和产品储备,有望深度受益中药创新政策红利。
华润三九(000999)期待整合成效释放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27.37%;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滑4.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10.12%。公司在度过上半年调整期后,预计内生CHC业务在第三季度企稳。公司已陆续上市999益气清肺颗粒、999冰连清咽喷雾剂、999玉屏风口服液、999荆防颗粒等新品,有望填补重感康复用药空白。产品线的全面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整体市占率。第四季度流感旺季叠加公司良性渠道库存,CHC业务有望继续企稳回升。国金证券指出,公司持续推进融合,天士力与公司的“百日融合”工作完成。昆药集团渠道改革等工作在推进中,业绩短期承压。随着融合及改革进一步推进,期待后续并购整合成效释放。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原标题:生物制造被提到新高度 三大细分领域获关注)
(责任编辑: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