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解锁中欧班列的N种可能
新华社西安11月15日电(记者姜辰蓉)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11万列,从重庆到杜伊斯堡智慧驰骋,从霍尔果斯到马拉舍维奇高效穿梭……这趟穿越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突破单一运输功能的边界,在技术创新、业态融合、绿色发展等维度解锁多元可能,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活注脚。

2025年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技术赋能,解锁“智慧运输”新体验。除加载北斗卫星定位、5G技术外,具有破封报警、位置追踪功能的铁路电子施封锁的研制应用,实现中欧班列货物运输全程自动化与可视化追踪管理,有效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技术升级、流程优化,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过去货物从浙江到欧洲要走40多天海运,如今15天就能抵达,这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仓储和运输时效等问题,我们合作的客户也从以往的15家增长到目前的43家。”西安克拉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向南说。
新机遇新业态,激活“产业联动”新动能。“班列+”模式的创新实践,让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来自中亚地区的蜂蜜、饼干、冰淇淋、苹果汁等产品吸引消费者驻足。“这些产品都是‘乘坐’中欧班列到达中国的。中欧班列不仅让中外商品流通更加通畅,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王方说。
王方介绍,仅今年上半年,爱菊集团已通过中欧班列向国内进口近10万吨饲料小麦。如今,“爱菊模式”已升级为“订单农业+联合种植”的复合业态,让哈萨克斯坦的优质面粉与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实现精准对接。
在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消费者挑选哈萨克斯坦粮油产品。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在重庆,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开通,吸引数百家全球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陆续落户,助推重庆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全球汽车品牌整车厂、零部件厂商纷纷落户,助推重庆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网络拓展,构筑“多元立体通道”。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线路图上,记者看到,以西安为中心,一条条干线向四周铺展,向东连通沿海港口,向南衔接中南半岛,向北触及俄罗斯,向西深入中亚、远达欧洲,枢纽位置一目了然。“多点、多线、多向”的通道布局,已形成强大的网络协同效应。
在通达地持续增多的同时,“陆海内外联动”新模式构筑起更为立体的物流网络。搭乘中欧班列而来的木材、奶粉等抵达果园港,再沿长江分拨至全国各地;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而来的东南亚服装、皮鞋等,再经长江转运至上海,或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中欧班列在不断创新突破。
绿色通道,探索“零碳运输”新模式。今年1月,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在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航,驶向德国杜伊斯堡。“这是全国首趟通过‘全程时刻表班列+低碳绿色班列+跨境电商’运输货品的中欧班列。运输成本是之前空运的五分之一左右;同时,班列使用清洁能源。”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说。
今年8月,中欧班列(武汉)零碳绿色班列开行。这趟班列在电气化区段使用100%绿色电力驱动列车,在非电气化区段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创立的黄金标准认证的碳抵消项目补偿剩余排放,实现列车运行过程中二氧化碳“零排放”。
沿线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加大中欧班列智能仓储、电动装卸等绿色设备研发应用,绿色环保理念始终贯穿中欧班列发展全链条中。

鸟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无人机航拍)新华社发
穿山越海,横贯欧亚;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如今,“钢铁驼队”正以技术为翼、以产业为基、以绿色为魂,不断解锁互联互通的新可能。
(文章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解锁中欧班列的N种可能)
(责任编辑: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