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部分次新股业绩持续高增长 掘金优质次新股
2017年发行的新股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涨停板数量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优质次新股在打开连续涨停后,股价再创新高。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有行业龙头潜力、具备产品技术壁垒和模式竞争优势的低估值次新股,或可着眼长期进行布局。
这些次新股业绩持续高增长
上市公司年报下周将拉开大幕,业绩预告迎来高峰,年初以来两市已有近百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或修正公告。
统计显示,去年上市的次新股中,166只公布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主要类型显示,预增117只,预降22只,预平、预警分别有20只、7只,报喜公司占比达七成。

新股发行常态化增强了实体经济发展动力,更多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数据监测发现,2017年上市新股前三季净利润平均增长21.6%,而2016年上市新股当年前三季净利润增幅为6.55%。不仅业绩整体向好,高增长公司比例进一步提升,2017年上市且前三季净利润增幅超三成个股占比达32.41%,高于2016年8个百分点。
定期报告披露季,具备业绩支撑的股票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数据宝经过筛选,2017年上市,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已公布2017年业绩预增公告并且增幅区间中值大于20%的股票共有16只(详见下表),妖股贵州燃气即在入围股名单之列。
这16股新年以来走势分化,上涨股数量略多于下跌股,整体看平均涨幅4.6%。最新价较发行价溢价率显示,14只溢价率超过100%,去年底上市的蒙娜丽莎、晨丰科技最新价较发行价涨幅分别为91.34%、70.44%。

去年22只次新股开板后股价翻倍
据华泰证券统计,2017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陆A股,是A股历史上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新股上市平均获得9个涨停板,平均开板涨幅为265%。虽然次新股总体表现较往年弱势,但仍然有不少优质次新股走出了强势行情。数据表明,在去年发行的新股中,共有22只股票在打开连续涨停板后,走出了翻倍的行情,其中涨幅最高的中科信息、张家港行、国科微和建科院甚至实现了最高超过200%的涨幅。
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新股上市表现依旧与当时市场情绪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标的公司的内在质地更为重要。梳理涨幅较高的次新股发现,这些个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上市前业绩高增速,例如华大基因上市前三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43.96%;二是主营业务具有稀缺性,在A股市场上不存在相似度较高的可对标公司;三是具有技术、资源等核心竞争力,护城河明显,行业地位高;四是与上市时的市场风格较为契合,叠加主题投资因素。市场表现较好。
某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当前IPO堰塞湖有效缓解,大发审委上任后,IPO审核通过率从81%降至56%,不少递交材料前一年净利润规模超过1亿元的公司也被否决,表明业绩真实性、内控管理规范程度、持续盈利能力、募集资金投向的合理性等实质性问题已经成为审核的重点,上市企业更趋优质。从被否决的企业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关联方问题、毛利率异常等问题也被重点关注。
在细分行业龙头中寻找价值洼地
“以往次新股行情多由资金推动,在打开涨停一字板后,经过短暂调整和充分换手后再度上涨,甚至连续拉涨停。”某私募研究员认为,当前资金推动带来的次新股超短线交易性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一些次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和新股限售股解禁更是加大了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次新股标的时,仍需“去粗取精”,挖掘真正具备持续成长性的低估值个股,着眼长期进行布局。
华泰证券认为,2017年A股行情出现了明显的大小盘分化,白马股表现亮眼。由于白马股的核心逻辑在于“增长持续,估值与增速相匹配”,而次新股往往因为所具备的概念而被热炒。随着市场风格逐渐转向对确定性的追求,次新股板块2017年成为资金流出的重灾区。但是,次新股中仍然不乏一些符合“白马逻辑”的个股,投资者或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一是估值不贵,例如市盈率PE(TTM)小于所处行业市盈率PE(TTM);二是增长持续,例如前三年(2014年-201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于30%;三是性价比高,例如用最新市盈率除以预期利润增速得出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该值介于0和1之间。
前述私募基金研究员表示,IPO发行的常态化推动了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上市,丰富了A股市场投资标的。“随着新股数量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开始关注次新股。虽然大部分次新股的估值并不低,但是一些有行业龙头潜力、具备产品技术壁垒和模式竞争优势的次新股有可能产生‘预期差’,从更长区间看,已经进入了可投资区间。”该研究员说。(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自2017年11月14日以来,次新股板块整体调整已超10%,达到11.77%。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调整明显的次新板块后市表现值得关注。另外,次新股作为高送转的主力军之一,在2017年年报披露期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年报高送转预期有望成为板块上行的另一重要催化剂。
在次新股的具体布局上,梳理券商研报发现,有三类次新股最被机构看好。首先,上市后不惧板块调整股价频创历史新高的个股。
其次,超跌次新股。昨日涨停次新股中,超跌个股不在少数,也反映出市场对超跌次新股的热捧。
最后,绩优白马次新股。华泰证券表示:目前市场风格整体仍是追求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蓝筹股。次新股中也不乏一些符合“白马逻辑”的个股,可依据估值不贵(动态市盈率小于所处行业市盈率)、增长持续(2014年-2016 年即上市前三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于30%)、具有性价比(最新市盈率相对2017年预测盈利增长比率即PEG指标大于0 小于1)三个标准筛选次新白马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类次新股受追捧,资金持续流入均是股价上行的最根本保障。有市场人士表示:兼具雄安新区、区块链、人脸识别等多个热门主题的超跌次新股恒银金融后市表现值得重点跟踪。(来源:证券日报)
上周“三连跌”过后,次新股概念本周重新进入主力视野,导致指数连连弹升。在指数强势、个股分化背景下,经过前期调整后,当前次新股正处于可以参与博弈格局,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适当布局超跌次新股的时点已经到来。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四季度之后,伴随年末资金风险偏好下降,次新股作为高β属性板块出现大跌,从阶段最高位至最低水平,降幅超过30%,直至2017年12月末仍徘徊在区间低位水平。分析人士认为,经过回调后,次新股板块整体估值和股价中枢都发生明显下移,这为节后市场重新参与次新股交易带来了更大的上升空间。而且,上周各大指数普涨格局下,次新股指数发生“三连跌”,暗示当前板块还是处于一种博弈格局。投资者不妨以博弈视角看待次新股板块的投资机会,并结合年报预告适当选择优质标的加以布局。
对于具体筛选标准,孔凌飞建议:一是估值不贵,市盈率PE(TTM)小于所处行业市盈率;二是增长持续,上市前三年净利润符合增长率高于30%;三是具有性价比,当前PE对应2017年一致性预期净利润增速PEG大于0小于1。(来源:中国证券报)
次新股相关主题基金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近三月收益 | 手续费 | 操作 |
519772 | 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 | 15.14%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519185 | 万家精选混合 | 11.85%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004448 | 博时汇智回报灵活配置混合 | 10.78%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003769 | 中银品质生活混合 | 10.54%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163807 | 中银行业优选 | 9.34%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责任编辑:DF371)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 4001818188|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2018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