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产业资本5月猛减持 13只股套现过亿
经济见底预期发酵,近期产业资本减持不断,5月大股东参考减持市值过亿的股票已经达到13只,而不少产业资本大肆减持的也恰好为基金重仓持有的。业内人士表示,产业资本减持释放出的负面信号,会引导基金公司重新审视相关个股的投资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22日,5月大股东减持逾百只股票,攀钢钒钛、九州通、宁波韵升等13只股票减持参考市值均在亿元以上,不少减持股为基金重仓股。尽管减持后个股走势不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产业资本减持透露出负面的信息,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较大的个股,会让基金公司重新审视个股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
数据显示,九州通大股东狮龙国际集团16日减持公司股票近2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4%。从基金持仓来看,该股为银华和华夏基金的重仓股,银华基金旗下优质增长、核心价值及和谐主题等持有2500余万股,华夏基金旗下华夏红利、平稳增长、行业精选及盛世精选合计持有逾2000万股。
此外,中国船舶、宁波海运等船舶运输及电子股歌尔声学也遭股东减持。其中,歌尔声学5月以来高管股东21次密集减持,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据六席,合计流通持股10.48%。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有两个原因造成产业资本减持,一是今年A股涨幅不错,部分周期性股票年内现股价高点,不少大小非选择套现获利;另一方面,经济面预期较差,一些资金短缺的上市公司通过减持股份获得资金补充,这也透露出行业预期偏弱的信号。他认为,一些个股如果出现较大幅度减持,将会引起基金公司对相关个股的重新审视,毕竟上市公司对自身情况最为了解,对于任何风吹草动,内部人士的反应值得基金关注。
-----------------------------------------
【数据一览】
上周产业资本延续此前三周净减持态势,净减持环比虽较此前一周收窄,但5月累计净减持规模已是4月近2.5倍。统计显示,4月净减持金额为25.78亿,截至5月18日,5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61.79亿。结合增减持公告数及增减持行业数看,当前产业资本增持行为仍不活跃。由于降准后市场预期并未改善,投资者对外围市场及经济基本面的忧虑将进一步削弱产业资本增持动能,预计本周产业资本将净减持。
截至5月18日,产业资本净减持环比收窄,总体仍不活跃。上周产业资本增持金额0.32亿,减持金额13.03亿,净减持12.71亿,增减持金额均呈现萎缩,净减持额则环比此前一个星期收窄。期间,增持公告数22个,减持公告数67个,减持数比增持数多45个。增减持金额与增减持公告数的变化表明,上周产业资本活跃度下降且增持金额降低。展望未来一周,我们认为政策大幅放松的概率极小,叠加动荡外围市场不利于风险资产上行,市场预期改善的空间将受限,产业资本净增持的可能性小。
截至5月18日,产业资本增持金额9.47亿,减持金额71.26亿,净减持金额61.79亿;增持公告数76个,减持公告数321个,增减持公告数之差为245个。环比看,不论净减持金额还是增减持公告数差额都在扩张。5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净减持金额分别为41.99亿、13.07亿、6.73亿,仍以主板净减持为主;公司、高管、个人净减持分别为50.44亿、10.07亿、1.27亿,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净减持增幅更大;净增持行业4个,净减持行业18个,净减持行业数比净增持数多14个。5月产业资本净增持的行业为:公用事业净增持4.27亿元、房地产净增持0.20亿元、家电净增持0.15亿元、化工净增持0.03亿元。(证券时报网)
在合适时机的产业资本增持,会给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带来不菲的账目收益。去年以来有增持举动的71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中,有205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目前增持部分获利,合计浮盈约12.90亿元。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亏损不少。整体来看,产业资本减持依然是“主旋律”,5月份资本市场的减持浪潮依旧“如火如荼”。
金融数据终端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在有增持举动的71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2080笔交易中,有205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持行为到目前为止处于浮盈状态,增持盈利合计约12.90亿元;而514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增持股份目前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当初增持价格,截止到目前合计亏损约为37.08亿元。整体上看,受去年股市大环境持续震荡走低影响,719家上市公司所增持的股份,如果没有及时解套,目前整体仍然为亏损约24.17亿元。
在增持盈利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中,一些个人股东通过在适当的时机增持,取得很好的浮盈收益。如苏宁电器(002024.SZ)的多名核心管理层人员,在今年年初先后增持了1321.9万股和1041.14万股,当时增持的股票价格约为8.5元,目前苏宁电器的股价已经涨至9.9元,其持有的市值总额也目前相应地上涨了1832.48万元和1443.28万元。
又如益佰制药(600594.SH)重要股东及高管窦启玲、郎洪平、张圣贵等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先后增持股份约954.76万股,增持时的平均价格在10元至14元,目前益佰制药的二级市场股价已经上涨至17.38元,目前增持部分的浮盈已经到达约2337.2万元。
不过从总体来说,在去年全年的跌跌不休和今年以来的大幅震荡波动行情中,大多数的增持股东还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收益。今年许多增持锁定期尚未结束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由于增持时候的股价偏高,目前的浮亏也较为严重。
从5月份的最新数据来看,产业资本的减持依然是主调。金融数据终端统计显示,5月初至今,两市共有132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了286笔减持,合计减持了6.1086亿股,减持总金额约为78.93亿元。相比之下,整个4月份共有7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131笔减持,合计减持2.15亿股,减持总金额约为24.86亿元。5月份虽尚未结束,但是重要股东减持金额已经是上个月的3倍多。(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产业资本减持的趋势并未扭转。近期中国船舶、德赛电池、康盛股份等多家公司也纷纷发布股东减持公告。德邦证券统计显示,上周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净减持1.39亿股,净减持市值约18.90亿元。总体上看,净减持力度继续小幅上升,近期首度超过均值水平。记者通过统计发现,上周重要股东共减持1.48亿股,增持1548.6万股票。其中大宗交易共有发因数控等5家公司发生9笔交易,均为减持,减持总额为1271万股。对此,业内多数人士提醒,近期慎碰“高压”解禁股,遭产业资本减持个股也面临下跌风险。
产业资本5月以来净减持31.79亿
产业资本持续减持,大盘相应疲软。近日,中国船舶、德赛电池、华泰证券等多家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而5月解禁市值最大的前3家公司世茂股份(83 .83亿元)、大唐发电(45 .63亿元)、攀钢钒钛(36.74亿元),从目前交易记录看,攀钢钒钛已遭减持2.13亿股,减仓市值约为20.6亿元,攀钢钒钛也连续两周下跌。
德邦证券的统计显示,上周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减持1.47亿股,减持市值约19.22亿元;增持0.08亿股,增持市值约0 .32亿元;净减持1.39亿股,净减持市值约18.9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净减持力度继续小幅上升,近期首度超过均值水平。
据华泰证券统计,5月初至上周末,产业资本净减持31.79亿。
记者通过统计发现,上周重要股东共减持1.48亿股,增持1548.6万股。减仓参考市值19.37亿元,增持5075万元,净减持18.87亿元。其中大宗交易共有发因数控等5家公司发生9笔交易,均为减持,减持总额为1271万股。此外,剔除掉没有交易价格的公司,可发现重要股东的交易平均价格和交易期间股票均价的总量基本持平,反映出重要股东折价套现股票后,二级市场上的股价也向其交易价格下跌回归。
各指标显示,产业资本截至上周,依然在持续抛售股份,套现资金。二级市场股价也因此下跌至其产业资本交易价格附近。
减持个股股价并非一路下跌
具体到上市公司来看,上周增持市值排名前三名为T C L集团、齐翔腾达、康力电梯,净增持市值分别约为1445 .06万元、1239 .37万元、303.73万元。而遭到减持幅度最大的个股为宁波韵升、九州通、中国船舶,减持市值分别约为48260 .23万元、36436 .96万元、25759.76万元。中国船舶于18日晚间公告称,截至2012年5月18日,宝钢集团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中国船舶730万股,占中国船舶总股本的0.69%。
从盘面走势看,减持个股股价并非均是一路下跌。目前,有84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宁波韵升表示,因公司积极开发中高端客户,订单保持稳定。预计201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0%-150%。其股价本月在产业资本减持中,依然逆市上涨26%。
中国船舶预计2012年1-6月份公司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0%以上。业绩变动原因说明:公司2012年上半年在建船舶及相关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下降,导致产品毛利率降低。其本月则下跌14.71%。
减持因素复杂金融资本未必跟风
对产业资本的不断减持的动作,深圳太和投资公司投资总监王亮分析,产业资本减持,更多是因为实体经济比较差,而对资本市场没有信心,减持套现后转做其他事情。“要么拿着现金去准备并购,要么做好过冬的准备。”
尽管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已超过50%,对公司的股价认识也比较准确,但王亮表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资本市场的看法不同。
“金融资本在2008年、2009年先于产业资本动作,率先在政策出来前大胆建仓。而产业资本行动缓慢滞后,事后才加大实体产业的投资,最终造成现在建筑、钢铁、机械等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王亮分析说,“所以,现在我们依然比较乐观,很多大的机构,大的长线资金,敢于在实体经济转弱,股价超低时买入建仓。几年后长期拿着30%-50%的收益,他们已经很开心了。”
但他同时指出,每个月都有限售股解禁的通告,建议投资者还是短期不碰这些高压解禁股为好。
“因为他们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从未来发展空间和现在的价格比较,没有潜力就可考虑撤退。”广州私募金印也建议投资者短期规避遭遇产业资本减持的个股。
在天力拓投资总监王先春看来,产业资本减持力度,从2009年开始就日渐增大。“我每周五都有大小非减持数据的报告。”他分析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其一,股改完成解禁期到后,大小非的减持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股东回报锁定的正常表现;其二,说明经济下行中,产业资本并未像以往那样果断增持的增多,反而大幅度套现,这是在银根紧缩后企业迫不得已的行为,说明实体经济资金流偏紧。“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二级市场的股票供给量大幅增加,迫使股票价格下移,也迫使新股发行减速。以至于短期市场反弹即遭到抛售压力,上行压力增大,加大市场的震荡,也难言股市在短期内走好。”(南方都市报梁永建)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