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淘汰落后产能首炮:19家上市公司上榜
工信部昨日公布了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产能淘汰名单共包括19个工业行业,其中水泥、纸业等行业涉及公司较多,分别为140家与274家。细察目录可发现,有19家上市公司在列。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对比2012年工信部对19个工业行业落后产能的要求,在时间进程上没有变化,只是对“产能转移”问题,在表述上略有差别,2012年的表述是:“不得向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
这19个工业行业包括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等。其中,2013年造纸产能计划淘汰634.86万吨;铜产能计划总共淘汰65.44万吨;铝产能计划淘汰26万吨;炼铁产能淘汰277万吨;铅(含再生铅)冶炼产能淘汰80.7万吨;炼钢产能淘汰697.9万吨;锌产能淘汰14.55万吨;焦炭产能淘汰1630.3万吨;化纤产能淘汰14.42万吨;味精产能淘汰22万吨;平板玻璃产能淘汰1680万吨。
名单显示,此次首批涉及落后产能淘汰的企业中,涉及的上市公司约19家。其中,*ST株冶淘汰铅(含再生铅)冶炼产能10万吨;莲花味精淘汰味精产能8万吨;骆驼股份旗下子公司湖北骆驼特种电源有限公司淘汰铅蓄电池10万千伏安时组装产能;新乡化纤淘汰化纤产能2万吨;浪莎股份旗下浙江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淘汰印染产能1750万米。
在2013年焦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有4家上市公司:煤气化第二焦化厂,淘汰焦炭产能100万吨;包钢股份焦化厂,淘汰焦炭产能172万吨;山东钢铁,淘汰焦炭产能55万吨;太化股份淘汰焦炭产能90万吨。
在造纸上市公司中,晨鸣纸业成为落后产能淘汰大户:晨鸣纸业本部淘汰产能4.62万吨(制浆能力)外,其旗下的武汉晨鸣淘汰产能22万吨;公司2008年收购组建的富裕晨鸣纸业此次也淘汰产能1.8万吨,总计淘汰产能28.42万吨。此外,石岘纸业淘汰产能13万吨(制浆能力);福建南纸淘汰造纸产能3万吨;华泰股份淘汰产能总计15.19万吨;银鸽投资的舞阳银鸽纸产有限责任公司淘汰产能9.4万吨;南宁糖业制糖造纸厂淘汰产能3.5万吨。
水泥行业淘汰名单共涉及140家,福建与河北占了半壁江山,合计有78家。其中,金隅股份旗下的承德金隅和邯郸金隅太行水泥继去年分别淘汰产能17万吨和140万吨后,今年又将分别淘汰产能10万吨和10万吨。另外,天山股份淘汰产能45万吨;冀东水泥旗下公司张家口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淘汰产能80万吨。令人惊讶的是,根据*ST宝硕2005年发布的相关公告,公司与控股子公司保定宝硕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保定宝硕水泥有限公司,年设计生产规模25万吨,但此次工信部公布的情况显示,保定宝硕总淘汰产能达22万吨。
上证报记者看到,像平板玻璃、锌等一些行业中,未出现上市公司的身影,因此,对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理论上应面临发展机遇。

------------------
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及其带来的经济运行低效率,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桎梏。对过剩产能的处置,无外乎压缩过剩供给或创造内生需求。从实现方式看,体现为一是市场自动出清,二是产业转移,三是产业升级。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的产能过剩而言,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从产业统一高度协调市场与政府对产业经济的调节,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积极引导产业优化与升级,以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旧的产业约束,是引导当前过剩产能走向良性增长的必然选择。
多因素导致产能过剩
当前国内工业企业所面临的过剩产能,是经历了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以及后续稳增长政策刺激下的投资冲动扩张之后,结构性供给过度与政策回归常态后微观需求不足的叠加。从更深层次看,经济增长模式及产业组织模式低效率是造成当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首先,二元需求下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以增量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面临边际产出效率递减和边际投入成本上升。与此同时,高投资带来的供给增加与二元需求结构下的需求不足矛盾日益突出。从投资角度看,国有工业部门尤其是国有制造业部门的高投资率,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对民间部门投资造成一定程度挤出。资金获取能力、行业进入行政壁垒、隐形补贴均会限制有活力的民间投资参与,激发经济潜在需求的企业家精神受到抑制。从消费角度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导致占总人口65%以上的农村户籍居民消费能力薄弱。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背景下,工业产品国内最终消费需求不足。
其次,产业组织模式低效率。现实中,行业进入的行政壁垒及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合理流动受到约束,多级政府与企业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加剧了地方及部门间的重复建设,低效重复投资加剧总体产能过剩压力。同时,由于行政区域间行业供求信息共享不足,产品销售受行政区域垄断,生产企业对市场总需求变化缺乏合理预见。不同区域企业个体投资行为的重复产能扩张最终导致总体产能过剩。
再次,预算软约束扭曲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科尔奈指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强扩张冲动和严重的投资饥渴症。在这一体制下,中央政府通过对投资进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和配额限制,以尽可能约束这种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症。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症依然存在,并由于预算软约束放松了对企业投资的限制,往往加重投资过热倾向。
现行行政区划导致经济条块分割、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以及信贷资金投放的切块管理,强化了地方、部门利益导向的投资冲动。政绩化的GDP增长难以匹配过度投资导致的无序债务扩张风险,后置的产能过剩则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加剧债务风险积聚。
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
对过剩产能的处置,从根本上讲,无外乎压缩过剩供给或创造内生需求。从实现方式看,体现为一是市场自动出清,二是产业转移,三是产业升级。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产能过剩源于低效重复投资,市场出清意味着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引导过剩行业优胜劣汰,通过行业整合兼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消除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是市场自动出清的前提。政府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不应参与游戏过程。应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市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借助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方式,将包括环境治理成本在内的企业生产外部成本内生为企业生产成本,以市场规则约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投资扩张行为。
促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产业转移是应对区域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基于区域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及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在科学预测区域产品市场需求空间的基础上,引导过度竞争区域产业合理向外转移,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产业转移是延续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对技术落后、能耗巨大、污染严重者,应防止其以产业转移为伪装,重复低效率投资。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总体工业化率在40%左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且区域发展不均衡。工业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优化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并引导工业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关键。
优化政策环境减少微观干预。资源的相对稀缺及资源利用的低效率,极大压缩了传统凯恩斯主义政策操作空间,以宽财政宽货币创造增量需求、消化过剩产能的模式难以为继。放松政策空间,由企业在市场规则下自主决定投融资行为,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财政政策应以降低企业税负为方向,减少税费的重复征缴,降低企业综合交易成本;金融货币政策需要继续推进直接融资,减少金融重叠导致的货币空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产业政策方面,应集中于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开展规划设计,对其他产业做好政策协调,逐步取消非国计民生产业的行政壁垒,促进多元资本参与,盘活民间资本存量。
建立产能统计监测体系。缺乏科学的产能利用率统计是导致重复投资的重要原因。推进我国工业部门产能统计监测,对科学预测和管理工业领域产能利用水平,预判产能投资与货币需求、通胀水平、企业盈利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今年首批淘汰落后产能名单 19上市公司上榜)
(责任编辑:DF010)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