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位公募投资人士展望二季度 情绪底或已现 上半年主攻“稳增长”

2022年04月11日 07:30
来源: 中国基金报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摘要
【十位公募投资人士展望二季度 情绪底或已现 上半年主攻“稳增长”】二季度及往后市场会如何走?主要的风险点在哪里?哪些板块更有机会?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10家公募的10位知名投研人士,他们是:景顺长城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余广,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陶灿,嘉实基金股票策略研究总监方晗,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联席总经理唐小东,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华泰柏瑞主动权益投资副总监牛勇,永赢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宝盈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朱建明,博道基金研究总监兼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张迎军,中欧基金经理袁维德,共同把脉A股行情,挖掘投资机遇。

  2022年一季度,沪指跌了10.65%,创业板跌幅更是达到19.96%。

  二季度及往后市场会如何走?主要的风险点在哪里?哪些板块更有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10家公募的10位知名投研人士,他们是:景顺长城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余广,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陶灿,嘉实基金股票策略研究总监方晗,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联席总经理唐小东,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华泰柏瑞主动权益投资副总监牛勇,永赢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宝盈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朱建明,博道基金研究总监兼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张迎军,中欧基金经理袁维德,共同把脉A股行情,挖掘投资机遇。

  以上公募人士认为,政策底已现,盈利底可能在二季度逐步得到验证;投资方向上,“稳增长”或是上半年的主线,下半年的投资机遇则主要来自“调结构”。

  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权益市场基本较强吸引力

  中国基金报:A股调整是否已经到位?现在的估值水平处于怎样的阶段?

  余广:市场从去年底到现在已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政策稳增长决心很强,市场盈利底可能在二季度逐步得到验证。A股指数整体向下空间不大,后市大概率将通过时间逐步构筑底部区域。

  唐小东:A股有政策底、情绪底、估值底、市场底等等各种说法。现在大家普遍将3月16日金融委专题会议看作政策底;而从3月份极端时点市场杀跌幅度、公募基金发行难度等视角判断,情绪底也已经具备。不过,大家对市场底还有分歧,有人认为会二次探底。其实,不管什么底,只要是底部,都应该以买入视角来应对,只是不同底部对应的买入级别有差别。

  方晗:A股经历了三年结构性牛市,很多股票估值偏高。今年在稳增长政策主导下,流动性基本上会走向宽松,股市估值会在一个中枢水平。

  开年以来,宏观背景异常复杂,四条宏观线索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变量:一是国内稳增长预期强化,二是美联储加速加息,三是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四是国内疫情升级。四大主线交织,伴随中概股港股次生风险,促成了市场资金流出、风险偏好低迷、风格切换。

  从下跌的时长和幅度看,A股应该在逐步接近底部,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也符合见底条件。沪深两市最核心的300家公司整体处于极具长期投资价值的底部区域。

  马全胜: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中位数为27倍,与2005年、2008年、2012年和2018年A股四轮底部的估值水平相当;同时,股票性价比超过债券、大规模个股“破净”、投资者情绪低迷等现象显现,A股市场已经具备“底部”特征。

  牛勇:沪深300从2021年2月高点至4月8日回落30%左右,调整时间超过13个月,调整幅度接近2018年,时间超过2018年。然而,本轮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与2018年相比要有利,除2021年下半年起地产开发贷款政策调整外,货币政策整体稳健之下流动性适当充裕,并没有2018年的非标显著收缩以及资本市场快速去杠杆。加之2018年宏观层面亦有贸易纠纷对出口的压力,相比宏观环境较目前更为复杂。虽然市场担心美联储连续加息幅度超预期,但国内利率与财政政策预期与海外方向相反,对A股来说是政策支持而非政策压制。

  朱建明:A股调整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方面疫情反复加重了对经济的压力,特别是上海的疫情及其外溢对制造业影响较大,市场对于我们坚持动态清零的不确定性结果存在担心,另一方面地缘政治与海外流动性等外部环境也不友好。虽然A股经历几个月的调整,整体来看估值水平并不高,我们长期看好的成长方向已经明显低估。

  上半年机会在稳增长

  下半年集中在调结构

  中国基金报:展望二季度及以后,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疫情、海外市场等综合影响下,A股整体的投资机会如何?

  陶灿:宏观经济短期存在较大的稳增长压力,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上半年集中在稳增长领域,下半年主要在调结构领域。

  余广: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带来的政策周期错位仍在持续。对中国而言,加快信用扩张节奏、加强对经济的实际拉动是当前政策的关键。在政策相对友好的背景下,市场情绪有望逐步回升。

  方晗:一季度内外部宏观风险交织、市场面临的超预期干扰因素较多、整体风险偏好承压以及连续亏钱效应积累下的资金负反馈导致市场出现了泥沙俱下式的下跌。目前,股票市场总量指标有企稳迹象,急跌消化了一系列预期上的冲击。稳增长和疫情两大内部因素在二季度之内逐步好转的概率较大,全球通胀中枢上行和海外流动性收紧的转机可能要等到下半年。配置线索上,优先估值处在低位、业绩确定性强且景气度在底部,并可能受益疫情好转和国内经济好转的行业;此外看好增长确定、估值随成长股整体大幅收缩、极少受成本冲击的成长方向。

  袁维德:二季度之后,制约市场的不利因素有望逐一解除:国内疫情终将得到控制,经济见底回升;美国经济逐步见顶,市场对海外流动性的担忧逐渐减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减弱,国内制造业企业利润率见底回升。不过,虽然当前市场的相对估值在所有大类资产中具备很强的吸引力,但随着利率中枢不断下移,权益市场的绝对估值相比2018年低点已有所上升,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可预期获得和企业增长相匹配的回报,但过去三年来自估值快速扩张的收益很难持续。

  唐小东:受地产低迷和沪深两地疫情冲击影响,经济短期压力比较大。二季度,预计随着抗疫见效,以及积极宏观政策落地,经济环比将会有所改善。

  马全胜:目前经济处于去年二季度以来的下行触底阶段,俄乌冲突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带来的成本冲击,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下风险偏好较弱,叠加起来,市场体现为“政策底”之后的震荡触底过程。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大概率将会是逐渐上行的趋势。去年四季度GDP增速为4.0%,今年的目标是5.5%,将促使经济增长向上,这是市场中枢的决定力量,是与去年经济基本面逐季下降的情况的最大不同之处。

  短期看,A股情绪面的修复还需要时间。然而,中长期看,中国市场在全球波动中仍具韧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强国,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稳健、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增强了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全球通胀风险、俄乌冲突等因素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较为可控。二季度前后,在通胀水平整体可控、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市场环境中,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有望带来A股的增长前景,助推市场进入中期上行区间。

  牛勇:当前宏观环境处于触底回升阶段。首先,市场基本认同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经济”,政策底已经出现;3月16日刘鹤副总理就金融市场的讲话,使政策底进一步明确。

  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疫情缓解,二季度经济大概率可以触底回升,资本市场或将迎来增量资金的再次布局。无论是与经济高度相关的周期性低估值板块,或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成长性确定的成长板块,都有望迎来显著的中长期机会。

  李永兴:宏观层面,全球通胀或缓解但仍处高位、海外流动性继续收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将有所缓解、政策继续维持宽松。目前,局部疫情反复扰动下游需求,但在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下,预计二季度中后段疫情有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减轻。同时,国内政策放松方向明确,后续货币、信用政策放松有望逐步落地,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

  展望后市,短期内,指数还要震荡整固,中期看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张迎军:政策面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利于A股市场;经济面,经济在一季度形成拐点的概率非常高。2009年和2019年的两次重要底部,都是先有政策底然后出现市场底,最后是经济底,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阶段,持续向下的空间有限。

  从去年12月到现在,A股已经调整了4个多月,大概率下跌不会超过6个月。虽然前期基金新发遇冷,不少理财资金离场,但这部分资金需要再配置,等到市场不再急跌,震荡调整之后,资金还是会回到股票市场。

  朱建明:二季度,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受疫情防控和地产政策扰动,处于观察期。需要宏观因素相对明朗,市场才有可能重拾升势。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政策的灵活性抱有充分信心,对长期投资者而言目前是比较好的入市时机。

  中国基金报:未来影响A股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潜在风险有哪些?

  余广:潜在的风险包括盈利下行速度超预期,国内宽松政策或基建拖底政策不及预期,美国通胀超预期上升、加息缩表更快,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蔓延,俄乌冲突演变的不确定性等。

  陶灿:影响未来A股运行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国内经济增长能否企稳,如地产投资、销售能否企稳;二是消费能否企稳,如海外通胀因素转好,A股有望走强。

  风险因素主要是海外通过加息控制通胀,也就是用抑制需求的方式解决供给短缺导致的通胀,可能会有经济失速下滑的风险。

  方晗:由于疫情的扰动,资金从减量流出到重拾信心吸引流入需要时间,重点高景气方向需要时间化解抱团瓦解的压力,海外流动性收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造成的能源价格中枢仍将维持高位。因此,市场不会一蹴而就地反弹从而形成全局机会,更多是震荡上行的节奏。

  唐小东:海外宏观经济硬着陆是较大的风险。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所处位置对市场相对友好,出现风险的概率或不大。

  马全胜:企业盈利是未来A股的核心驱动力,市场情绪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多种风险因素均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后续仍需关注美联储加息缩表情况、俄乌冲突下的蝴蝶效应等潜在风险。

  牛勇:当前市场处于历史偏低估值水平,对未来政策预期也比较充分,整体看,市场站在了一个比较好的起点。未来更多地将关注成长品种的成长确定性,包括在二、三季度的业绩兑现情况,业绩确定性高甚至超预期的成长品质具备估值修复弹性。另外,在稳增长板块中,市场将关注那些先期订单能够获益的细分板块,比如基建订单,或者市占率能够显著提升的地产公司。再次,市场将关注能够在经济企稳反弹,需求回升情况下,产品价格具备向上弹性的公司。

  市场潜在风险在于地缘政治风险复杂化之下,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所导致的资金流动。这种概率不大,但也是值得关注的风险因素之一。

  政策与经济基本面成主要影响因素

  沿着稳增长和一季报超预期主线布局

  中国基金报:后市投资布局的总体规划和脉络是怎样的?哪些板块和行业的投资机会更突出?

  陶灿:结合基本面和估值匹配度,更看好“调结构”领域相关行业机会,如食品饮料、新能源、电子、医药等,尤其会关注传统基金重仓行业中估值调整幅度大且基本面优异的标的。

  余广:预计“稳增长”方向接下来仍将有一定的表现。同时,成长股经历了前期回调后,性价比提升,估值层面有望逐步获得支撑,适合逢低吸纳景气个股。此外,受疫情和经济恢复偏慢影响,消费表现较弱,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很多优质公司估值已经极具吸引力,为长期资金提供了较好的配置机会;重点关注新能源、部分消费股、部分周期股标的。

  唐小东:今年整体的规划可以总结为“积极布局、耐心等待”。积极布局即不认为市场会有系统性风险,整体操作策略是寻找好的买入机会和标的。耐心等待意味着持有收益未必能够在短期兑现,或一些长期看好的标的可以耐心等待好的介入机会。节奏上关注两个时点,一个是二三季度稳增长政策兑现情况,这将影响传统价值板块的配置;下半年关注长期成长性板块,部分标的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性价比。

  方晗:从边际改善方向、估值、资金结构等因素看,受益国内稳增长和疫情改善是短期值得把握的方向; 阶段性仍是价值风格占优;房地产、必选(农业)产业链、新能源车、军工、电力、港股互联网等板块值得超配,待地产数据改善后,可增持必选消费和地产产业链相关的白酒、建材股票。

  马全胜:当前市场对稳增长政策预期高涨。基于此,要寻找政策边际变化,具备潜在支持的领域发力,具体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如家电、家居、建材等,特别是新能源基建。

  同时,对于今年已有所调整、估值相对便宜、中长期前景明朗的中下游消费领域,需要更多地自下而上选股,寻找Alpha机会;短期超跌、中期景气度较高的制造板块依然具备配置价值,包括新能源、半导体等,可以依据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景气程度变迁进行资产配置。

  近期,经济、金融及企业盈利数据陆续公布,成为市场密切关注的核心线索,重点寻找在业绩表现超预期的方向。

  牛勇:未来看好的方向主要是具备业绩确定性与成长空间的新能源板块优质成长股,还有具备估值安全边际的消费医药品种,这类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已回到历史极低位置。

  对于新能源板块,当前市场在转嫁成本以及下游消费者是否接受涨价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我们认为头部电池企业具备转移成本的能力。

  其他消费板块中的头部CXO公司,特别是在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抢先布局的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当前估值合理偏低。食品饮料中的高成长公司,当前估值低于40倍,明年业绩增速高度确定,具备中期配置价值。

  袁维德:站在长期视角上看,中下游制造业中的优质公司在不断积累成本或技术上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的产品逐渐从中低端走向难度更高、壁垒更强的中高端,越来越具备全球竞争力。这批公司可以说是我国制造业中的中坚力量,、在全球范围看都是很有价值的资产。这些公司不仅分布在传统行业,也出现在包括以新能源、通信、电子、军工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此外以互联网、计算机、消费为代表的服务业经过近期的调整,估值也非常合理,其中的优质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投资价值。

  朱建明:今年应该很难有板块能走出过去两年那样的极致风格。

  李永兴:现阶段需要沿着稳增长和一季报超预期这一主线开展规划。具体包括,一,房地产及建材、家电、家具等地产链:地产政策放松预期持续升温,地产信用风险逐步化解,有望带动地产估值进一步修复。二,银行券商:国内政策放松预期持续升温,银行、券商等高股息板块兼具安全性与政策驱动,进可攻退可守。三,一季报超预期:季报期业绩超预期的板块一般表现较好。提前披露一季报预告且预盈的个股中,关注半导体、军工、医药等成长行业的部分子板块,以及化工、有色、煤炭等上游资源行业。

  张迎军:公募基金创造超额收益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组合里尽可能多地长期持有牛股,这些公司要从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上去寻找,另一个是控制好回撤,回撤实际上就是长期复利的另外一个表现形式。

  目前,投资的第一大主线依然是新能源,市场当下的争论更多是在短期,比如放在3~6个月的维度或者放在一年的维度去看问题,但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是十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因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之一就是绿色经济。其次还有医药,主要是CXO,还有人工智能、云计算、半导体等。

  中高仓位运作持仓更为均衡

  中国基金报:贵司近期是否针对后市预判,进行了仓位优化和板块间的调整或策略优化?调整的方向是怎样的?

  陶灿:上半年我们已经布局了部分稳增长领域,下半年将着重关注调结构领域投资,但前提是下半年稳增长见成效且海外通胀可控。

  朱建明:仓位可能变化不会很大,目前的持仓基本面不错,性价比很高。

  李永兴:当前A股基本调整到位,估值性价比凸显,预期后续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中长期看好A股的投资价值,因此我们维持中高仓位运作。从结构上看,仓位更加均衡,稳增长与成长均有布局。近期较为关注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稳增长板块,对成长方向依旧长期看好,当前部分标的或已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我们也在考虑低位布局。

  张迎军:市场短期冲击因素很多,但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的组合都是基于长周期视角构造的。市场在不断进化,情绪演绎到一定阶段之后还是会回归理性,虽然有些低估值的股票可能上涨,但是空间有限,而基于长周期视角的持仓短期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最终会给投资组合创造不错的超额回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十位公募投资人士展望二季度 情绪底或已现 上半年主攻“稳增长”)

(责任编辑:436)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江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