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重要指数密集调整释放多重信号
■李乔宇
近期,A股及港股市场多个重要指数密集调整引发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国际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对富时中国50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富时中国A150指数、富时中国A200指数、富时中国A400指数的季度审核变更,将于9月19日收盘后生效。9月8日,恒生指数成份股调整正式生效,成份股数量由85只增加至88只。8月29日,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科创50等指数三季度定期调整结果的公告,于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重要指数密集调整的背后,蕴含着资本市场对产业变迁与经济动能转换的判断,释放三重积极信号。
一是硬科技站上“C位”,指数权重向新质生产力倾斜,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向硬科技倾斜成为多个重要指数的共同选择。比如,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有限公司、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分别属于医药与AI算力板块,并剔除部分传统行业上市公司。这一调整绝非偶然,医药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AI算力则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两者均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而恒生指数纳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彰显新消费赛道崛起逻辑。
二是传统行业巨头加速转型,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发生深刻转变。
9月8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H股正式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此次调整,恰逢中国电信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并宣布“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升级的重要时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翼云收入为573亿元,同比增长3.8%。曾被视为“管道运营商”的通信巨头,如今正以“云服务商”的身份获得新定价。
这一变化背后,是资本市场估值逻辑的深刻转变。作为港股风向标,恒生指数成份股兼顾“市值+成交额”。中国电信的入围不仅是对其市值管理与转型成果的直接肯定,更传递出传统产业并非资本市场“边缘板块”的明确信号。可以预见,通过向科技、数字领域延伸,培育出清晰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有更多传统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获得投资者青睐。
三是优质资产价值重估,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指数是资本市场“价值指挥棒”,指数权重的倾斜具有强烈导向意义。短期来看,能够引导被动资金的集中配置,提升相关标的的流动性与估值水平;长期来看,有望为相关上市公司构建起让资金赋能产业升级的良性发展曲线。
以跟踪富时中国A50、恒生指数的万亿元量级被动基金为例,随着成份股的调整,被动基金资金流向会直接引导市场资源涌入高科技领域,精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共振效应。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重要指数密集调整释放多重信号)
(责任编辑:126)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