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年内超200只基金清算 行业优胜劣汰提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208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基金产品宣布清算,持续维持近年来的高位水平,行业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速。从具体类型来看,成立于2022年、面临三年“规模大考”的发起式基金,以及股债“跷跷板”效应下业绩有所承压的债券型基金清算数量较多。
清算基金数量持续保持高位
10月15日,又有两只基金同日发布了基金合同终止相关公告。
华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发起式基金——华安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发起式由于在基金成立满三年后,资产净值规模未达到2亿元门槛,因而进入清算程序。
根据公告,华安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发起式的《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2年10月14日,生效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为2025年10月14日。截至2025年10月14日终,该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触发上述《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同日,海富通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旗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海富通瑞鑫30天持有期债券于10月15日进入清算程序。截至2025年10月14日,该基金已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及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的情形。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该基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清算并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今年以来,清算基金数量已突破200只。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清算基金共208只。
从清算基金的投资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的清算数量位居第一,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的清算数量分别达到了41只和29只,而混合型FOF的清算数量则达到了26只。除此之外,被动指数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清算数量分别为22只与17只,在各品类中同样位居前列。
近年来,公募基金在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内的优胜劣汰也有所提速,具体表现为清算基金的数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清算基金数量分别为255只、236只、261只、293只,远高于2020年及此前的水准。
发起式基金面临三年“规模大考”
相比普通基金,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较低,其要求为相关基金公司、高管或基金经理认购至少1000万元,并至少持有三年。不过,若该类基金在成立三年后,还不能达到2亿元的规模要求,其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今年清算的二百余只基金中,发起式基金的数量达到了77只,占比约为37%,其清算原因均为成立满三年后,基金规模未能达到基金合同中所规定的要求。
除华安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发起式外,今年9月,华安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FOF、华宝专精特新、东方红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FOF等7只发起式基金也宣布清算。其中,除博时富通一年定开的清算原因为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其余均为基金规模未能达到基金合同要求而触发了合同终止条款。
此前的6月、7月和8月,发起式基金的清算数量也分别达到9只、12只、10只。不少发起式基金清算时规模较小,甚至不足5000万元,还有部分发起式FOF的净值仅剩1000万元左右。
此前已进入清算流程的基金产品,多数业绩表现欠佳。以成立于2022年4月的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基金为例,今年5月,该基金清算时已累计亏损逾53%,剩余财产净值只有2670万元。该基金在2023年跌逾46%,在同类排名中位列倒数。
另一方面,不少发起式基金具备较为明显的赛道特征,持仓行业相对集中。结构性市场行情下,“热度”过后基金业绩便面临较大滑坡。例如,今年6月清算的发起式基金多成立于2022年5月至6月,不少以医药和新能源为主要投资方向。而从过去三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医药、新能源板块整体回撤明显,使得相关基金业绩表现面临较大压力。
债券型基金清盘压力凸显
在年内清盘的非发起式基金中,债券型基金的清盘现象表现较为突出。
据统计,截至10月15日记者发稿,年内清盘的非发起式基金共131只,其中71只为债券型产品,占比超过半数。
具体来看,10月以来已有3只债券型非发起式基金宣告清盘。除海富通瑞鑫30天持有期债券外,还有申万宏源双季增享6个月债券、长城优选添利一年持有两只债券型产品。而9月清盘的债券型基金数量则达到11只。
从清盘原因来看,上述债券型基金多是因为资产净值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基金合同约定的“关口”。例如,根据长城基金发布的公告,截至2025年10月9日,长城优选添利一年持有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合同终止事由,因而进行财产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银河基金公告也显示,截至2025年9月29日,旗下银河招益6个月持有混合已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基金将进入清算程序并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今年以来,股债市场“跷跷板”效应持续上演,债市表现与去年的单边债牛相比明显走弱,整体呈宽幅震荡走势。
“9月权益牛市与反内卷通胀修复继续压制债市做多空间,但权益市场从8月的全面行情转变为9月的结构性行情后,对债市的压制有所减弱。”国投瑞银固定收益部总经理李达夫表示,债市经过2025年3季度的调整后,可能已具备一定的配置性价比,短端确定性继续优于长端和超长端,未来将积极把握出现的机会。
“三季度债市调整主要有两个原因:通缩预期修复与监管政策变化。这两个因素在四季度对债市的利空会减弱。”东方证券固收团队也认为,目前债市投资机会仍是波段,趋势性机会仍需等待配置盘入场,可重点观测四季度货币政策与监管因素变化。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年内超200只基金清算 行业优胜劣汰提速)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