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创新药风向突变?官宣114亿美元大单,股价却跳水丨港美股看台
港股上市公司信达生物与全球药企武田制药的重磅合作并未能引爆股价。
信达生物10月22日公告称,公司与日本药企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癌症治疗药物,此次交易总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不过,该上百亿美元的交易并未引爆信达生物的股价。10月22日,信达生物开盘涨9.9%,随后持续下跌并翻绿,截至收盘,信达生物的股价跌1.96%,报85.2港元/股。

114亿美元大单
10月22日,信达生物宣布与武田制药达成重磅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加速推进信达生物新一代IO与ADC疗法的全球开发,打造颠覆性癌症治疗方案,造福全球患者。

据了解,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核心协同优势,加速信达生物IO及ADC在研药物的全球开发进程,包括:(1)IBI363,一款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强劲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IO基石疗法;(2)IBI343,一款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同类最优CLDN18.2ADC;(3)IBI3001,一款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全球首创的EGFR/B7H3双抗ADC。
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的溢价战略股权投资)以及潜在里程碑付款,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同时信达生物还将获得销售分成。
不同于国内多个创新药企业的对外授权交易,直接将海外的商业化权益交给合作伙伴,信达生物此次与武田制药的合作,并未放弃在海外进行商业化的雄心。
信达生物肿瘤管线首席研发官周辉表示,新一代IO与ADC药物的开发将是全球肿瘤治疗格局创新变革的重要方向。凭借信达生物在IO与ADC领域的专业洞见和丰富积累,与武田制药在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的深厚经验与强大实力,双方将通过协同一致的临床开发计划,加速将信达生物的新一代肿瘤疗法推向全球市场,造福全球患者,最大化实现产品价值。另外,此次合作也是信达生物迈向全球化战略蓝图的关键一步,将助力我们拓展全球布局,最终实现“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的长远目标。
作为全球TOP15药企,武田近年在肿瘤领域受困于“有布局、缺重磅”,实体瘤管线更因多款项目数据不及预期被迫调整。此次豪掷114亿美元,本质是瞄准PD-1迭代期的市场缺口,押注信达管线的“差异化爆发力”。
武田制药全球肿瘤事业部总裁Teresa Bitetti表示,IBI363与IBI343这两款新一代在研药物,有望填补全球多项实体瘤治疗领域的关键空白,为患者带来新希望。武田的全球研发实力与商业化能力将加速推动这些在研药物惠及全球患者。IBI363和IBI343有望为武田肿瘤管线带来颠覆性突破,并显著提升武田在2030年后的增长潜力。
创新药BD交易行情热度下降
尽管开盘大涨近10%,但这笔最高可达114亿美元的交易并未引爆公司股价。
今日开盘,信达生物在上述消息刺激下竞价涨9.90%,但随后股价快速回落,盘中最大跌幅超3%。截至收盘,信达生物的股价跌1.96%,报85.2港元/股,总市值为1460亿港元。
这一幕并非个例,近期,创新药BD交易行情热度明显降温。10月16日晚间,维立志博公告称,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Dianthus达成全球独家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临床前资产及新型抗BDCA2-TACI双特异性融合蛋白LBL-047,LBL-047已获美国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及中国内地IND受理。
根据这份协议,维立志博将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的首付款、潜在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00万美元首付款、2025年第四季度支付的500万美元及最高1300万美元的潜在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10亿美元的潜在临床开发、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另外还将有权获得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费率从中个位数至低双位数不等。
然而,维立志博次日开盘涨5.66%后,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最终收跌1.89%,报65.00港元/股。

更早的10月8日,诺诚健华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与Zenas BioPharma, Inc.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奥布替尼及2项临床前资产有偿许可给后者。交易金额包括1亿美元首付款和700万普通股股票,以及潜在的研发及注册里程碑付款,总额超过20亿美元。此外,诺诚健华有权按许可产品年度净销售额收取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但该消息公布后,诺诚健华的港股股价同样是高开后跳水,并接连大跌。其中10月9日下跌11.64%,10月10日又跌11.49%。

创新药行情能否继续
将时间回拨到前几个月,动辄上亿乃至数亿美元的BD首付款催化下,多家药企实现翻倍式上涨,甚至出现数十倍行情。
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0月17日,国内license-out交易共发生135起,首付款金额总计49.76亿美元,总金额达到1029.96亿美元。
华源证券认为,中国医药产业已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尤其是创新药显著打开了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展望2025年四季度,华源证券继续看好创新药主线,关注三季度业绩开始企稳回升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医疗设备和家用器械板块,布局2026年行业有望迎来反转的老龄化及院外消费(药店、中药等),同时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的麻药、血制品等。
事实上,对于已达成的BD项目,拿到首付款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仍处于不断的淘汰过程中。国泰海通证券的研报指出,2025年创新药行情由“技术+政策+出海”三轮驱动,核心在于对外BD交易。但创新药板块在经历了“普涨—分化—精选”三阶段之后,需要密切关注BD的新增与兑现情况。相比同业,研发效率高、海外合作确定性强的创新药龙头有望率先受益,但同时需要警惕研发失败、商业化不及预期以及板块情绪短期过热等潜在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创新药风向突变?官宣114亿美元大单,股价却跳水丨港美股看台)
(责任编辑: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