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高盛大幅上调阿里资本开支预期至4600亿元:推理需求爆炸性增长,AI效率提高驱动更强收入
高盛认为,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将继续推动云服务厂商的资本开支(Capex)上行。中国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的战略路径正日益分化,阿里巴巴 (BABA.US)凭借其全栈能力押注企业级AI云市场,而字节跳动则在消费级(To-C)应用上全力冲刺。
高盛在23日的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头部云厂商的资本开支预测,预计阿里巴巴在2026至2028财年的合计资本开支将达到460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该公司此前3800亿元的目标。该行认为,AI推理需求的激增是支撑这一判断的核心逻辑,更高的计算效率反而可能提升资本开支向云收入的转化率,从而加速收入增长。
与此同时,巨头们的战略差异愈发明显。高盛指出,阿里巴巴在外部AI云收入规模和企业级(To-B)服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商业化路径更为清晰。而字节跳动则凭借旗下聊天机器人“豆包”在To-C领域和日均token消耗量上占据最大份额,显示出其在探索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方面的决心。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主要科技股的估值仍具吸引力。市场尚未进入AI泡沫,而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估值相较于其盈利增长前景及全球同行(如谷歌、亚马逊 (AMZN.US))仍有折价空间。基于此,高盛重申对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买入”评级。
AI效率提升难挡资本开支扩张
近期,中国公司在AI基础设施和计算效率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例如,阿里云发布了新的GPU池化系统Aegaeon,据称可节省82%的GPU资源;DeepSeek的新OCR模型能将文本输入消耗的token减少90%。
然而,高盛认为,这些效率提升并不意味着资本开支会相应缩减。报告引用的数据显示,AI推理需求和token消耗量正呈指数级增长。字节跳动近期宣布,其日均token消耗量已在9月份突破30万亿,相比4-5月实现翻番,该体量已接近谷歌的43万亿。阿里巴巴此前也曾在云栖大会上透露,其AI推理需求每2-3个月就会翻一番。
高盛预测,中国云服务提供商(CSP)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50%。该行分析称,强劲的推理需求是驱动云厂商持续投入的关键,而技术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将这些投资更有效地转化为收入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巨头路径分化:阿里To-B,字节To-C
高盛的报告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两大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不同战略布局。
阿里巴巴正聚焦于企业级AI市场,依托其“独特的全栈AI能力”,在外部AI云收入规模上占据领先。10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新的夸克(Quark)AI聊天机器人助手服务,该服务利用其最先进的闭源通义千问(Qwen)模型,直接与字节跳动的“豆包”和腾讯的“元宝”展开竞争。此外,其夸克“造点”应用也凭借闭源视频模型Wan2.5在多模态视频和图像编辑功能上取得进展。
相比之下,字节跳动更侧重于探索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其“豆包”聊天机器人已成为中国To-C市场和日均token消耗量的领导者。字节跳动正加速“豆包”的商业化进程,例如在聊天中无缝接入抖音电商服务,允许用户直接在应用内完成交易,并加入了AI键盘等新功能。
多模态与商业化提速
报告指出,中国的多模态大模型正在全球市场取得进展,并凭借开源、低价和高速度等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腾讯的“混元图像3.0”模型在LMArena的文生图模型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定价方面,报告援引价格对比数据称,阿里巴巴的Qwen3 Max模型输出价格比GPT-5/Gemini 2.5 Pro便宜40%。
中国AI模型的全球应用也在增加。报告援引爱彼迎 (ABNB.US)(Airbnb)CEO的表态称,该公司正大量使用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来支持其客服代理,这凸显了中国开源AI模型正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
在商业化方面,中国To-C应用正沿着ChatGPT的路径前进。除了字节跳动的“豆包”加速整合电商功能外,阿里巴巴的夸克也推出了一站式AI图像和视频创作平台“造点”。高盛认为,中国To-C聊天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仍在演进,最终可能更多地由广告收入驱动。
在估值层面,高盛认为目前尚未出现AI泡沫,其美国策略师预计美国的AI资本开支热潮将持续到2026年。报告数据显示,腾讯和阿里巴巴2026年预期市盈率(GAAP)分别为21倍和23倍,相较于谷歌的24倍以及亚马逊和微软 (MSFT.US)的28-30倍,仍处于“不苛刻的”水平。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151)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