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再次自购!融通基金万民远:逆向投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来证明你的与众不同是有道理的

2023年01月16日 14:27
来源: 券商中国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近年来,受政策、估值、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压制,医药板块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极为不利的市场环境下,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逆流而上,超额收益显著,而且业绩稳定性好、回撤相对较小,颇受市场关注。

  万民远是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博士,深耕医药投资十余年,对医药行业和投资有着深刻的理解,被研究机构公认为特立独行的逆行者。他喜欢逆向投资,基本不参与抱团股,而偏好寻找比较冷门的被低估值个股,即使在2020年四季度医药股行情最疯狂的时刻,他也保持冷静,坚持不赚估值泡沫的钱。

  万民远的定力来自对医药资产出色的定价能力,以及对市场周期的理性判断,他获得了时间的奖赏,短中长期业绩表现均居同类基金前列。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融通健康产业的业绩为3.7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3.92%),在同类医药医疗健康产业行业偏股型基金中,排名为2/60;过去3年融通健康产业获得98.83%的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2.52%),同类基金排名2/34;过去5年融通健康产业获得210.78%的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22%),排名1/22。

  他管理的另外一只成立一年以上的全市场基金也业绩不俗,融通鑫新成长基金2021年10月成立,经受住了2022年市场下跌的考验,成立以来截至2022年年底获得21.4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下跌16.39%)的优异业绩。

  日前,万民远接受了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自己在骨子里厌恶风险,所以买入资产的核心是安全边际,他希望一定程度熨平产品的净值波动,为此他愿意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他的投资风格是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他认为市场无人问津时,有充足的时间慢慢买入便宜的标的,而所有人都看好冲进市场时,离风险就不远了。

  万民远热爱投资,他把自己管的产品当孩子一样养,他希望不断学习、持续进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力争产品业绩不断创新高,给持有人带来长期优良的回报。无论是融通健康产业还是融通鑫新成长,他均有自购,不少同事也是他的持有人,管理压力不小,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特别希望持有人理解他的投资理念,在他看来,客户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只有认知到位,理解了他的投资理念,知道他的业绩是怎么来的,才有信心长期持有。

  精彩提要:

  “在投资的道路上,常常会出现现实演绎跟预期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理解市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

  “我买入资产的核心是安全边际高,一段时间不涨可以接受,但不能亏大钱。我的投资风格是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市场无人问津时,大概率有投资机会,而到所有人都看好冲进去的时候,离风险就不远了,虽然还可能继续上涨,但要跑得快,否则可能会遭遇过山车行情。”

  “逆向投资一定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一定要拿出更充分的证据,证明你与众不同是有道理的。不是跌多了就可以买,老司机都告诉你,不要接下跌的飞刀,很多股票跌了还可以再跌,如果明后年的业绩往下走,估值就会变贵,就成了价值陷阱。”

  “投资组合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不断做性价比分析。我希望构建的组合是有灵魂的、有层次感、有梯度,我希望任何时候,我的组合大概有一半的资产处于右侧,一半的资产处于左侧,当然,这是理想化的设想,付诸实际未必精准。”

  “盈亏同源,做极致的赛道投资波动很大,情绪乐观时可能涨得很高,情绪悲观时又会跌得很惨,我的性格天生就厌恶风险,更愿意自己管的基金波动尽可能小一些,因此我的配置比较均衡,从不会赌某个赛道。”

  “医药板块调整了两年,而且幅度还不小,整个医药的BETA还处在底部。因此,每次市场一片悲观的时候,我都有信心,总是说,这个位置可以考虑买,我不是随口一说,而是认为市场下跌到底部附近时,是投资性价比最好的时机。所以,去年拿到年终奖,我买了我管的基金,明年发奖金,我还会放进去,除非医药板块出现很大的泡沫。”

  “资产定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比较分析出来的,通过各类资产的比较才能确定某类资产有没有吸引力,只有比较全市场资产,才能确定某个时点的医药股有没有价值,医药行业内部也一样,只有对医药各个细分赛道的资产都很熟悉,通过充分的比较分析,才知道某个细分赛道有没有性价比,只看一个细分领域,没法定价。从这个角度,管全市场基金是更深层次的进步。”

  “做投资很卷,我经常晚上十二点多还在电话交流,因为需要跟踪很多新政策新变化。我感染新冠的第二天,发烧时还在直播,后面几天声音不太正常,但还是做了几个机构路演。虽然工作强度很高,但我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是匹配的,自洽的,所以并没有觉得太累,而且真的很喜欢这个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下为采访实录:

  “过山车般的牛熊交替,形成厌恶风险的底层逻辑”

  券商中国记者:你是四川大学的生物医药博士,为什么选择进入证券行业?

  万民远:学医需要长期重复做实验,我感觉比较枯燥,在学校时就开始规划往金融方向发展,自学了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做证券研究和投资没有学医那么专,但接触面很广,需要关注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新生事物,比较适合我。入行十多年,我越来越发现自己非常热爱投资,也很庆幸当初的选择。

  券商中国记者:你从2011年入行,请讲讲在早期的经历中,对你的投资框架影响最大的事件或投资案例。

  万民远:没有经过市场的摧残,很难对市场有深刻的认识。2015年,我在私募基金做投资,初期股市大涨,我们的业绩也十分好看,但到6月中,股市暴跌,相当可观的净值涨幅很快归零,客户体验相当不好,我们也压力山大。这轮过山车般的行情对我影响巨大,我开始厌恶风险,对市场与个股的估值泡沫十分警惕。2016年我回归公募基金,管理融通健康产业基金,虽然是做相对收益,我仍保持了绝对收益的理念,愿意放弃赚估值泡沫的钱,希望一定程度熨平产品净值的波动性,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

  券商中国记者:2017年是你管理融资健康产业基金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当年业绩比较靠后,为什么?

  万民远:经过2013-2015年中小市值股票的泡沫行情后,我对中小市值股票天然比较关注,在我接手融通健康产业基金时,中小市值股票已经过大幅下跌,我觉得可以抄底了,没想到中小市值股票一直跌跌不休,我的业绩也比较差。不是说这些中小市值公司不好,它们后来也有很多成长为大市值公司,但我买入的时候,它们的估值还比较贵,而很多龙头白马医药股当时的估值非常便宜,更有投资价值。出师不利,促使我从2018年开始修正投资理念,在做投资决策时一定要以估值与成长的匹配度为核心,坚决不买太贵的资产。2018年中,我开始加仓一些估值较低、成长性较好的大市值公司,这时候,小股票也逐渐跌出了价值,小股票与大股票已经没有太大差异,主要看具体个股的性价比。

  券商中国记者:2019年以后,你获得了优异的长期业绩,请讲讲业绩的来源。

  万民远:2019-2020年是医药股的大牛市,在这一时期,一些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开始崛起,比如CXO,特别是2020年疫情后,很多细分领域都出现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医药基金的业绩大都不错。到2020年底,医药股行情已经比较疯狂,以CXO为代表的景气赛道龙头公司估值都非常贵,有的公司PE高达100多甚至200倍。当时在医药基金中,融通健康产业表现并不算太出色,尤其是四季度龙头公司快速上涨时,业绩相对落后,为什么?因为我当时比较“恐高”,我判断泡沫太大,就卖出了绝大部分CXO公司,同时买入低估值的小市值公司,后者大都聚焦国内市场,受海外影响不大,当时这类公司景气度很高,但是估值便宜。2021年春节后,前两年倍受追捧的龙头医药股开始一路下跌,而低估值的小市值公司比较抗跌,所以我的基金回撤也较小。

  虽然最后的行情很疯狂,我们也很难判断顶在那里,但我有一个价值的锚,就是估值与成长的匹配,当估值远超成长时,我愿意在高位主动撤退,放弃估值泡沫带来的收益。

  券商中国记者:2022年市场低迷,加上集采带来的影响,医药股持续下跌,你却获得了正收益,你是如何操作的呢?

  万民远:2022年初我并不悲观,没有预料到会出现那么多黑天鹅事件,在投资的道路上,常常会出现现实演绎跟预期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理解市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2022 年医药股行情延续了2021年的下跌走势,曾经最火的赛道如CXO等一路持续下跌,过去机构在这些赛道的持仓比较集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踩踏。我在2020年就大幅减仓了这类股票,所以基本没怎么受伤,反过来,在2022年三四季度,当这些热门赛道的龙头公司跌到底部,我开始陆续加仓,抄了一些大市值公司的底,赚到了一些正收益。

  顺势而为只能赚贝塔,赚不到阿尔法的钱

  券商中国记者:很多研究机构认为你的投资风格与众不同,请讲讲你的投资框架。

  万民远:我的投资框架可总结为守正出奇,逆向投资,“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公司,“奇”是所谓的黑马。在构建组合时,我有三个原则:一是在好的贝塔中找阿尔法,有时候我的组合看上去跟同行差异比较大,其实是神似而形不似,我选的赛道跟大家差不多,都是景气度较高或发展空间较大的细分行业,但在个股的选择上,我更偏好比较冷门的、价值被低估的黑马;二是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我的组合中没有泡沫很明显的个股。不持有明显高估值的标的,我晚上睡觉才踏实,不担心持仓的股票第二天会大跌,如果真跌下来,我可能还会加仓;三是逆向投资建仓的时间比较长,我一般会考虑用半年时间建仓,有充足的时间做研究,所以,犯错的概率相对会较低一些,而且在底部买入,即便犯错,止损的成本也不高。

  我买入资产的核心是安全边际高,一段时间不涨可以接受,但不能亏大钱。我的投资风格是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市场无人问津时,大概率有投资机会,而到所有人都看好冲进去的时候,离风险就不远了,虽然还可能继续上涨,但要跑得快,否则可能会遭遇过山车行情。本质上我是根据估值与成长的匹配来做判断,比如有一家龙头医药公司,两年前受到机构追捧,市值超2000亿元,我觉得太贵就清仓了,去年四季度该公司跌到600多亿市值,我觉得很有价值,就又买回来了。

  券商中国记者:特立独行会不会有较大压力?

  万民远:早期压力比较大,渐渐地越来越有信心了。顺势而为,买大家都看好的资产,犯错的概率会低一些,即便犯错压力也没那么大。但顺势而为永远只能赚到贝塔,赚不到阿尔法,因为大家都看好的资产不仅不会便宜,很多时候还会偏贵。逆向投资压力肯定会比较大一些,大家都不看好,都在卖,你凭什么认为别人是错的?一定是公司当下有不利的因素,才会被抛售,才会比较便宜,所以我买的股票多半当期的增速都不会太好。因此有投资者问:你逆向投资是否就是选质地差一点的股票?其实并不是,我只是选跟大家有预期差的东西。而且我不是简单的低PE选股,低估值只是一个条件,必须具备更多条件才能进入我的视野,比如未来两年公司的增速一定要比现在快,并且业绩增速不低于20%。低于20%的增长,就是价值股,我一般也不会考虑,不是价值股不好,但我更偏向于成长股投资。

  券商中国记者:你做逆向投资的信心来自哪里?

  万民远:逆向投资一定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一定要拿出更充分的证据,证明你与众不同是有道理的。不是跌多了就可以买,老司机都告诉你,熊市不言底,还有一句股市谚语是不要接下跌的飞刀,很多股票跌了还可以再跌,如果明后年的业绩往下走,估值就会变贵,就成了价值陷阱。核心是资产定价能力,当你知道价值的锚在哪里,就不会跟大家一样恐慌,如果判断未来一两个季度,公司基本面可能出现很强的反转,就可以左侧建仓,当然要控制节奏,慢慢买入。如果一只股票不值得拿三五年,我大概率不会重仓。不是一定要持有三到五年,如果我买进后,股票有较大涨幅,我可能会减仓,如果业绩与股价同步增长,估值和业绩一直匹配,一直有性价比,我也会拿很长时间。

  券商中国记者:还有什么可能造成价值陷阱?

  万民远:还有一个价值陷阱是业绩造假,有的公司确实非常便宜,却没有人买,我们就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是业绩造假。造假并不难验证,我们之前研究过一家制药公司,号称是行业龙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上下游企业都没用过它的产品,我们觉得有蹊跷,没多久就曝光公司造假。

  资产的定价是比较出来的

  券商中国记者:你如何构建组合?

  万民远:我希望构建的组合是有灵魂的、有层次感、有梯度。我希望任何时候,我的组合大概有一半的资产处于右侧,一半的资产处于左侧,这是理想化的设想,是我追求的模式,付诸实际未必精准。我是以左侧的思路买股票,但组合的股票如果都在左侧,可能很久都不涨,我买进一类资产的时候,会预判它大概多长时间会有表现,半年前买的股票,到现在可能已经在右侧了,如果涨得比较多,我会慢慢减仓,然后加仓一些我看好的尚处于左侧的资产。投资组合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不是每天都在交易,但需要不断做性价比分析。

  券商中国记者:你怎么做性价比分析?

  万民远:投资的核心是给资产定价,一家公司的发展前景相对容易判断,但市值应该是多少很难确定,市值跟市场情绪、流动性等密切相关。资产的定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比较分析出来的,通过各类资产的比较才能确定某类资产有没有吸引力。比如,只有比较全市场资产,才能确定某个时点的医药股有没有价值,医药行业内部也一样,只有对医药各个细分赛道的资产都很熟悉,通过充分的比较分析,才知道某个细分赛道有没有性价比,只看一个细分领域,没法定价。另外,市场也是资产定价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熊市20倍PE都觉得很贵,而牛市40倍PE还觉得很便宜。

  券商中国记者:你如何评价自己在医药行业的定价能力?

  万民远:我是医药专业毕业,研究医药行业的时间也比较长,对行业整体的认识比较深入,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有密切的跟踪和研究,对各类资产相对也比较熟悉,在定价方面还是有较强的信心。

  券商中国记者:你是否会ALL IN一两个赛道?

  万民远:我在医药细分行业的配置比较均衡,从不会赌某个赛道,任何一个细分领域,我再看好,在我的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也不会很高、很极致,比如CXO最火爆的时候,在我的组合中最多也就占三成,如果已经给了30%的权重,业绩还没有起色的话,只能说明选择的标的不行。做投资本质上是概率,我也时常有看错的时候,保持均衡的配置,即使看错,对组合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盈亏同源,做极致的赛道投资波动很大,情绪乐观时可能涨得很高,情绪悲观时又会跌得很惨,我的性格天生就厌恶风险,我更愿意自己管的基金波动尽可能小一些。

  券商中国记者:从公开资料看,你持有中小市值股票偏多一些,你是否更偏好中小盘医药股?

  万民远:股票对我来说不分大小,我更关注估值与成长的匹配度,对股票没有偏见也没有执念。从2019年开始,景气赛道龙头股倍受追捧,到2020年底,龙头股估值都很贵,所以,2021年以来我的组合中大股票会少一些。不过,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很多大市值公司的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我在去年三、四季度也加仓了大股票。所以,我前两年持有小股票比较多,只是特定的市场风格下的阶段性结果。

  深入研究+全方位验证,确定企业价值的锚

  券商中国记者:你选公司有什么标准?

  万民远:我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来选公司。首先是从中观的角度,选出有发展前途的行业,然后再自下而上研究公司。研究一家公司要做的功课很多:一要看财务报表;二要去公司实地调研,了解公司的战略、核心技术人员的水平等;三要通过供应商、上下游企业的评价,对公司做一个全方位的验证;四要研究竞争对手。比如,我们要研究医疗器械公司,就去找全球领先的公司奥林巴斯调研,看他们如何看待国内的竞争对手。如果能赢得竞争对手的认可,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一家好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对公司先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再结合估值和未来成长的情况,给出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价。当然,它有可能还会继续下跌,但有了价值的锚,越跌、越便宜,我们越敢买。

  券商中国记者:请讲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

  万民远:有一家20多年前成立的生物医药公司,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只有40多亿元市值,个别跟它同期成立的公司已成长为市值超2000亿的行业龙头,这家公司这么多年都没有发展起来,大家难免对它有一些偏见。该公司上市时,我很看好,当时机构覆盖研究得很少,就连我去调研时公司都反问我,怎么会关心我们公司?我解释,国内的创新药会起来,你们也会受益。公司将信将疑地说还没有感受到行业红利。半年后,公司表示业务好转了,再过半年,公司订单已经爆棚。我在公司上市后的低位买到上限,没想到股价涨得很快,没花多长时间就涨了五倍,这时候,市场开始对它有兴趣了,我开始慢慢退出,到它300亿市值时,我已经清仓了,结果它最高涨到了500亿元市值,整体涨了12倍。

  我特别喜欢研究一家公司的历史 ,甚至研究它为什么不好。过去不行是否未来就一定不行?通过研究,我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几乎所有CXO行业的公司都开始慢慢走向海外,但上述公司的老板认为中国的创新药一定会起来,他的判断没错却比较超前,创新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因为创新药投入特别大,而且很久才能出业绩,所以很长时间这家公司都过得比较艰难。2018年是中国创新药的分水岭,政策鼓励中国的创新,新推出的医保谈判也非常支持创新药,只要是真的创新药,很容易进医保。另外创新药可以优先审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类似的政策支持还有很多,包括人才红利。科创板推出后,没有盈利的企业也可以上市融资,创新型企业很容易拿到钱,可以给研发人员很高的待遇,可以去挖海外的大牛,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创新药快速发展起来。过去,中国的创新是引进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授权给海外巨头,可以卖到几十亿美金,这说明中国的创新药确实已经崛起,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国内的药企相当受益。

  券商中国记者:看错的时候怎么办?

  万民远:对困境反转的企业判断很不容易,看错是常事。在看多了困境反转型的公司后,我对它们的预期会更低一些,因为企业经营是有连续性的,不会轻易反转那么快。我买过一家广东的医药公司,主打产品是一种中药丸,2018年时卖得非常火,公司还有一个卖药的互联网平台,理论上是非常好的方向,在一级市场的融资可以到四五十亿。而当时公司估值很低,只有50亿元市值,我尝试着买了一点点,然后去公司调研。但是公司高管对我关心的公司发展问题完全不感兴趣,而更愿意强调公司在广州买了一块地,赚了十个亿,这种明显偏离主业,赚快钱的模式我并不看好,回来后就卖了。这家公司后来搞康养产业,正遇上房地产低迷期,现在这家公司都快退市了。该公司的基础很好,如果换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来管,还是很有希望的。所以,买企业就是买管理,如果公司管理不行,一定会价值损毁,再便宜也不行。

  再次自购,把自己的产品当孩子养

  券商中国记者:不久前,你自购了自己管理的基金。

  万民远:我是把产品当孩子一样养,我买了不少自己管的产品,很多同事也买了我的产品。我希望尽力让我管的产品持续不断创新高,给投资者带来长期较好的回报。

  我的特点是配置均衡,注重估值,所以短期内业绩不会特别拔尖,但稳定性会比较好,回撤也相对较低,我希望市场涨的时候能跟上,市场跌的时候比较稳,长期累计下来力求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特别希望持有人理解我的投资理念,没有人能长期赚认知之外的钱,只有认知到位,理解了我的投资理念,知道我的业绩是怎么来的,才有信心继续持有。

  医药板块调整了两年,而且幅度还不小,整个医药的贝塔还处在底部。因此,每次市场一片悲观的时候,我都有信心。我总是说,这个位置可以考虑买,不是随口一说,而是认为市场下跌到底部附近时,是投资性价比最好的时机。所以,去年拿到年终奖,我买了我的基金,明年发奖金,我还会放进去,除非医药板块出现很大的泡沫。

  券商中国记者:2021年10月,融通鑫新成长基金成立,这是你首次管理全市场基金,是否有压力?为什么考虑管理全市场基金?

  万民远:医药是我的老本行,在医药领域,我的定价能力相对较强,敢于逆向投资,也敢于重仓。在全市场选股,我目前主要选的是大家都认可的股票,也不敢像买医药股那么集中,重仓股占比相对较低。未来我会加强学习,希望在全市场找到自己有能力定价的板块和个股。做投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对医药我很熟悉,但希望能够扩充能力圈,因为资产是比较出来的,只有理解了其它行业,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医药在这个时点有没有价值,如果整天只是盯着医药板块,只能做医药行业内部的性价比。所以,管全市场基金是更深层次的进步。另外,社会在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值得学习。

  具体来说,我管全市场基金跟管医药基金的理念是一样的,都是逆向投资,大家都特别兴奋的时候,我会比较保守,跌下来风险释放了,我会关注比较多,比如新能源、光伏现在跌下来,我才开始有兴趣去研究,拓圈是一个慢慢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券商中国记者:你认为,从全行业来看,医药投资过去的实践有什么需要反思的地方?

  万民远:过去两年医药行业出现了大幅波动,医药基金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医药投资的确需要独立思考,敬畏市场。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

  万民远:要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非常勤奋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并且不断修正自己,市场在不断变化,投资也要变,不仅仅是组合在变,投资思维也要变。

  做投资很卷,我经常晚上12点多还在电话交流,因为需要跟踪很多新政策新变化。我感染新冠的第二天,发烧时还在直播,后面几天声音不太正常,但还是做了几个机构路演。虽然工作强度很高,但我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是匹配的,自洽的,所以并没有觉得太累,而且真的很喜欢这个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券商中国记者:如果市场转强,你会不会变得激进?

  万民远:我希望我的风格比较稳定,要在过去做得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但不要风格漂移,投资讲究自洽,要清楚你自己赚的是什么样的钱。

  券商中国记者:规模一向是业绩的天敌,你的管理规模明显增长,会否影响业绩?

  万民远:规模对一个交易型选手影响会比较大。我是逆向投资,我给自己设定的在左侧买入的时间通常有半年,我也会提前在右侧慢慢卖出,产品规模的大小对股票的交易不会造成任何冲击。当然,过去我买中小市值公司可以买到8个百分点,现在规模大一些,可能只能买到5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会有一些影响,但可以通过多买几只股票来解决,未来如果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有影响,但目前影响不大。

  今年医药应该有好的表现

  券商中国记者:你怎么看未来医药股的表现?

  万民远:我比较看好今年医药股的表现,原因如下:一是医药行业已经调整了两年,全市场基金对医药股的持仓都处在底部,医药股的估值也在底部;二是医药行业的基本面预计会迎来比较大的改善,大家容易觉得疫情下医药会受益,事实上除了跟防疫相关外,绝大部分医药企业是受损的,医院的诊疗人次到现在还没到恢复疫情前的水平,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医药的需求应该会慢慢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三是新冠疫情确实会给医药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增量,不只是简单的感冒退烧药,大家阳康后,保健意识可能会提高,保健的需求会比较大,还有类似消费场景延迟满足的需求未来也会增加;四是政策的边际改善,医药行业对政策比较敏感,过去两年,大家看到集采的影响是很大的,但近期集采政策已变得比较温和,近期谈完的集采,续约谈判降价的幅度不是特别大,过去降价降得特别多的东西,还允许涨价。基本面改善叠加医保的政策缓和,行业又处在底部,诸多因素综合判断,今年医药行业或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券商中国记者:你主要的配置方向?

  万民远:当下,我认为医药行业的机会主要有两个方面:创新和疫后修复。创新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药包括CXO,还有跟新冠关联度低,订单又比较好的公司,也值得关注;创新器械跟芯片的逻辑一样,国产替代的方向才刚刚开始,可以关注一些渗透率很低、护城河比较高、竞争不太激烈的行业和公司,还有技术含量高的公司,研发中从零到一的突破比较难,但是一旦突破,此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会比较长。疫后修复,首先受益的是线下,比如零售药房;其次是消费场景相关的延迟满足,比如医美、近视手术、接种疫苗、注射生长激素等,疫情放开后,需求都可能恢复;三是原料药中成药,上游原材料成本在高位,未来会慢慢下降。这也是我目前组合配置的方向。

  券商中国记者:你对零售药房格外关注?

  万民远:零售药房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会比较好,一是疫后修复,我买过一家靠近云南边境的医药零售公司,过去三年每天都有10%的店是关闭状态,现在这10%已经全部开业;二是零售药房本身有长期的逻辑,医改的核心是医药分家,对标海外,药店买药占主流,未来中国也会慢慢处方外流,在药店或第三方平台买药;三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国的药店集中度很低,欧美两家大的连锁药店有60%-70%的市占率,中国医药零售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四是未来药店不只是卖药,还可以卖诸如化妆品的日用消费品,从这几个角度看,药店的成长空间还很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大家】再次自购!融通基金万民远:逆向投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证明你的与众不同是有道理的)

(责任编辑:91)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证券资产安信基金
B
博时基金渤海汇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盛基金长城基金诚通证券财通基金长安基金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城证券财通资管长信基金财达证券长江证券(上海)资管财信证券
D
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莞证券东海基金德邦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财基金东海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东兴基金第一创业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大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证券
F
方正富邦基金富国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方正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鑫证券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江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