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刚刚 最大股票ETF规模首破千亿!什么信号?
股票ETF,或者说宽基ETF,迎来了里程碑时刻。
8月7日晚间,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披露的基金份额超过250亿份,结合当日收盘的基金净值4.063计算,该产品规模已突破千亿,成为首个千亿级的宽基ETF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非货基金。紧随其后的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最新规模也来到了800多亿。
有趣的是,截至6月底,二者的规模都还在700亿上下——这说明行情波诡云谲的7月份,数百亿“聪明资金”加速入场抄底。结合相关指数的走势来看,相对“重仓”银保地的沪深300近一个月已有明显反弹,而科创50还在蓄力。
另一方面,过去公募圈爆火的“千亿”爆款和“顶流”基金经理,近些年业绩大多力不从心,热度与产品规模也随之消解。去年二季度时,市面上还有5位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从三季度起便慢慢消失;去年二季度末时规模排全市场前二,基民耳熟能详的招商中证白酒(窄基指数基金)和中欧医疗健康(主动基金),目前也都让位于前述两只宽基ETF。
从买主动基金到买宽基ETF,这一届资金嗅到了什么?
首只千亿级股票ETF出现
公开资料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业内首批沪深300ETF品种。基金经理柳军也是自那时起上任干到现在,同期上任的另一位经理则在2015年6月离开。
产品首募规模近330亿元(上市首日规模约280亿元),可以说天生就体量不小。2012年的报道是这样说的:
备受市场关注的首批跨市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2012年)4月底结束募集,刷新了多项基金业新纪录。……华泰柏瑞和嘉实的沪深300ETF合计募集超过500亿。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销售近330亿,超过此前华夏沪深300创造的指数基金247亿的最高募集纪录,嘉实沪深300ETF销售近200亿。
跨市场沪深300ETF首次发行就已超过此前7年多时间所有ETF发行总规模。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12月首只ETF成立,到2012年4月底成立的41只ETF合计募集规模为519亿元,此前募集规模最大的两只ETF——华夏上证50ETF和易方达深100ETF募集均为50多亿元。
但“出道”并不是它的巅峰,10多年来,该产品曾在2014年-2015年的行情中突破500亿规模,随后几年慢慢“沉淀”到了200多亿;2019年起至今,产品规模在震荡中步步攀升,今年1月曾突破800亿大关随后回撤,半年后终于突破了千亿门槛。
由于产品被动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成分股市值约占A股总市值的1/2,交易量约为全A股的1/3,因此,在大盘行情好的年份,产品净值等指标相应地会表现较好,而份额通常会有所下降或者持平——因部分持筹者选择获利了结。
而此次沪深300ETF规模创新高,产品净值(和对应指数)还只是在箱体底部刚刚有所反弹,说明主要得益于份额的明显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近年来有大量资金转向被动投资?
宽基ETF近期吸金明显
规模骤增的情况,不止发生在华泰柏瑞这只ETF上。
数据显示,全A股所有沪深300ETF中,华夏、易方达和嘉实等基金公司相关产品,6月底至今规模同样有所增长,目前均超过250亿元。
份额方面,除了华泰柏瑞和上述三家公司,规模稍小的华安基金相关产品,近期份额增长也相当明显,达到41.3%。
而且也不只是沪深300,宽基ETF中,目前规模排在全市场第二的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规模从6月底(671亿元)至8月4日(791亿元)增长约17.8%,同期份额从639亿份增至约775亿份,增幅21.18%——主要是科创50指数的区间表现还不尽人意。
此外,华夏、南方、易方达等基金公司的中证1000ETF产品,近期规模增幅也在10%到20%之间不等。
据媒体报道,在刚过去的交易周(7月31日至8月4日),宽基指数ETF霸占了资金净流入榜单前列。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五个交易日内强势吸金118.87亿元,净申购金额位列全市场股票ETF第一。
华夏上证50ETF吸金41.5亿元排第二,华夏上证科创50ETF(36.16亿元)紧随其后。接下来排行4至6的三只基金则均为沪深300类产品。
可见场外资金最近对宽基ETF,尤其沪深300ETF钟爱有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经过上半年题材的轮动炒作之后,在年中时点,投资者重新回到关注经济和政策本身,近期资金持续流入沪深300ETF,反映了投资者对政策预期有一定的期待。
“沪深300作为国内市场代表性最高的指数之一,与经济总量相关性较高,指数盈利水平与经济复苏顺周期关联度高,有望直接受益于北上资金对A股的配置,我们认为沪深300指数是当前把握近期市场机会很重要的方向。随着市场热度的提升和赚钱效应显现,有望加速居民超额储蓄释放出的流动性。”
就投资时点而言,该人士表示,尽管沪深300指数近期迎来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但目前仍处于盈利和估值的历史低位区域。从行业动态的角度而言,新兴产业的占比逐渐提升,沪深300指数在具有可参考意义的历史估值区间处于较低位置,下行空间可能有限,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或可作为组合中的核心标的,力争把握市场整体的投资机会。另外,行业配置方面,可以选择受益于顺周期,以及前期资金关注度不高、交易不拥挤的板块进行配置。
从千亿“顶流”到千亿被动产品,什么变了?
千亿的规模被看作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有“典故”的。
一方面,千亿是前些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乐于宣传的一个标签。比如2021年1月,募集规模上限为150亿元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首募规模达到2398.57亿元,成为史上新基金募集规模最大的产品。
同年12月,睿远基金的第三只公募产品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首募规模也超过千亿元。
当然,曾经最有热度的,还得是“千亿”“顶流”基金经理:
2019年至2020年,随着贵州茅台登顶A股“股王”,持续重仓茅台等白酒股的张坤,管理规模迅速爆发,一跃成为国内首个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经理。
2021年一季度,重仓消费的刘彦春,晋升为A股史上第二个千亿基金经理。
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的葛兰,同样凭借2019年的医药行情,在管规模快速增长,于2021年末突破千亿大关。
数据显示,一直到去年二季度,市面上还有5位千亿基金经理。
但到去年三季度,上述基金经理纷纷告别千亿级别;今年一季度,900亿级别的基金经理又成往事;到二季度,随着明星基金经理们旗下产品遭遇大幅赎回,竟连800亿以上的“顶流”都没有了。
主动型千亿基金的消失,和股票ETF的崛起,也不是一朝一夕转势的。去年年底,已有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4家公司,管理股票类ETF规模超过千亿。
千亿的标签也渐渐转移到ETF产品上。今年5月,上交所微信公众号发文称,5月15日,科创板指数产品规模已达到101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科创50指数规模已增长至958亿元,成为产品规模增长最快的指数。
再翻翻全市场基金的规模变化,你会发现,原来去年二季度时,招商中证白酒、中欧医疗健康和易方达蓝筹精选,三位前“千亿”基金经理的产品都还是市场规模前三。到今年二季度,市场前三已统统变成了宽基ETF。
有投资者可能会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难道现在主动权益类基金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总会有优秀的主动型基金,收益率能超过指数基金,只是你不一定选到。今年以来,还是有三只主动基金超过了一众动漫游戏ETF,目前涨幅领先。
但客观而言,主动型基金会面临诸如基金经理更替、主观风格的漂移、风险偏好的改变等问题;而指数基金,第一成本低,第二效率高(场内交易),第三透明(成分股可随时查看)。
以本文提及最多的沪深300ETF为例,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管理费加托管费最高0.6%,最低的仅0.2%;主动基金此前在这两项上会收取1.5%左右的费用,随着7月以来多家公募机构宣布降费,不少产品有了一定程度优惠,但想比被动基金更便宜还是很难。
有人说,买宽基指数就是“买牛市”,若判断未来A股将有一波牛市,沪深300等指数必然有复苏性行情。
7月26日,高盛发布报告指出,目前迹象表明中国股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有望表现更好。高盛重申超配离岸和在岸中国股票,并表示未来12月MSCI中国指数有望达70,沪深300指数有望上涨至4500点。
半夏投资李蓓也在7月底的公众号推文中表示:沪深300进入慢牛。
此外,近期刷屏的外资券商摩根士丹利,其针对MSCI中国指数的股票策略引起争议,但对沪深300的预测也没有下调,仍为4620点(至2024年6月)。
所以投资者,你嗅到牛市的味道了吗?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刚刚,最大股票ETF规模首破千亿!什么信号?)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