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港股午评:港股上涨 恒指涨1.14%一度创近8个月新高
截至半日收盘,恒指涨1.14%报18413点,国企指数涨1.29%报652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07%报3945点。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哔哩哔哩涨6%,微博涨近6%,网易、京东、小鹏汽车涨超4%,百度、阿里巴巴、快手、众安在线涨超3%,理想汽车、舜宇、小米、携程涨超2%。指成分股中,中国海外发展涨超4%,申洲国际、友邦保险涨超3%,银河娱乐、中国平安、华润啤酒、安踏体育、中国人寿、招商银行、金沙中国涨超2%。
相关报道
5月2日,在A股基金和港股通休市暂停背景下,港股科技指数暴涨超4%。
港股的基金重仓股的活跃度此前高度依赖于A股基金、沪港深基金,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出现若港股通因假期休市则港股表现难堪的局面,而今在缺乏A股基金、沪港深基金的资金的五一假期,港股不依赖于A股基金的大幅拉升或意味着外资机构和QDII基金正在大力回补仓位,五一假期之前多个港股公司均出现机构、境外主权基金增持股份的现象。有基金经理强调五一期间的服务业、零售业数据或成为外资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角度。
滞后A股、美股一年,港股AI大模型板块起飞了
受境外资金挖掘洼地中的港股AI大模型板块,以及外资观察中国五一期间经济复苏情况的乐观判断,香港恒生科技指数飙升超4%,带动AI核心品种全线起飞。
尽管AI大模型在A股和美股的炒作时间已持续一年,但港股的AI大模型板块却在过去一年间成为许多公募基金经理的阴影,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A股和美股AI大模型热火朝天的炒作时期,不少错过行情的基金经理南下港股挖掘“更便宜、更正宗的人工智能”,但与基金经理预期相反的是,港股市场不仅对AI大模型在全球的火热无动于衷,更反向出现深度暴跌的罕见景象,这导致许多南下挖掘“正宗标的”的公募在2023年以及2024一季度期间备受打击。
而今,当A股和美股的AI大模型炒作告一段落之际,包括A股基金、QDII基金以及境外主权基金等全球资本开始加速流入香港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5月2日,前期被公募基金大量减持和低配的港股上市的科技股全线拉升,显现出机构资金回补的逻辑。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公募前期减持越多,当下回补资金越猛,截至5月2日收盘,去年四季度被基金减持干净的商汤科技当日大涨超36%,8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高达1.7倍。在此前的连续杀跌行情中,从十余只公募基金重仓到如今剩下一只基金独苗的微盟集团也大涨14.39%。根据基金一季度报告,目前仅剩下嘉实港股互联网基金持仓该股。
此外,公募基金挖掘的AI概念股金蝶国际5月2日涨超11%,在AI领域与商汤科技、优必选齐名的第四范式大涨超14%,与华为、腾讯分别合作医疗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医渡科技涨近5%,8个交易日已为基金经理带来30%的收益,发布AI大模型的美图公司在多只明星基金的资金回补下亦上涨约4%,在新质生产力、工业机器人和AI大模型三大概念刺激下,针对制造业赛道发布生成式AI工业制造大模型的创新奇智,亦随着机构资金回补而飙升约15%;而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宣布医疗AI大模型和生成式医学AI已首次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医脉通,此前亦遭资金抛售,5月2日该股涨近5%,最新基金一季度报告显示,医脉通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今年一季度期间迎来国泰基金旗下公募产品的重仓。
A股基金假期暂别港股通,谁在补仓港股?
在过去一年间,每一轮假期因港股通暂停导致A股基金无法南下,导致港股在缺乏公募港股通资金的助力下,往往在假期成为杀跌对象,而今港股通暂停中的港股如此凶猛上涨的做多力量是谁?
“我们判断当前港股通暂停时的港股行情主要是外资机构和公募QDII资金在持续做多。”深圳一位通过港股通重仓港股的基金经理认为,此前已有大量外资机构在今年一季度开始买入观察仓,同时QDII基金的港股仓位在过去三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在稳步增加,但由于港股仓位在许多公募QDII仓位占比中仍然较低,这也意味着这种增仓的空间还比较大。券商中国记者也注意到,从600亿港元市值跌至50亿港元市值的AI医疗大模型公司医渡科技,4月24日发布的港股权益披露信息显示,国际主权基金BIA公司增仓该股至5360万股。而微盟集团在5月2日的大幅拉升亦因4月30日晚间所发布的公告,腾讯公司以定增方式增持这家向AI赛道转型的技术营销公司,并使得微盟集团补充约9亿元的资金。
显而易见,五一期间A股基金无法通过港股通南下的背景下,港股的强力上涨更隐含出当前港股市场已不仅仅是内地公募机构看好趋势行情,海外资金的回流亦与内地机构保持一致。港股华宝港股互联网基金经理丰晨成认为,从中国经济复苏节奏上看,宏观面的预期仍是分子端扰动投资者情绪的因素,五一期间的服务业、零售业数据或成为外资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角度。
业内人士亦强调,5月2日港股通暂停中的科技指数暴涨局面,反映出当下港股的风险偏好开始大幅增加,并已从内地公募单方面看好市场转向A股基金、港股基金、QDII基金和外资机构的一致性做多氛围。
关于港股市场尤其是连续下跌时间一年甚至三年的科技股,公募基金究竟如何看待姗姗来迟的港股AI行情?
对此,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经理王士聪认为,全球AI周期仍在中早期阶段,AI将成为未来 10 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硬件方面,GPU仍是主线,需求端,不仅 GPT、Claude、Sora、Gemini等大模型仍在快速更新,推理端也有更多应用落地,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发布新的B系列GPU,效能和架构都有较大提升,尤其适合推理端的应用,也给整体上游产业链带来重大机会,英伟达的大部分上游产业链都在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除了服务器,更多端侧的算力将跟随AI手机、AIPC的兴起开始逐步发力,并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进一步提速,进而在未来2—3年带动新一轮换机周期,同时, 这也带来先进制造的投资机会,预计AI技术将逐步应用到各类垂类应用中, 图文、视频、自动驾驶、推荐算法、教育、数据库等领域都会在 2024年迎来突破性进展。
平安沪港深基金经理刘杰认为,2024 年权益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货币环境、国际贸易关系等。国内经济走势筑稳向好的中期趋势不变,而外需目前来看好于市场预期,为中国制造业“出海”寻找新的成长方向提供了更多机会,基金也在努力发掘中国制造业中具备全球竞争力、 能够走向全球成长壮大的细分品种;国际货币环境一旦主要国家开启宽松周期,全球资本市场估值有望边际修复,基本面也会出现边际改善;国际贸易关系在今年全球“大选年”的背景下,可能存在一定扰动因素,相信在国际分工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市场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成长与发展方向。2024 年权益市场可能仍将表现为一定的分化特征。一方面,市场将继续在具备防御属性的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如公用事业、大金融、交运、资源股中寻找相对确定的现金回报机会;而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智能驾驶、机器人等为代表的长期创新成长方向在相关品种估值充分调整后,个股机会也将逐渐显现。
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也表示,AI人工智能的需求端,各类应用层出不穷,尤其是近期以KIMI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不断迭代,看到了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进展曙光,相信随着全球大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To B端的办公、编程、营销等场景,To C端自动驾驶、图文生成、游戏等领域都有望迎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AI PC /手机/ MR等硬件创新有望进一步促进AI进入能力迭代的正反馈。另外在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工智能+”行动,相关政策与战略布局也明确提出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要求。因此,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有望迎来算力和应用需求的爆发性增长。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1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