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小舢板难渡打新申购潮 基金经理恨资金太少
1月7日是IPO开闸后申购资金的首次缴款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金公司是打新的主力,倾巢而出积极参与报价。但基金经理感叹,在密集发行的一月份,最大的遗憾是,闲散资金满足不了打新的胃口。
打新现“资金荒”
昨日早上,深圳一家公募机构收到新股我武生物负责投行的线上通知,要求冻结在20.05元价位上所有的参与报价机构的资金,“由于我们的报价本不在投行所定的区间(20.02元-20.18元)内,应该无权申购,却要遭到冻结,我们怀疑通知有错,于是打电话反映,随后投行很快改正过来了,幸好虚惊一场,不然当天好几只股票的询价只能错过了。”深圳一家中型公募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本周IPO密集询价,基金经理想要打新股,无奈资金太紧,资金头寸成为头等大事。“我管的基金规模大,股票仓位才80%,拿出几亿元来申购都觉得资金紧,那些总规模仅有几亿元的基金,能够拿出申购的资金就少之又少了。”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说,现在想打新,手中的弹药却不够,“以一月份发行50只基金的节奏,我猜想,到后期,公募基金有可能出现报出价格,却拿不出资金申购。”
广覆盖基本不可能
有股票型基金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网下申购我武生物,按照全额申购原则,报出的三档价格,已经占用7000万元资金,6日当天若四只股票都参与报价,就占去将近3亿元的资金,7日又有11只新股开始询价,“当然,我们可以本着广撒网的原则积极参与报价,但始终要考虑头寸的问题,如果很幸运,几个报价都落在有效范围内,那交款的时候我们可能现金不够了。”股票型基金最低股票仓位60%,还加上5%的资金应对赎回,实际上能够拿出来打新的资金在10%—15%之间,以每只新股冻结基金在3到5天一个周期计算,即便是看好开闸后的行情,能够参与的新股也很少。
在开闸之初,业内认为刚刚完成发行的次新混合型基金打新更有优势,但从目前看,以2亿—5亿元的“小舢板”规模,想要广覆盖近期询价的新股,基本不可能;而若追求重点覆盖,只报看好的股票,却必须在近千家机构参与的报价中正好进入19家的名单中,“命中率实在太低。”有基金经理感叹。
也有基金经理坦言,现在的新股申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股票基金经理实际上也是试探着制定报价方案。“该不该全额申购,分一档报价还是分三档报价?有老股转让和没有老股转让的,如何区分报价,如何与保荐机构沟通,这里头都是学问。”一位首批申报价格全军覆没的基金经理说。
点击查看>>>最新鲜的新股资讯
点击进入>>>最全最及时的新股申购数据
(责任编辑:DF05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