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美国基金公司比我们舒服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和中美两国许多的基金公司打过交道。最大的感触是,美国的基金公司比我们舒服得多。
实际上,中美两国的基金公司有着巨大的差异。首先是资产规模以及话语权。截至2013年4月,美国基金公司管理着14.7万亿美元的资产,而美国股市的规模为20万亿美元,即使其中包括了一些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有绝对的话语权,美国股票的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基金手里。相反,中国公募基金规模为3.3万亿人民币(约5000亿美元),对应的则是3.71万亿美元的A股市值。如果再扣除货币基金的规模,A股基金占市场的比重不到10%,对于资本市场定价权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而从基金公司的数量看,美国有着8700多家基金公司,中国的基金公司数量不到100家,而且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美国的家庭对基金有着巨大的信任感,他们的金融资产投入到基金的比重从1980年的3%上升到2012年的23%。即使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个比例还是创了历史新高。而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买基金的比例并不多。这种对于基金信任感巨大差距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是一个长期牛市,特别是1980年到2000年的一波长达20年的大牛市,让美国投资者意识到长期购买基金能带来巨大回报。相反,中国资本市场一直“牛短熊长”,公募基金仅仅在2006到2007年的大牛市中迎来了短暂的美好,出现过某基金一天就卖了400亿的盛况。然而之后,由于A股市场的长期熊市,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基金的信任感也在减弱。
换手率方面,2012年美国基金加权的换手率是48%,基本是两年调仓一次,一半的股票基金换手率在26%以下。而国内股票基金的换手率超过200%。
还有一个对比就是中美两国的基金经理。首先是工作状态,由于共同基金的考核期比较长,而且选择的股票有很多限制(比如PB必须低于多少,ROE必须高于多少),换手率也很低,所以海外基金经理大部分很轻松。8点多来上班,看看报纸,喝喝咖啡,只要盯着组合里的股票就行。而且海外公募基金分工明确,基金经理就是做投资,不需要去卖产品。相反,国内基金经理很辛苦,考核期很短,每天都在看排名。基金经理还需要什么都懂,不断学习。换手率高也说明国内基金经理对于组合的思考更多,不断地与时俱进。同时,国内资本市场风格变化更快。更加不同的是,国内基金经理还要自己去卖基金。所以,投资、研究、销售基金经理都要自己做,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在工作。
更为直观的对比就是基金经理的外貌。我们很少看到国内有超过50岁的基金经理,而海外白发苍苍的基金经理非常多。当然,美国的基金经理有着非常高的门槛,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来自最好的大学,他们中的大部分至少做过十年的研究员,而中国的80后娃娃脸的基金经理已经不少见了。
当然,生存环境差也不完全是不利因素。由于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的基金公司成长速度要远远快于海外。我接触过许多中国做了几年的基金经理,无论是知识,投资理念和框架都大大强于海外做了5-10年的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DF05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