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民生银行等中小银行股2月来被外资机构重点减持

高盛春节前对工行的减持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投资者将其视为银行股此轮下跌的推手。三年多来五次减持,高盛减持工行真是“有点忙”。
经历去年的空翻多后,外资机构对银行股的态度依然飘忽不定。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多家外资机构持中资银行股的仓位较去年已有下降之势,上月底高盛逢高减持工行,更是成为近期银行股下跌的催化剂。
有分析人士认为,与上市前外资机构战略投资入股不同,目前外资机构对中资银行股的投资以阶段性操作为主,不足成为市场的风向标。
外资持续减持银行股
香港联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2月份以来外资机构持续减持中资银行股,成为中资银行股此轮下跌的推手。前期涨幅较大的民生银行等中小银行成为减持的“重灾区”。
包括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等外资机构均在1月底以来减持了中资银行股。其中花旗集团所持民生银行股份占民生银行H股的比例从1月3日的9.2%下降至2月8日的6.98%。更详细的信息显示,在此期间,花旗集团旗下公司所持民生银行H股的数量减少了1.394亿股。
同样减持力度不小的还有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所披露的旗下公司持民生银行股份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持民生银行股份数量占H股股本的比例从去年12月14日的7.44%,下降至1月29日的4.83%。
瑞银集团原本持股比例不高,减持力度相对小些。瑞银集团总体持民生银行H股比例从今年1月4日的6.32%减少至今年2月8日的5.97%。其中瑞银集团作为实际持有人身份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股份数量减少了0.119亿股。
另一家中型银行招商银行被减持的力度略小于民生银行。相比12月31日的持股数量,JP摩根的投资经理1月29日的持股数量减少了0.14亿股。青睐投资银行股的贝莱德集团减持招行的幅度亦不大。
外资获利丰厚
除了外资机构在二级市场上零散减持中资银行股外,一些外资战投机构亦在中资银行股创新高之际逢高减持。高盛集团上月底减持工商银行成为中资银行股股价此轮调整的催化剂。
中资银行股去年底以来连续上涨,部分股票创出一年来甚至两年新高,外资战略投资者迎来绝佳的减持时机。自2009年以来,高盛集团曾数度减持工商银行,上月底高盛集团的减持价格为历次大额减持中平均股价最高的一次,达5.77港元/股。2009年6月、2011年11月高盛集团曾分别减持工行股份30.33亿股、17.52亿股,减持价格均低于5港元/股。2010年10月减持的30.41亿股每股平均价曾达5.74港元/股,但仍不及1月28日减持的平均价格。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外资战略投资者所持股份大多为中资银行上市前或上市时配售获得,成本极低,即使抛售时机并未选择恰当,亦赚得盆满钵满。以高盛集团为例,高盛集团在工行上市前出资25.822亿美元认购工行股份164.76亿股,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高盛集团通过5次减持共套现682.729亿港币,相当于约88亿美元。
美国银行在减持建行的过程中更是获利超过百亿美元。与高盛集团不同,美国银行买入建行股份分多步完成,上市前以25亿美元认购174.81亿股;全球配售时又以5亿美元买入16.51亿股。但解禁后不久美国银行于2009年1月、5月抛售了该部分股份。2008年5月、11月美国银行曾分两次行使认股权证,分别认购60亿股、195.8亿股建行股份,但由于该部分股份的解禁日期为2011年8月,美国银行于2011年8月、11月才得以分两次抛售剩下的大部分股份,减持后持建行股份仅剩21.48亿股。
即使如此,由于上市前以及全球配售时的认购价格较低,2008年行使认股权证时行权价格亦较低,美国银行累计投入成本只有约119.5亿美元,但减持套现金额高达约251.32亿美元(以美元兑港币汇率7.75计算),获利超过130亿美元。
然而,外资战略投资者以白菜价买入中资银行股的机会不复返。去年中资银行股受外资投行唱空影响曾在去年9月份跌至低谷,但很快得到看多力量支撑,上演了去年底的大涨行情。
“目前外资机构和当年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已不同,当年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后有很长的锁定期,受利益相关影响,外资机构曾长期唱多中资银行股,但如今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减持潮已过,其操作策略更类似很多普通机构投资者的阶段性操作。”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称。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反弹让公募基金信心满满,仓位也一直高企。不过,蛇年头两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持续阴跌,后市如何发展还有待观望。有基金表示,后市还需要看银行(行情专区)股“脸色”行事。
国信证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2月9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加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估算值为90.12%、82.25%和87.73%,相比前一周分别增仓3.17%、3.22%和3.19%。剔除基金基准涨跌的影响,基金表现为主动增仓3.03%、3.04%和3.03%。这也意味着基金一直在增加仓位。
不过,近两日市场表现欠佳,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蛇年“开门红”。有基金经理称,这不足为虑。
继年后开市第一天微幅下调后,昨日市场再度下跌,两市股指小幅低开,盘中一度双双翻红,随后上证综指跌破10日均线,失守2400点,深证成指跌破20日均线,股指午后出现横盘震荡整理,之后由于受权重股持续萎靡影响,跌幅扩大。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382.91点,跌1.6%;深证成指报9550.93点,跌2.5%。
“地产相关的建材、煤炭、汽车(行情专区)、建筑等周期类板块普跌,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近日刚公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有所反应。该指数显示,1月全国各主要城市的价格环比涨幅超过1%,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涨幅更是超过2%;3月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也会涉及房地产(行情专区)、环保等民生问题,所以地产股有所承压。至于本轮行情到底能走多久,关键还是要看银行股的”脸色“。第一季度传统旺季的经济数据出炉,或许会给我们更好的参考。”长信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毛楠表示。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近期外围环境相对平稳、实体经济价格继续回升、融资规模快速增长、货币供给反弹、资金价格趋降,以及主题机会的凸显,在通胀、资产价格及金融风险等几大市场最为关心的约束形成有效力量之前,相对偏正面的经济数据和市场走势,促使投资者在市场节奏的把握上需要只争朝夕,警惕风险的同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报)
银行(行情专区)股节后以来连续走弱令A股指数承压明显,与此同时,小盘股和低价股变得更为活跃。记者了解到,部分社保和公募基金减持了银行股,上述人士认为,银行等权重股的行情将告一段落,而小盘股、成长股则将变得更为活跃,并将成为今年的主要投资机会。
银行股在连续两个月内大幅上涨后,消化获利盘的压力骤然出现,由于基金至去年四季度末的组合配置逐步转向金融板块,近期保险(行情专区)机构大幅赎回高仓位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型机构对于银行股快速上涨的投资态度。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昨日也表示,银行股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些获利盘,但银行的基本面还相当不错的,经过一定调整后,银行股将吸引新的资金进入,市场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保险机构赎回重仓银行股的基金,去年四季度重仓银行股的社保基金经理在银行股快速上涨后也采取了偏保守的态度,记者获悉,部分社保基金经理年初以来减持了银行股,尽管他们依然看好市场的反弹行情。
“小股票的上涨也能推动指数的反弹,二八分化可能会在今年显现出来。”一位业绩领先的社保基金经理向《上海证券报》表示,经过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强势反弹后,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板块的市场表现可能将告一段落,权重股的涨幅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市场中落后于小盘股,而小盘股则会变得更加活跃。这位人士指出,金融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估值修复的行情,金融股的估值中枢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为银行股的实际盈利增长模式还依赖于利差收入,从未来一段时间观察,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处于逐步下滑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大型银行有10%的增长就已相当勉强了。
在银行股萎靡并遭到大型机构减持后,基金公司人士普遍认为节后的投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成长、主题等小市值个股。博时基金一位投资人士认为,春节期间国内外事件或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海洋问题上也显现出提振军事工业的需求,这可能给国防军工板块注入了边际正能量。
大成基金投资总监曹雄飞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春节后的A股行情是否延续目前的上升趋势,首先在于在度过经济数据真空期后,A股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能否得到开工旺季投资增速的验证,其次3月初的“两会 ”能否带来更多的制度改革利好。
曹雄飞认为,目前时点还是更倾向于看好成长股,原因在于,弱复苏背景下,通胀回升预期快于经济复苏力度,传统行业受产能限制反弹幅度有限,因此成长股具备更大的投资空间,而对于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想选择取决于经济增速与通胀的转换节奏,2013年全年风格切换将较为明显。(上海证券报)
银行(行情专区)股在经历了去年年末以来气势如虹的飙升行情之后,其强势表现能否在2013年得到延续?
对此,中金公司在春节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仍在力挺银行股。该报告对银行股给出的评级结果是——坚定持有,“不折腾”。
中金报告强调,2013 年,其总结的核心词是“不折腾”,即不要做波段,不要做个股切换,保持10 个点以上的银行仓位,坚持拿住龙头股份(行情股吧买卖点)制银行不动是最好的策略。
不过,据21世纪网发布的独家研报表明,银行股业绩的高增速或将出现变化。其不断创下新高的原因主要在于M2的高速扩张、息差扩大、可供放贷资金总量扩张的影响所致。
“M2如果拐头将重创银行业,投资者宜谨慎看待银行股未来的业绩。M2减速后,银行业息差收缩,可贷总资金缩水,加之利率市场化的催化作用,银行股业绩辉煌难持续。”21财经情报分析认为。
而从蛇年开市以来的两个交易日表现来看,银行股涨势已初显疲态。截至1月19日收盘,在16家上市银行中,仅南京银行(行情股吧买卖点)、民生银行(行情股吧买卖点)和宁波银行(行情股吧买卖点)三家银行股分别逆势上涨1.99%、1.15%和0.08%。
其中,涨幅居首的南京银行自去年12月以来多次被QFII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当天发布的公告也显示,公司近日接到法国巴黎银行来函,确认法国巴黎银行QFII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公司的股份6112.60万股为法国巴黎银行持有。两者合并计算后,法国巴黎银行持有公司股份4.3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已从去年三季度末的13.76%上升至年末的14.74%。
中金高位坚决唱多银行股
中金报告认为,银行经过2009 年7 月至今3 年半的漫漫熊途(已经完全反映各种中长期结构性的担忧)之后,今年的投资机会是基本面周期性见底推动的趋势性上涨,推动力来自于基本面的三个拐点。一是逾期贷款形成率,其判断3-4 月的业绩期间将披露改善的逾期贷款形成率数据,部分股份制银行的逾期贷款余额已经开始下降,这预示着2-3 季度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率将见顶;二是看净息差拐点,市场已经基本没有降息预期,在不降息的情况下,银行净息差将在1季度见底,随后逐季缓慢上行;三是看净利润增速拐点,中金预计银行股全年净利润增长8%-10%(对称降息为8%,不降息为10%),而1 季度将是全年最低点,估计同比增长4%-5%,随后将逐季上行。
中金报告强调,目前市场还主要关注银行的PB 估值,伴随着3-8月份三个基本面拐点的确认,银行盈利的可靠性提升,更多市场参与者将会转换估值坐标至PE.
“结合8%-10%的盈利增长(核心股份制银行为15%左右),目前银行股平均5-6倍的PE估值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中金报告称。
同样,东北证券(行情股吧买卖点)分析师唐亚韫也表示,银行板块后续行情的推动力来源于2013年业绩的超预期,而3月份开始即将进入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期,届时大概率事件是市场会纷纷上调前期对银行的业绩预测,可能将继续形成对板块的持续新推动力。
此外,银监会在资本监管上的实质放松又彻底缓解了银行股未来的供给压力,除了可能的降息会进一步收窄银行的息差之外,其余的政策预判特别是银监会资本监管的实质放松将极大的有助于银行股估值水平的提升。
M2拐头或将重创银行业
与此同时,21财经情报研究员发现,在M2持续上涨的过程中,上市银行总的净利息收入,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水涨船高。
以华夏银行(行情股吧买卖点)为例。通过该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M2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华夏银行的每股净利息收入与M2的增长的相关系数竟高达0.94.
统计数据还表明,在2002年-2011年的期间,M2数值从2002年的22.12万亿直线飙升至2011年的85.16万亿,规模迅速放大了3.85倍。而在此过程当中,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也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从10年前的1395.59亿一路飙升至2011年的1.75万亿。相比之下,为10年前的12.54倍。
那么,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
对此,21财经情报研究员认为,事实上,货币超发的代价非常巨大,比如,M2 规模的不断扩张,不仅是导致目前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行情专区))的主要推力,也是目前通胀的主要原因。长期负利率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 中的比重下降,贫富差距拉大,从而使得最终消费对GDP 的贡献下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日趋严峻。
因此,在改革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利润的侵占显然已经难以为继。此外,从M2的形成来看这种趋势可能更加明显。
显然,如果M2拐头告别此前的高速增长通道的话,银行业息差也会相应收缩,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这个转型当口对于银行股应当进行价值重估,不宜盲目跟从。
此外,华泰证券(行情股吧买卖点)研究员许国玉也称,与目前的估值水平相比,银行股估值提升这个驱动因素已弱于前期。同时,由于此前板块涨幅较大,获利盘回吐也对短期股价形成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