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三个迹象交汇重燃降准预期
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连续第八周的逆回购操作,在当日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后,银行间市场主流7天期回购利率继续稳定在3.35%一线。分析人士表示,伴随着逆回购操作的常规化,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已经发生显著弱化。不过另一方面,从央行延续维护资金面平稳的政策意图来看,货币宽松取向并没有发生扭转。在此背景下,尽管政策松动节奏难以判断,但当前央行依然掌握降准等非常规宽松手段的主动权。
续推500亿逆回购维护资金面平稳
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较上周持平,利率则继续持平在3.35%。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1000亿元,央票和正回购到期350亿元。在14日5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之后,市场仅剩15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资金。如果周四央行进行超过1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则本周公开市场再次出现净投放。
受央行继续向公开市场注入资金的影响,14日市场资金利率继续保持了较为平稳的状况。数据显示,周二银行间市场主流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3531%,较周一的3.3421%微涨1.1个基点,不过隔夜资金利率则出现了24.42个基点的明显上涨,由周一的2.4466%升至2.6908%。有市场人士表示,持续的逆回购操作有些令市场审美疲劳,14日的资金面较13日还是略有一些偏紧。
在7月的月度经济数据发布后,目前市场对于数量宽松的预期已出现显著分歧,伴随着逆回购的常规化,目前市场对于后续政策的解读也出现分化,当前一些市场观点也更加侧重于对未来更长时间宏观政策走向的研判。
央行依然手握降准主动权
对于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市场降准预期迟迟得不到兑现的情况,国泰君安分析师胡达表示,当前的逆回购操作事实上恰好抓住了资金面的平衡点,“例如当前的市场资金面,可能市场就差这周二的500亿”,持续进行逆回购整体上对于流动性的积极影响依然比较显著。而从后续政策走向上看,该市场人士认为,虽然逆回购操作已经常规化,但降准的可能并没有全部排除。胡达称,从对通胀的直接影响来说,当前玉米、大豆价格的上涨,并不构成不降准的理由。从经济基本面的逻辑上来看,未来降准仍然应该会出现一次。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资深投资经理朱文杰则表示,市场降准预期不断落空,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在于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一方面市场资金面始终没有紧张的状况出现,3.35%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始终稳定,而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也基本维持在3.30%到3.35%一线,而商业银行的放贷相对也比较谨慎;另一方面,央行也不希望由降准传递出过于宽松的信号,引发可能出现的“人工通胀”。
基于上述理由,朱文杰认为,虽然二季度和上半年资本流出压力较大,但考虑到当前市场利率并不高,目前央行在是否降准方面依然比较主动。如果未来某一天有突发因素造成资金利率大涨,那么央行着手下调存准率,可能就会更加理由充分。(中证网)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