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EPFR数据显示 资金持续流入中国股票基金
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在最新发布的周度资金流向报告中表示,近期全球市场对中国股市的积极情绪已经明显升温,该机构监测的中国股票型基金在最近8周中有7周实现“净吸金”。
总体而言,在截至11月20日的一周中,其监测的全球股票基金净吸金60.4亿美元,全球债券基金净吸金28.8亿美元,全球货币基金也净吸金11.7亿美元,尽管美元基金出现较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但其它货币基金,特别是欧元和日元的良好表现“抵消”了美元的赎回。
中国股基持续“吸金”
EPFR数据显示,在最近的8周中,该机构监测的中国股票型基金有7周实现“净吸金”。尤其是在截至11月20日的最新一个统计周中,当周有大量外国投资资金涌入中国股票基金,显示出外资对中国股市信心明显增强。(点此查看>>>股基收益排行)
尽管中国股基持续向好,但EPFR统计的金砖国家股基(巴西 、俄罗斯 、中国、南非 、印度 )表现依旧疲软,其中,截至11月20日当周有1.35亿美元净流出俄罗斯股票基金,2.26亿美元净流出巴西股票基金。而前沿市场股基(投资越南 、土耳其等较小新兴市场的股票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在过去的12周内第11次净吸金。
此外,分行业看,EPFR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当周,其监测的11个行业基金多数表现不佳,但其中消费品和科技行业基金净吸金额分别创下三周和五周以来的新高,工业行业基金也净吸金3.13亿美元。
美国市场情绪焦灼
EPFR在报告中指出,即将接任伯南克出任美联储主席的联储现任副主席耶伦 11月14日在参议院作证时表示,量化宽松(QE)政策的“益处”仍然远远高于“代价”,美国就业市场仍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她若出任联储主席将在一段时间内延续QE政策。这明显缓解了投资者对于美联储可能会很快开始削减购债规模的担忧。但11月20日公布的10月会议纪要却显示,美联储在“未来的几次会议”,甚至是年内开始退出QE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EPFR监测的截至11月20日一周的多项数据显示了投资者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不确定性的“焦灼情绪”。一方面,新兴市场股基的资金净流出势头明显放缓,美国债券基金净吸金额创17周高点,这反映出市场对于耶伦将延续量化宽松政策、至少是在退出时点选择上会非常“谨慎”的期待。但另一方面,有10亿美元净流出新兴市场债券基金,黄金基金的净赎回额也明显增加,似乎又“佐证”了联储会议纪要透露出的观点。
---------------
昨日A股大盘延续了横盘震荡的走势。分析人士认为,股指围绕2200点连续震荡凸显多空双方的纠结心态,在变盘点临近的时候,谁率先发力或许就能一击制胜。
多空纠结为哪般?
从盘面上看,昨日上证指数在开盘即直接下破了多方死守的5日均线,显露出破位迹象。但个股仍然活跃,国防军工板块强者恒强,居于涨幅榜前列;自贸行情继续蔓延,浙江舟山、广东、天津保持强势;运输设备、航天航空、电子标签、海洋经济、特钢等板块涨幅均超过2%。宁波板块和军工股等二线蓝筹品种表现极为强势。
从技术上看,上证指数分时图显示,股指走势与成交量变化极为诡异:先是上午十点指数出现一轮上攻,但成交量没有出现明显放大;午后指数震荡回落,成交量则迅速萎缩,几乎维持在地量水平。这说明多空在这个位置很纠结,2210点附近明显压力沉重,在没有突破之前,大盘只能在狭小区域内震荡整理。
年末行情谁主沉浮?
值得重视的是,年末来临,多方主力阵营出现罕见的分歧:外资以流入为主,内资以流出为主。
据广州万隆主力动向监测分析,在11月14日到18日沪指大涨超百点的过程中,基金主力趁反弹之机大肆出逃,整体仓位骤降近4%。从机构预测看,本周只有3家券商看涨,股指期货 IF1312合约净空单也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而另一方面,数据显示从10月14日至11月22日的30个交易日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大本营四大席位豪掷8.72亿元抄底。即在2200点位下方,QFII以买入为主。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QFII资金持续流入,一是对中国改革看好,二是对A股估值认可,这两大因素的合力使A股系统性风险减小。因此选股上偏重于估值低的蓝筹,金融股是近期资金持续流入的主力品种,自8月后QFII就频繁通过大宗交易市场扫货银行等品种。另一方面,国内基金、券商部分资金流出,也不能就此判断其对A股后市不看好,利用反弹调仓换股的概率更大。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11月以来大宗交易累计成交660笔,成交额170.4亿元,比10月份增长20%,其中金融、信息服务、机械、化工、信息设备、食品等6行业占比居前。这些交易的参与者大都是国内主力机构。从过往经验看,大宗交易市场的回暖,预示主力对后市看好。
此外,基金与QFII近期还在不断扩容。10月份新批了7家QFII和4家RQFII,截至10月底,获批的QFII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境外机构分别已达247家和39家。而国内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已达3.9万亿元,今年以来就增加了5000亿元。这两股力量在年末行情中谁主沉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波跨年度行情。(证券时报)
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度过了艰难的时刻,出现稳中向好局面。”这一论断出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在11月22日英国《每日电讯报》题为《中欧将从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中广泛获益》的署名文章。这也是他对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
翻看最近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确实拿出了一张较好的“成绩单”:
继三季度企稳回升后,代表月度经济增速的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月份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前一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从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看,10月份PMI达到了51.4%,连续4个月回升,创18个月来新高。同期非制造业PMI达到56.3%,升至近14个月新高。从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来看,10月份投资、消费表现稳定,出口有所好转。其中,投资方面,1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总体表现稳定;消费方面,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3%,增速与上月持平,已连续5个月运行在13%平台上;出口方面,受益于欧美经济逐渐好转,10月份出口由负转正,当月出口同比增长5.6%,而9月份是下降0.3%,按照这一趋势,基本判断是,今后出口应当能够继续保持个位数增长。
同时,克强指数中的三个构成指标显示出更真实的经济活跃程度:相关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38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其中,10月全社会用电量4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10月工业用电增速小幅上升至8.5%,超出此前市场预期;10月份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4810万吨,同比增加2390万吨,日均发送货物
1122.9万吨,同比增长7.4%,创今年以来最高水平;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06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975亿元,贷款时间结构趋于合理。这一综合指标显示制造业生产的活跃度逐渐改善,走向平稳增长。
这一成绩单的取得有赖于新一届领导班子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综合施策,使中国经济顶住了经济增长趋势下行的压力,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实现2013年经济增长保持在7.5%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3.5%以内的合理区间,全年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人的目标指日可待。
与判断欧美经济复苏的评判指标相比,这一成绩单不论是取得的难度,还是取得的效果都并不逊色,但欧美投资者对美国、对欧元区信心明显强于A股投资者对国内经济的信心,这从各自股市的不同走势可以得到佐证。
在A股市场上,QFII已经连续22个月新开A股账户,基金专户、RQFII等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加快入市步伐,以中国石化、海信电器等为首的数十家上市公司也从11月开始默默增持。不过,市场正经历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消化阶段,种种利好被习惯性地忽略。我们有理由相信,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到市场本身的改革,再到改革红利的最终释放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A股市场终将和中国经济一起开始进入“爬坡行程”。(证券日报)
本周上证指数收涨近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连续两周录得涨幅。相比周一的气势如虹,最近两个交易日市场明显犹豫。短线走势向来阴晴难定,咱们聊点稍远一点的趋势。延续本栏上期文章《改革照耀资本市场新牛市等待启程》提出的一个命题:假使资本市场承担新一轮改革中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在整体改革的背景下,会否燃起场外资金对A股的热情从而造就新一轮牛市。聊聊新牛市需要的基础、需要的外部条件,聊聊可能的牛市演变。当然,牛市的成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牛市夭折往往简单得多,姑且乱摆龙门阵。
所谓新一轮牛市,如果出现,应该是蓝筹股的牛市——创业板已经处于大牛市周期了,只有蓝筹股及其代表的主板指数还处于低迷期。创业板目前市盈率高企,能够维持已属不易,再攀高峰难度较大。相比之下,改革照耀下除新兴产业之外的各支柱产业能否焕发新春,资本市场能否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场所、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向上的引力,关系到资金的大流向,关系到新牛市的根基。
如上一期所说,牛市首先要有资金面的支持。创业板牛市,源自场内资金的不断波段操作,场内资金玩来玩去玩不动大盘蓝筹,但足够将新经济的故事反复挖掘。新牛市必须要有场外资金的大量入场。如有新牛市,新生血液很可能来自另一大市场——楼市。
近年房地产市场远比股市红火,赚钱效应远比股市突出,几乎是国人最热门、最重要的投资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貌似没再提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但明确提出影响更大的政策,那就是房地产税。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财产税将成为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三中全会之后,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其提到“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的高度。以后,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将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还将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合理猜测,这是全国推行房产税的前奏,是接受社会监督的铺垫。
楼市的空置率如何,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的不合理成分有多大,是争议很大的话题。从草根调查和直观判断看,除人才不断聚集的一线城市外,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在城区不断扩大、新楼盘不断吞食新城区的扩张中,产生丰富的楼市泡沫。这种高速扩张仍在继续,城镇化的快节奏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难以改变。大量的供应只是楼市的一个方面,普遍寻租的官场风气下,官员多套房产以及抛售房产的信息也许是未来几年的常见现象。官员是一方面,更大一方面是楼市炒客。发达国家经历过楼市热潮,房产税下房地产业不再是美国支柱产业。在此之前,炒楼客从来不会认为税收对其炒房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以前的政策调控告诉人们,不管是税收的压力还是手续的压力,都能转嫁。但是,真的实施存量房收税政策,囤在手里的房一年比一年成本大不一样,在市场供应大、城镇化已经完成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存量房交易量还能那么大吗?如果房产税全面推行,市场预期不排除未来一两年就发生转变。
楼市投资资金体量庞大,这路资金和股市相通。股市、楼市,是国人缺乏投资渠道的当下能对抗货币贬值的少数路径之一。民众既不满足于银行存款低利率,又不想走偏门投资。楼市降温,股市升温,是未来一个合理的预期。(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DF010)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