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保监会确定险资投资比例:炒股不得高于30%

2014年02月19日 15:4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点击查看>>>保险资金持仓一览

  2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了保险投资的三类比例。

  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

  据悉,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权证等。

  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

  中国保监会于2月19日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系统整合了现行监管比例政策,建立了以保险资产分类为基础,多层次比例监管为手段,差异化监管为补充,动态调整机制为保障的比例监管新体系。

  《通知》旨在进一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大类资产分类。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将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个大类资产。二是制定监管比例上限。在大类资产分类基础上,制定不同大类资产的投资总量及集中度监管比例上限,同时调整优化监管比例计算基数。通过法定监管比例的约束,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建立风险监测机制。针对流动性、融资杠杆等制定监测比例,划出风险预警线。既保留一定的比例弹性,又通过强化公司信息披露义务等措施,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司投资行为的约束。四是强化公司自身风险责任。要求公司制定内部风险控制比例,由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机构审定,并提交比例执行情况年度报告。五是建立动态调整保障机制。我会将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各大类资产实行分类监管的规律,对保险资产的分类、定义、品种及相关比例等开展年度审议并进行动态审慎调整。

  本《通知》的发布与实施,基本做到“一个文件管比例”。一方面,大大简化了监管比例,实现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政策与国际监管惯例的初步接轨;另一方面,增强了市场活力,提高了监管效率,体现了“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及大力推进监管转型的基本取向。

  《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把投资权和风险责任更多地交给市场主体,增强市场活力。现行比例监管政策在约束机构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相关政策由于出台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影响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一是监管比例“散、多、杂”,缺少系统性整合,易造成监管导向不够明确,市场认识不易统一。二是列举式的监管比例不适应市场形势。新增投资品种需制定新的投资比例,监管比例日趋复杂。同时,比例监管政策制定往往滞后于市场发展。三是部分监管比例可操作性不强,与市场实际脱节。部分比例限制涉及交易对手方,信息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作用弱。

  问:《通知》的主要设计原则和思路是什么?

  答:此次调整与改革的总体考虑是,兼顾监管需要与市场实际,系统整合现行监管比例规定,明确监管与市场的权责范围,建立以保险资产分类为基础,多层次比例监管为手段,差异化监管为补充,动态调整机制为保障的比例监管体系。

  具体原则与思路有4个方面:一是系统整合。监管比例大幅减少,由原50余项减少至10余项,并基本做到“一个文件管比例”。二是抓大放小。“抓大”是通过大类资产监管比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放小”是取消具体品种投资总量的比例限制,实现投资自主、风险自担。三是分层监管。“分层”是指建立监管比例、监测比例及内控比例“三位一体”的比例监管体系,各类比例实行差异化监管,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四是动态调整。建立比例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政策可以视市场发展情况灵活调整,满足市场合理需求。

  问:《通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通知》根据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将保险资金各种运用形式整合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个大类资产。

  《通知》规定了三类比例,不同比例实行差异化监管。一是监管比例,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无监管比例限制。投资单一上述资产的监管比例均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单一法人主体余额的监管比例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突破比例的,我会责令限期改正。二是监测比例,针对流动性状况、融资规模和各类别资产等制定风险预警比例。达到或超出监测比例的,应当规定履行相关报告或披露义务。违反相关规定的,列入我会重点监管对象。三是内控比例,制定投资内部风险控制比例,经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机构审定后向我会报告。

  《通知》还在监督管理中制定了特别监管措施,对于存在重大经营问题、重大投资风险的,偿付能力状况不符合中国保监会要求的,以及未按照本通知及有关规定运用保险资金的,我会依法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此外,针对保险公司信息登记、独立账户等内容,《通知》也进行了相应的明确规定。

  专家解读>>>

  华泰陈福:保监会新政或为股市带来4000亿资金

  官建益:保险新资金会跟随经济转型步伐

  相关报道>>>

  保监会再向股市送弹药 3千多亿老保单可投蓝筹股

  保监会明令险资可买创业板 5类股禁投

  投研人员大转岗 险资“马头”加仓成长股

  “马年开局这波行情有点出乎意料。”在某中型保险公司上班的投资经理魏江(化名)说,“还好船小好调头,这些天公司忙着加仓调仓,布局春季行情。”

  在他看来,这波反弹开启牛市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政策趋松预期升温、流动性紧张局面缓解、新股发行现空窗期、两会前不会发布利空政策等因素支撑下,春季行情、两会行情值得期待。“‘马头’一旦错过,今年行情就不好做了。我们的权益类投资比例已升到10%以上。”

  逢高甩周期

  “这几天调仓的力度比较大。”魏江急促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主要方向是减持部分传统周期类个股,增持新兴产业类成长型股票。”

  “2月11日,银行、煤炭领涨,中信银行还涨停了,创业板指数则回调1.7%。趁这个机会,我们减持了有色、煤炭、银行等周期类个股,同时捡了不少中小盘的成长类股票。13日,中小板、创业板再次回调,我们又捡了些便宜票。”

  “调仓从春节前就已开始,只是马年开局这波行情让我们加快了调整步伐。”魏江说,“我们判断,流动性紧张局面的缓解和政策趋松的预期升温将推动这波反弹持续到两会前后,相应加大了资产配置力度,权益类投资比例提升到10%以上,但关注点还是集中在与经济转型、体制改革契合的成长股上。”

  魏江介绍,该公司对春季行情的布局不仅体现在股票持仓的调整,还包括人员配置的腾挪。“开年忙的主要就是这件事。”魏江说,“原先主要做传统产业研究和投资的人员一部分转岗了,转做新兴产业研究和投资;还有一部分下岗了,另谋出路。目前约有20%的人员转岗或下岗,未来调整幅度可能会达到50%。”

  一位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证实,这种人员调整在买方机构自去年中旬以来就相当普遍,目前部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还在进行此类调整,但此类调整在大型保险机构并不多见。

  在一家大型保险集团工作的一位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并没有做出整体性加仓或减持某类股票的指令,人员配置基本没有变化,但加大了对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力度。

  这位人士称,公司已经意识到未来行业分化将更明显,捕捉结构性机会才是A股投资的核心所在。总体来看,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以及老龄化的行业,例如传媒、环保、医疗等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而房地产行业以及产能过剩、高污染行业,例如煤炭、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的表现会越来越落后。

  淘金成长股

  “就像你说的,成长股扎堆于中小板、创业板,他们中的大多数估值偏高,对我们的选股能力的确是很大的考验,但选对了就会带来高回报。”魏江说,“我们主要从与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发展逻辑相吻合以及与改革主题相关这两条路径来选股。”

  魏江主要做TMT领域的研究和投资,去年从苹果、三星、谷歌产业链的个股挖掘上尝到不少甜头,今年他继续关注这三大产业链,并将特斯拉产业链纳入视野。此外,围绕网络安全、生态环保、智能家居等主题,公司也在挖掘投资机会,并在此轮调仓中逐步介入部分个股。

  “在保监会宣布险资可投资创业板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买入创业板股票。”魏江说,“创业板处于牛市当中,总体上不同于主板,泡沫肯定存在,所以我们才会选择一些调整幅度较大的标的,或者像11日、13日调整时那样,在合适的时机介入。”

  对于创业板股票盘子小与险企资金量大而造成的流动性矛盾,魏江并不担忧,“我们公司资金规模不大,单个账户资金量更小,不存在资金进出难题,反而更能发挥灵活性。”

  上海某养老保险公司的一位投资人士透露,公司年初就确定了适时增加权益仓位配置比例,低配周期、高配成长的策略,成长股主要围绕三条主线筛选:改革、内需和能源安全战略。改革主线包括国企改革、军工重组、金融改革、铁路以及通信业改革、土地改革等。内需主线指内需扩张带来的行业成长,例如文化产业、信息消费。

  固定收益不放松

  相对于魏江所在公司的激进,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中型合资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特别谨慎。“市场上无风险利率有这么高了,这是看得见的收益,足够我完成考核目标,何必冒风险博炒股的不确定性收益呢?”该负责人对近期的股市反弹看得云淡风轻。

  在他看来,受制于经济疲软、利率高企,再加上市场上活期理财收益、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收益均较高,高收益信托产品“刚性兑付”也没能打破,股市很难牛起来。

  他说:“公司绝大部分投资都会放在固定收益部分,有新的保费收入进账,也将放到固定收益投资部分。我们的权益类投资占比非常小,且主要配置于基金产品。”

  相对于A股市场,马年以来,债券市场也出现了久违的反弹行情。在一级市场上,利率债中标利率下行,信用债收益率开始企稳;在二级市场上,部分品种收益率大幅下行。业内预期,一季度债市有望阶段性回暖。

  而在一些分析师看来,除非有确定性牛市,否则保险公司不会贸然扩大权益仓位。未来10%的权益仓位可能是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心理上限。追求高收益已经不是保险公司仓位配置的主要目标,而权益投资更像是一种资产配置方式,以追求稳定的分红收益为主,这实际上与固定收益投资类似。(中国证券报)

  险资:打新难在询价与中签 创业板现牛市趋势

  险资投资创业板的闸门被打开后,从最初只有民生通惠资管公司一家险资机构参与楚天科技询价,到之后的22家险企利用不同账户询价147次参与光环新网的网下申购,险资打新的热情正在升温。

  从网下配售结果看,险资群体申购创业板新股有所斩获,不过从单个险资机构看,中签率并不高。在部分险资机构眼中,创业板市场的魅力或许并不只在打新环节。即使创业板在经历了去年的大涨行情后,民生通惠依然看好创业板走势。该资管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虽然创业板指数会有所调整,但也是上升过程中的调整,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有些股票会被淘汰,代表新兴技术和产业的个股依旧会得到资金的青睐。”

  打新难难在询价与中签

  1月7日,保监会史无前例地闪电出台险资机构零门槛投资创业板股票的新规,为钟情于成长型股票的险资开放了更多投资空间。因此,在新一轮IPO重启后,除了我武生物询价时因新规未出台,险资不能参与网下申购外,其他创业板新股的网下询价环节均见到了险资的身影。

  记者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1日,共有24只创业板新股公布了初步询价机构报价明细,最新发布公告的光环新网网下配售环节共出现22家险资机构的身影,涉及147个险资账户,申购股数达12180万股,光环新网仅计划网下配售960万股,81个险资账户的报价高于光环新网38.3元的发行价。

  “光打新没办法保证中签。”民生通惠的内部人士道出了该公司积极打新以来实际遭遇的“难”,难在询价,更难在中签。

  民生通惠资管公司是第一家参与创业板打新及获得新股配售的险资投资机构,对创业板新股展示出几乎每股必打的姿态。1月7日,保监会放开创业板投资限制的第一天,也是楚天科技天保重装炬华科技3只创业板个股初步询价截止日,在更多险企还在空降的新政面前犹豫的时候,该公司就现身这3只创业板新股的网下申购,不过,最终均因报价低于新股发行定价无缘获得配售。

  询价明细显示,民生通惠对楚天科技报价31元、37元,低于该股的40元发行价;对天保重装给出了3个申购价格,6.5元、6.75元、7元,均低于该股的12元定价;焗华科技也有3个报价,34元、35元、36元,低于该股55.11元的发行价。

  “中签太难,”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认为申购的价格反映合理估值,但开始阶段发现新股发行定价比较高,等到了第二周,新股定价又开始选择报价低的部分,弄得有点儿莫名其妙,让机构很难找到新股定价的区间,跟上节奏还需要熟悉和摸索的过程。”

  证监会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定价环节预先剔除网下投资者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同时,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的,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应不少于10家,也不得多于20家。从发行新股数量上看,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效报价的投资者应限制在这个范围内。

  1月10日的询价结果公告显示,此后,民生通惠又参与了全通教育的网下申购,并报出30.5元、28.06元、25.51元3个不同申购价,3个账户均申购200万股,全通教育的发行价为30.31元。1月15日的网下配售公告显示,民生报价最高的账户最终获得配售20.4324万股,这成为险资机构打新创业板成功获得配售的第一例。

  从民生通惠上述可谓艰难的获配经历看,险资机构尽管有资金实力,但拼打新中签运气却并没那么乐观。

  民生通惠资管公司是由民生人寿出资1亿元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公司董事长为肖风,总经理为葛旋,两人均有20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历,在博时基金公司,葛旋曾任该公司时任总经理肖风的助理。

  投资创业板注重精选个股

  相对其他险资机构,民生通惠对创业板打新“打得既迅速又积极”,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民生通惠投资创业板的主要方式,也不一定代表打新就是险资投资创业板的唯一动机。

  民生通惠的内部人士称,正是因为打新中签具有偶然性,未来,公司投资创业板市场主要还是以在二级市场投资交易为主。

  民生人寿投资股市的能力从其重仓股中便得以窥见。根据上市公司业绩披露的信息,去年二季度民生人寿险资账户新进重仓持有924.46万股长城开发,并于随后的三季度末消失在该股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长城开发曾于8月22日创出近两年来的高位。民生人寿二季度末重仓股在三季度仍然持有的还有振华重工,该股9月12日创出15个月新高4.47元。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民生人寿险资账户重仓持有两只股票,均为主板市场公司股。其中,自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重仓持有瑞贝卡连续三个季度未变,该股2013年以来下跌2.76%;去年第二季度新进重仓持有的华北制药三季度以来上涨2.89%。

  上述人士认为,“创业板行情总体上已经不同于主板,呈现出牛市的趋势。”(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DF010)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联基金安信基金
B
博道基金渤海汇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博时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安基金长城基金长城证券财达证券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江证券(上海)资管长盛基金财通基金财通资管诚通证券长信基金财信证券
D
德邦基金德邦证券资管大成基金东财基金达诚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东方基金东莞证券东海基金东海证券东吴基金东吴证券东兴基金东兴证券第一创业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
F
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富达基金(中国)富国基金富荣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方正证券
G
光大保德信基金国都证券广发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海证券国金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基金格林基金国联民生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国融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国泰海通资管国泰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国投证券国投证券资产管理国新国证基金国信证券国新证券股份国信证券资产管理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安基金汇安基金华安证券华安证券资产管理汇百川基金华宝基金华宸未来基金华创证券泓德基金华富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宏利基金汇泉基金华润元大基金华商基金惠升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泰保兴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汇添富基金红塔红土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夏基金华西基金华鑫证券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弘毅远方基金
J
嘉合基金金融街证券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九泰基金建信基金江信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