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ETF大热的“背面”:上百只迷你ETF规模不足5000万 年内已44只发布清盘预警

2024年03月20日 15:54
来源: 财联社
编辑:东方财富网

手机上阅读文章

  • 提示:
  • 微信扫一扫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持续许久的“ETF热”并不会惠及全行业。

  2000亿“巨无霸”风光无限的同时,上百只迷你ETF却“举步维艰”。

  据同花顺问财数据,截至3月19日,市场上有数据可查的884只非货ETF基金中,共有128只基金的规模小于5000万元,占比约14.47%。

  这些无人问津的迷你ETF,或将面临被清盘的命运,在行业的高光时刻黯然离场。今年刚过去两个半月,就已经有44只迷你非货ETF发布了清盘预警。

  深究迷你ETF困境的源头,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残酷的“赢者通吃”格局和基金公司自身的布局失误是主因。

  而对于如何规避和解决迷你ETF困境,业内目前主要存在做大做强、清盘离场、审慎布局三种方案。一些从业者则提出了更激进的观点:小型公募应放弃ETF市场,以避免在竞争激烈的ETF赛道中“折戟”,最终留下一堆迷你基金的“烂摊子”。

  迷你ETF处境维艰:规模缩水、成交冷清

  “无论ETF行业再怎么火,迷你ETF也很难享受到行业红利。”谈及迷你ETF面临的困境时,北京一ETF基金经理如是说。

  而今年以来的ETF行业数据也可以印证这一观点。

  从规模数据来看,据同花顺问财,截至3月19日,市场上有数据可查的非货ETF总规模已从年初的1.84万亿元增长至2.28万亿元,增长幅度约25.66%。

  而行业整体规模猛增之际,却有71只迷你ETF规模缩水;其中10只迷你ETF今年以来规模已腰斩。

  从成交额数据来看,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市场上成立于2023年1月3日前的非货ETF共实现总成交额4.733万亿,同比增长25.01%。而行业交易活跃的同时,却有至少43只迷你ETF今年以来的总成交额同比下降,其中20只降幅甚至超50%。

  此外,日均交易额数据也能体现迷你ETF遭遇的“寒意”。 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62只迷你ETF的日均交易额不足500万,其中16只ETF的日均交易额更是不足100万。

  不仅是行业的“喧闹沸腾”与其无关,迷你ETF基金还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处境。

  清盘风险就是悬在迷你ETF头上的一把“利刃”。通常,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基金若在一定时期内规模连续低于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基金合同,并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程序进行清算,且不需要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记者梳理巨潮资讯网公告后发现,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45只非货迷你ETF发布清盘预警。“即使发布清盘预警,这些ETF多数也不会被清盘。因为很多公募不想失去这些壳资源,会用很多方式可以暂时保壳。”一头部公募的内部人士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发布清盘预警的基金多为大型公募旗下的产品。巨潮资讯网信息显示,易方达旗下的信息安全ETF、物联网50ETF、石化ETF等十余只迷你ETF均已于今年发布清盘预警。而打造出2000亿“巨无霸”ETF的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有色矿业ETF和疫苗ETF也于近期发布了清盘预警。

  上述头部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产品布局范围广,ETF运营能力较强的大型公募旗下也会存在一些迷你基金。迷你ETF数量多并不能代表公司的ETF运营能力差。”

  这些发布清盘预警的基金最终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指出,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通过阶段性保壳来勉强存续,就是放弃“挣扎”走向清盘。总之,能实现规模逆袭的迷你ETF基金少之又少。

  上述ETF基金经理指出,“救活一只迷你ETF基金需要基金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比如加大宣传力度,引入做市商来提升交易活跃度,寻求帮忙资金买入从而提升基金规模等。而砸资源的成本并不低,整体来讲并不太划算。所以大多数基金公司不会倾尽资源去费力扶持一只迷你ETF。想保壳的基金公司,对迷你基金的操作一般是定期找帮忙资金冲一下规模,勉强保壳就可以了。而不想保壳的公司,就会让迷你ETF顺其自然走向清盘。”

  今年便有迷你基金放弃“硬撑”选择清盘。1月,建信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东方中证500指数增强均已终止基金合同并进行基金财产清算。

  “赢者通吃”残酷格局下,迷你ETF困境持续

  ETF行业大发展之际,为什么市场上还是有这么多迷你ETF基金?那么多明星ETF都在规模猛增,为什么这些迷你基金却难以通过规模增长来彻底摆脱困境?

  多位受访者指出,这些问题可以用ETF行业的“赢者通吃”现象解释:ETF行业并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领域,同类型的产品往往会面临极致的两极分化。而两级分化格局下,即使行业有再多的资金涌入,也大多会被行业龙头吃掉,迷你ETF难在其中分一杯羹。因而无论行业多么火爆,巨头ETF多么风光,迷你ETF还是难以借着行业红利实现规模增长。

  上述ETF基金经理表示,“二级市场的ETF交易者往往对ETF基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如果在一个赛道内,一只ETF的规模比其他产品高很多,那么这个产品在吸引大型投资者方面就有极大优势。新进赛道的资金也往往会被这种大ETF吃掉,其他规模太小的ETF哪怕做再多路演也很难吸引到太多资金。”

  北京一大型券商的金融工程研究员也指出,“对于主动型股票基金来说,规模相对较小的基金与‘巨无霸’基金相比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规模较小的基金调仓换股更加灵活。但对于被动管理的ETF产品来说,如果费率都差不多,那小规模的ETF基金与大规模的ETF基金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那也就只能被甩在身后。”

  以沪深300ETF赛道为例,这一赛道就既有千亿“巨无霸”,也有几千万“迷你基”,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和“赢者通吃”现象。

  同花顺问财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市场上有数据可查的26只沪深300ETF中,仅有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4只基金的规模超过400亿,是该赛道中的头部产品。而该赛道中的其他22只ETF的规模均不足100亿,其中,东方沪深300指数增强的规模更是不足3000万。

  该赛道中,4只头部产品年初时的总规模约为2540亿,而其他22只“陪跑”产品的全部加起来的总规模也仅为278亿元。

  这种极端的“两级分化”格局下,这4只头部产品吸引了赛道中的绝大多数增量资金,基金规模也与其他“陪跑者”进一步拉开差距。

  截至3月19日,沪深300赛道4只头部产品的总规模已经增长至5419亿元,与今年年初相比增长约2879亿元,增幅约为113.35%,在不到三个月内实现规模翻倍。而其他22只“陪跑”产品的总规模仅增长至350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约72亿元,增幅约为25.90%。

  宽基ETF“江山已定”,窄基ETF成长艰难

  除了“赢者通吃”的行业格局外,基金公司自身的布局失误也是造成迷你基金困境的重要原因。

  在ETF领域,布局时机非常重要。一只ETF的成立时机如果不对,便更有可能沦为迷你基金。例如,沪深300ETF赛道里规模破千亿的4只基金,均早在2012年或2013年便成立,而其他“陪跑者”则成立较晚,多数是近5年成立。其中,规模“迷你”的东方沪深300指数增强于2022年11月才成立。

  对此,上述金融工程研究员则直言,“沪深300这类宽基ETF产品本身就是高度同质化的,现在各家的费率都已经降得差不多了,所以买哪家公司的ETF区别不大,先发优势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哪家公司能率先抢占赛道,能率先把规模稳步做起来,就能吸引更多资金,逐渐和其他产品拉开差距,从而更加巩固自身的规模优势,形成良性循环。而一旦抓不住这种先发优势,后期再想逆袭就很难了。”

  该研究员还强调,如果一家公司在市场份额已经被巨头吃的差不多之后才开始布局,那面临的运营压力就太大了,再怎么“卷生卷死”,也很难ETF做大做强。

  而如今,宽基ETF的赛道大多已被占领,市场格局也已经形成,很多基金公司自觉竞争不过,于是就另辟蹊径,转而布局较为冷门行业的ETF赛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来“卷”冷门领域,很多曾经的冷门赛道也曾出现过扎堆申报的现象,如中证商用飞机高端制造ETF等。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机构会更努力地挖掘新的细分领域,ETF的赛道也愈发细分。

  而公募机构对冷门行业的过度“挖掘”,也催生了一批迷你基金,如嘉实中证内地运输主题ETF、易方达中证物联网主题ETF等。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市场上目前仍在正常交易的迷你ETF基金中,行业ETF也比宽基ETF更多。据同花顺问财数据,上述于今年发布清盘预警的45只ETF中,31只为行业ETF,占比近7成。

  由于市场关注度不够,这类基金本来就不容易“长大”,再加上许多机构后期投入的资源不足,这类基金很容易在发行不久后就沦为迷你基金。对此,一从业超十年的资深公募渠道人士指出,“一些公募推出冷门行业的ETF只是为了留个‘壳’占赛道,发行成功之后又觉得持营成本太高,不太愿意投入,于是一批冷门行业的基金慢慢就沦为迷你基金了。”

  上述渠道人士补充说,“冷门的行业ETF本就缺乏市场关注度,持续营销难度大。行业风口期在的时候还好,一旦没有市场热度加持,这类ETF产品的规模都很难涨起来,很可能最终沦为迷你基金。想涨规模,往往只能等下次风口轮动到这个行业的时候。”

  破解迷你基金困局,业内人士提出三种方案

  众所周知,迷你基金会消耗基金公司的人力物力,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

  而如何解决棘手的迷你基金难题,从而减少浪费?记者综合多位受访者的观点,梳理出了三个方案。

  一是抓准时间投入资源,扶持迷你基金做大;二是顺应优胜劣汰趋势,加速迷你基金出清;三是适度谨慎布局,从根源上减少迷你基金的产生。

  方案一虽然难度较高,但公募基金历史上确有成功案例:发行于2015年的广发纳指100ETF,在成立后不久便沦为迷你基金,多年来规模不见增长。而在2020年,美股在多次熔断大跌后迅猛反弹,并创下历史新高,国内掀起了一阵美股投资热潮。这只基金也抓准时机逆袭,实现规模持续增长。如今该基金已经规模破百亿,并成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纳指100ETF。

  业内人士总结称,这只纳指100ETF的逆袭具备一定偶然性因素,但整体思路也可以借鉴。“想救活一只迷你基金,一定要抓准时机,在风口到来时稳准狠地投入资源,打一套营销组合拳,加大宣传力度和资源倾斜,基金经理也要配合好营销和路演。救活一只迷你ETF需要投入的资源并不低,只有用对时机,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收益最大化。”上述头部公募内部人士如是说。

  总体来讲,方案一对于一家机构的资源和运营能力有较高要求。对于资源不多、ETF运营经验也较为匮乏的公募机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采取方案二更加合适。

  方案二提倡加速清退。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存在部分机构,旗下ETF基金数量本身就不多,仅有的几只ETF里还存在浪费资源的迷你ETF。对于这类机构,适时清退迷你ETF以减少资源浪费,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以拥有迷你ETF的南华基金、国联基金为例,截至3月19日,这三家公司旗下分别仅有1只、4只非货ETF产品(各类份额合并计算,不统计联接基金)。

  上述渠道人士指出,这类机构没必要保留太多ETF壳资源。“ETF的费率本来就不高,迷你ETF能为公司贡献的利润更是非常低,运营这种ETF大多是亏钱的。ETF业务做得好的公司,有能力在行业风口来临时迅速扶持小规模ETF长大,花点成本保留壳资源还是相对划算的。但对那些旗下本身也没几只ETF的机构,ETF业务几乎是不可能发展起来成为重点业务的,还不如及时清退迷你基金,减少点资源浪费。”该人士如是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清退迷你ETF并不是容易的事,在基金公司内部会存在很多阻力,“清退迷你ETF的时候,基金经理往往不太愿意。有的公司总共也没几只ETF,如果规模小的都清退了,管这些基金的基金经理还怎么上班呢?另一方面,如果整体清退迷你ETF,有些小公司的ETF业务基本就没了,那这样前期的系统投入都会打水漂,当时决定开展ETF业务的领导也要承认自己决策失误,作为领导肯定不想担这种责任。”北京一国有公募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如是说。

  方案一、二都是事后补救,而方案三则可以做到事前预防。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适度谨慎布局,能够让“快速成立又快速沦为迷你”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得到避免,有助于缓解迷你基金困境。“近几年,ETF行业的热度都不低,大家都想参与进来,所以很多基金公司发了太多ETF。但是在后续持续营销的时候,很多机构又不够用心,这就催生了很多迷你ETF。如果基金公司在布局ETF的时候就适度谨慎,迷你基金的问题能缓解很多。”上述渠道人士如是说。

  而从业者呼吁谨慎布局的同时,市场上也涌现了一些更加激进的声音:“小型公募就应该放弃ETF布局。”

  上述国有公募内部人士直言,“这种被动管理产品是很难做出差异化的,发展主要靠的就是规模效应。这种高度依赖规模效应的领域,小机构很难去和大公司拼。”

  该人士还强调,小公募千万不要别头脑一热就盲目冲进ETF赛道。“ETF行业近期太火了,很多公司都蠢蠢欲动想冲进风口分一杯羹。有些小型公募连后续的营销策略都没完全想好就要去做ETF,这样很容易留下一堆迷你ETF的‘烂摊子’,造成资源浪费。”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ETF大热的“背面”:上百只迷你ETF规模不足5000万,年内已44只发布清盘预警)

(责任编辑:3)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信基金安联基金
B
博远基金博道基金渤海汇金百嘉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北京京管泰富基金博时基金
C
长安基金财通基金诚通证券长信基金财达证券财通资管长城基金长江证券(上海)资管长城证券财信证券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盛基金
D
大成基金东财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东兴基金德邦基金第一创业东方基金东海基金东吴基金达诚基金东吴证券东莞证券德邦证券资管东海证券东方阿尔法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东兴证券
F
方正证券富安达基金富荣基金富达基金(中国)富国基金方正富邦基金蜂巢基金
G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元证券广发资产管理国寿安保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投证券国联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国泰基金国新证券股份国金基金国信证券国融基金格林基金国投证券资产管理广发基金国联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投瑞银基金
H
华润元大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宸未来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富基金宏利基金华安证券资产管理汇百川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华安证券华西基金泓德基金汇泉基金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惠升基金汇安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夏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创证券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
J
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九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江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