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最新GDP十强城市出炉 经济“优等生”有哪些亮点?

2025年01月28日 11:35
作者:何涛
来源: 第一财经
编辑: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随着南京市揭晓2024年经济成绩单,最新GDP十强城市也正式出炉。

  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GDP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其中,上海成为全国首个经济总量5万亿城市,重庆反超广州重回全国第四,成都相比杭州的优势增加,南京守卫十强门槛的压力加大。

  重庆重夺“第四城”

  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三,GDP分别为53926.71亿元、49843.1亿元和36801.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分别同比增长5.0%、5.2%、5.8%。上海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

  事实上,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即已迈上5万亿台阶,其经修订后的GDP为51404.47亿元,较初步核算的47218.66亿元增加了4185.81亿元。

  北京距离5万亿大关仅剩一步之遥。按照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2025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若如期实现,北京今年将成为国内第二个5万亿城市。

  近几年,广州和重庆对全国经济“第四城”的争夺异常激烈。2022年、2023年,重庆、广州分别夺得全国第四,两者差距甚小。进入2024年后,重庆在每个季度都力压广州,最终全年GDP超出后者1160.65亿元(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31032.5亿元,同比增长2.1%),重夺“第四城”。

  工业尤其是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走势迥异,是决定渝穗两城经济总量的最大影响因素。2024年,广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

  而同期重庆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全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2万辆,同比大增90.5%;汽车产量254.01万辆,反超广州(253.98万辆)位居全国第二。

  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GDP总量达2.67万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增速居万亿城市前列。作为工业大市和外贸大市,苏州一度被认为有望追赶深圳,不过现在来看,至少从经济总量角度,二者的差距已超过1万亿元。

  成都2024年GDP总量23511.3亿元,同比增长5.7%。增势差异也导致成都相比杭州的优势进一步扩大。2024年,杭州市实现GDP21860亿元,同比增长4.7%。

  去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杭州的投资和消费均表现疲软,出口表现较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9%,低于全国6.1个百分点;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8%,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6.4%,其中出口增长11.5%,分别高于全国1.4个、4.4个百分点。

  不过,杭州仍然扛住了武汉的挑战,稳守全国城市经济总量第八名。去年,武汉GDP为21106.23亿元,同比增长5.2%,与杭州的差距仅比2023年减少了3亿元左右。

  根据南京市统计局1月2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5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南京经济增长乏力,与投资、外贸这两驾“马车”不给力关系较大。2023年和2024年1-11月,南京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降1.9%、17.7%;2023年和2024年,南京进出口总额分别下降9.3%、3.6%。

  南京的另一驾“马车”消费则表现较好,去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2.75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比全国第十一名城市的优势进一步缩小了。2023年的第十一名是天津(17211.79亿元),比南京(17796.40亿元)少584.61亿元;2024年的第十一名换成了宁波(18147.7亿元),比南京只少了353.11亿元。

  “优等生”有这些亮点

  如果把GDP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视为经济“优等生”,那么,2024年十强城市中,苏州、深圳、重庆、成都、北京和武汉六座城市当仁不让。

  2024年苏州的工业势头良好,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6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投资力度出众,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2000个、总投资额超8500亿元;消费数据可观,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8.2亿元,全年有望成为首个万亿消费地级市;外贸维持高位,全年进出口总值2.6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4年,深圳共拿下4个“万亿”和3座“第一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深圳市工信局预计),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01万亿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工业第一城”,时隔9年重夺“中国外贸第一城”,首次成为“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重庆除了上文提到的工业强势,服务业也发展稳健。重庆市统计局服务业处处长王戈在分析该市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去年重庆服务业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尤其是新动能发展实现“质效双升”。例如,在“满天星”行动计划推进下,互联网和软件行业成为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去年1—11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软件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

  同为西部“双子星”之一,成都的服务业也增势良好。2024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5%。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成都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8.2%、8.0%。

  2024年,北京充分发挥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8成。另外,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按现价计算),其中核心产业增长10.1%。

  走出疫情阴影后,武汉的新兴动能正加速成长,未来可期。2024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万家、实现三年翻番;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五大优势产业营收增长超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左右,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90%。

  面向2025年,经济“优等生”各有更高追求。北京、深圳将分别冲刺GDP5万亿、4万亿目标,重庆、武汉再次向GDP增长6%左右的高增速努力,成都也表示要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苏州则提出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8万亿。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最新GDP十强城市出炉,经济“优等生”有哪些亮点?)

(责任编辑:6)

分享到: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置顶
2025-01-28 14:27:38
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三,GDP分别为53926.71亿元、49843.1亿元和36801.87亿元。重庆重夺‘第四城’,广州和重庆对全国经济‘第四城’的争夺异常激烈。苏州、深圳、重庆、成都、北京和武汉六座城市成为经济‘优等生’。
取消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联基金安信基金
B
博道基金渤海汇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博时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安基金长城基金长城证券财达证券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江证券(上海)资管长盛基金财通基金财通资管诚通证券长信基金财信证券
D
德邦基金德邦证券资管大成基金东财基金达诚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东方基金东莞证券东海基金东海证券东吴基金东吴证券东兴基金东兴证券第一创业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
F
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富达基金(中国)富国基金富荣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方正证券
G
光大保德信基金国都证券广发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海证券国金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基金格林基金国联民生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国融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国泰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国投证券国投证券资产管理国新国证基金国信证券国新证券股份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安基金汇安基金华安证券华安证券资产管理汇百川基金华宝基金华宸未来基金华创证券泓德基金华富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宏利基金汇泉基金华润元大基金华商基金惠升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泰保兴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汇添富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夏基金华西基金华鑫证券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弘毅远方基金
J
嘉合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九泰基金建信基金江信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
 
3559人参与 评论1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