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评论:警惕基金减仓成长股形成踩踏风险
近期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连续调整,令重仓其中的公募基金风声鹤唳。由于成长股普遍盘子较小,成交量有限,投资者需要对基金调仓成长股带来的踩踏风险提高警惕。
实际上,近期基金对于成长股的热情已经显著降低,敢于坚守甚至加仓创业板的基金经理恐怕屈指可数。上周末举行的金牛基金论坛上,部分去年在成长股投资上斩获颇丰的基金经理,也对下一阶段的成长股行情保持谨慎,宝盈核心优势的基金经理王茹远就明确表示未来两个季度主板指数会强很多,创业板指数可能还会继续向下。
基金经理对成长股的谨慎态度已经在市场上有所表现,海康威视、碧水源等曾经给基金带来丰厚收益的扎堆重仓股都跌幅明显,近一个月创业板指数也自高点1571点下跌了15%。令人担忧是,如果基金减仓成长股仅仅只是开始,那么未来这些股票的调整将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过程可能非常惨烈。虽然很多基金经理仍然看好成长股的长期魅力,也希望在调整的过程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成长股,但在泥沙俱下的下跌中,想接到下落的飞刀并不容易。
由于基金重仓的成长股大多流通盘较小,而且被一只或者多只基金集中持有,在缺乏交易对手接盘的情况下,基金想一步到位的减持很难实现。一旦抛售力度加大,有可能造成股价断崖式下跌,进而影响到基金净值。因此,基金只能一点点地卖出,但如果其他基金或者机构加大减持力度,结果往往就会演变成“比谁跑得快”的局面,形成踩踏事故。
实际上,对于基金集体重仓成长股,分析人士早就有质疑之声。只不过在明显的结构性行情里,成长股确实给基金带来了不菲的超额收益,才使质疑未能得到广泛认同。相反,一些试图在成长股狂欢中坚守价值股的基金经理,有的最终认输调仓,有的黯然下课,真能独善其身的寥寥无几。
国内偏股型基金集中持股的习惯一直存在,其恶果远的有2007年下半年重仓大盘蓝筹,结果在高点套牢大批基民;近的有扎堆重仓股踩雷,连续跌停下基金公司被迫调整估值。前车之鉴不少,但基金为何屡教不改?其中既有A股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缺乏差异化的机构投资者的原因,也与基金业急功近利密不可分,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拼短期排名传统根深蒂固,迫使基金经理趋势投资;当然,社会舆论和投资者也倾向于看重短期收益,形成了基金投资短期化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DF05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