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基金加仓周期股首选地产 组合仍偏向中小盘
“一日游”行情再现,周二有色等股票前一天的涨势难以持续,而乐视网为首的互联网概念股却接过领涨的旗帜,明显跑赢大股票。有基金经理认为,从近期基金的净值表现看,尽管目前的行业配置慢慢朝向周期股转,但大体上仍然保持着对小股票配置的失衡。但也有基金经理认为,随着基金逐步加仓周期股,“一日游”行情出现或会频率增加。
加周期首选地产
“全面开花的周期股行情的确是看不到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周期股都没有机会,你看水泥、钢铁表现也相当不错,所以说纯粹把周期股定义为‘一日游’也不是很确切。”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事实上,地产股及相关行业的表现均领先于市场,对于一些自七月以来持续加仓地产的基金来说,近期带来的收益也不弱于小股票。
据了解,此轮基金向周期股进发,首选的板块仍是地产股,主要原因一是政策面出现转化,地产再融资开闸提振市场信心,市场憧憬限购政策放松,二是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景气度良好,这些都令原来地产股配置率较低的基金开始持续买入地产股,据了解,有一些激进的股票型基金地产持有比例已经超过30%。受此影响,水泥、钢铁板块也出现久违的行情。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券商目前也向基金强烈推荐地产股,主要的依据是根据发电量等一系列数据,认为四季度经济复苏程度或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周期股或迎来上涨机会。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金对其他周期股如有色、煤炭等板块仍然相对谨慎。有基金经理称,“全面复苏难免过于乐观,从近期的调研看,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并没有那么好。”因此,这些基金经理倾向于转而买入医药、食品饮料等消费股,而非回到银行、有色等强周期板块的怀抱。
组合仍偏向中小盘
从近日基金净值率看,公募基金投资组合对沪深300的偏离程度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周一沪深300上涨2.92%,A股市场却有100多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净值出现负增长,标准型股票基金平均涨幅仅为0.7%;上周五沪深300指数涨幅0.41%,由于上涨多为有色等周期股,当天跑输沪深300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共有360只。
“跑输指数,主要原因是基金的组合里中小盘股的比例仍然非常高,而沪深300的权重股以周期股为主,当周期股出现行情时,公募基金净值就上涨乏力。”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放弃相对均衡的行业、个股结构,大比例买入中小盘股,公募基金业绩明显领先私募、券商资管。但七八月份,市场多次出现周期股行情,一些基金也逐步加仓周期股,但从净值数据看,周期股在组合中比例总体仍然较低。“只有经济全面复苏或单边下跌时,才适合较为均衡的行业配置,我个人判断现在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在四季度出现,那有什么理由要追求组合的均衡配置?”一位基金经理反问。
虽然周期股近期表现强于新兴成长,但一些基金经理认为,新兴成长仍是其布局的主战场,周期股行情目前只适合短期参与。
基金经理相信新兴产业从趋势上看将会成长为未来的支柱性行业,而一些传统的超大型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可能会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而遭到削弱。
信达澳银研究总监兼信达澳银中小盘基金经理曾国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信达澳银今年年初时曾重仓银行股,但随后投研团队看到,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更倾向于调结构、去产能,因此信达澳银认为应该沿着政策导向和政策鼓励的方向配置,于是大幅降低了银行股的仓位,同时增配成长股,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曾国富进一步认为,随着高层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的经济任务和7月份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披露,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在显著改善。流动性方面,预计7月份的外汇占款数据有望好转,6月份的资金过度紧张的局面难以再现。鉴于此,信达澳银认为A股市场可能已经处于上行通道,三季度的股市有望整体呈现上行格局,而在板块配置方面继续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重点看好优质成长股,其次则是受益于政策调控与改革的地产、机械等板块。
与此同时,大摩华鑫基金公司也认为,宏观环境暂时处于“增长回暖、通胀温和、流动性改善”的状态,比较适合市场反弹和风格切换。但需要留意的是,长期向上的因素仍不具备,而短期“稳增长”又会增加中期的通胀压力。因此,大摩华鑫并不认为当前的经济和市场是长期内的底部,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短期的反弹是中期风险释放过程中的暂时性表现。
而在行业配置方面,大摩华鑫与信达澳银的策略极为相似。大摩华鑫认为应继续坚守医药消费、TMT、节能环保等优质成长板块同时,增加地产、建筑、铁路投资装备等将直接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低估值蓝筹品种,在低估值蓝筹与优质成长这两个板块进行两手抓。
虽然上述多个基金公司均强调了对新兴和传统蓝筹的两手抓策略,但两手抓并不等于两手都要硬,不少基金公司坦言两手抓侧重点更为偏向新兴成长,因此这种两手抓的策略并不能简单的称之为基金配置的均衡策略,显然不少基金经理对传统经济产业链的地产、机械板块还未能给予足够的投资信心,基金对地产和机械的配置还停留在试探性的参与。
上述策略,实际上反映了基金对传统蓝筹品种的谨慎参与心态,而这与机构对经济企稳缺乏信心有关。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就认为,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库存周期频率将加快,其并非驱动经济实质向上的根本因素。同时,季节调整后投资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采掘业,地产和基建只能说是稳中略升,制造业无显著的投资意愿复苏迹象,而从下游从消费增速和价格走势上看,上升力度和幅度均有限。这种结构上“头重脚轻”的特点,尚难有助于经济获得持续向上动力。
对此,部分基金业人士表示,经济企稳向好的持续性待考,趋势性机会需要8月数据的验证,对应到配置上,周期与新兴的结构微调为主,当前形势也是对新兴行业提供了一次调整和优化的机会,半年报和三季度业绩表现超出预期的公司,可能成为本次成长股在调整中被机构资金优先吸筹的对象。(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05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