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过去20年 A股的主线是如何演进的?
A股过去二十年的主线变迁:时代的贝塔
理解市场的投资主线,也是理解A股定价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型的关键。过去20年,A股历经过6次投资主线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投资者们对于经济形势的研判、预期,更是在深层次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布局、规划。
从早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到后来的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再到近年来的能源革命与数字经济崛起,这些主线的背后,有产业趋势的加持,也有国家战略的推动。

2004-2007年:经济高增长,顺周期为王
1998年,国家正式推行住房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商品房为主的住房供给体系。而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商品房销售面积复合增长率达到20.3%,成为2000年后推动中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2001年,中国加入WTO,走向世界舞台,制造业投资也驶入快车道。为了满足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需求,各地也开始大规模搞基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
对于这一阶段的A股,顺周期是关键词,涨价是主旋律,而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夕阳行业,却是彼时最闪耀的星。


2009-2012年:危机后经济复苏,消费首次崛起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迅速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来拉动经济增长,重点投资于地产基建与制造业等大规模项目。这个刺激计划不仅稳住了经济增速,还促进了内需的快速增长。
同期,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9-2012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带动了消费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经济逐步复苏的同时,信贷增速见顶,投资增速回落,消费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因此,A股在这一时期也展现出明显的消费升级主线,医药消费共振起舞。


2013-2015年:经济结构转型+移动互联网浪潮
2013至2015年,中国经济逐渐从高增速转向高质量,而GDP增速“破8”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开始。在当时,国家政策愈发重视信息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报告文件,对科技创新、信息化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渐明确和强化。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尤其是微信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此外,并购重组的大规模兴起叠加杠杆资金的大举入市,也共同助推了喧嚣的牛市行情,TMT行情腾飞,是最靓的仔。


2016-2020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资产崛起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线,大幅削减过剩产能,特别是在钢铁和煤炭等领域,相应的大宗商品呈现明显的价格上涨。
同时,棚改货币化政策稳步推行,货币化安置带来了更强的购房能力和需求,也助推了房价的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助长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此外,外资加速涌入,叠加公募基金规模高增,带动市场审美偏好往“核心资产”倾斜。


2021-2022年:能源革命,新旧能源的爱恨纠葛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设定了明确方向,叠加全球电动汽车政策加码,电动车行业突破10%的渗透率,开启爆发式增长,中国更是弯道超车,成为主力军,也催生了一波“新能源+”的行情。
此外,疫后供应链的紧张对大宗商品产生较大冲击,叠加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供给短缺仍是主旋律,从而又带来涨价驱动的“旧能源”行情。
整体而言,这场能源革命带来的是新旧能源的爱恨纠葛、接棒演绎。


2023年以来:AI浪潮来袭,数字经济成为经济新引擎
2022年底二十大后,中国深入推进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链升级,政策支持力度空前,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制造、软件产业和上游能源材料,提升供应链安全与自主性。
此外,2023年以来,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成熟和算力投资的大幅增加,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也推动了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消费级终端的快速发展。
尽管当前的渗透率都较低,仍位于“萌芽期”,但随着技术从量变到质变,有望大规模爆发。目前AI行情演绎仍以主题投资为主,主要来自于事件驱动,后续随着AI产品商业化提速,也有望引爆更大的行情。


AI行情会是下一轮主升浪的提前预演吗?
根据A股历史经验,在一轮大行情主升浪形成之前,往往会有一定的提前预演。比如,2003年的“五朵金花”行情,是对2006~2007年周期股牛市的预演;2013年的传媒股行情,是对2015年移动互联网牛市的预演。
预演的原因在于:(1)上市公司业绩跟不上,短期估值偏贵,造成回调;(2)大拐点已经出现,但投资者对需求空间的预期不足也可能造成回调;(3)待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大幅提升后,才会带来估值系统性抬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责任编辑:13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